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08|回复: 1

獨立評論:什麼是中國的經濟炸彈(視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570

回帖

516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164
发表于 2010-9-11 2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Blue"]下載中請稍後....

[VIDEO="http://inews2.ntdtv.com/data/ntd_runlist_program_store/converted/2010/09/06/DLPL-483_09-07-2010_P538245.wmv"]......[/VIDEO]

0

主题

3825

回帖

68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6820
发表于 2010-9-12 06: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GDP第二 中国将堕为世界最溃败国家

颜昌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宣布“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GDP总量超过日本。这一“经济成就”,却引来了完全两极的评判。官方评论一片欢呼,而在民间与国际社会引起的却是嘲讽与疑虑。

    官方认为一举将“第二经济大国”的顶戴从享此荣誉达40年之久的日本摘过来,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更重要的是:“GDP总量第二”已逼近世界第一的美国,无论如何都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新加坡一华文媒体更是体贴入微地品味着中国当局这种心情:“从历史的角度,特别是从中国,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国家’的立场来看,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是改写中国历史的重要事项,也是修正世界发展史的重要一个章节。”
   
    原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何清涟,被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中国大陆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她显然站在中国民间舆论的一边,在文章中指出,所有的骄傲都回避了人均GDP这个更有价值意义的指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人均GDP达到了3566美元,排名世界第99位。
   
    按照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来衡量,中国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城市人口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3:1,占全国家庭总数0.4%的家庭占有社会总财富的70%以上这一极不公平的社会分配状况,大部分中国人的人均GDP 排名可能还在世界150名以后。
   
    而在这两个落差极大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数据蕴含的社会内容也同样值得注意。比如,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前,中国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且全世界的奢侈品制造商一致认为,用不了几年,甚至可能就在明年,中国就会超越日本,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世界第一。此外,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汽车制造和销售的世界第一,其中豪华车市场更是翻倍增长。这些数据,表示中国是个贫富差距巨大的高风险社会。
   
    官媒宣称,日本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嫉妒又非常不安。但事实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09年人均GDP为39,573美元,是中国的10倍以上(中国为3,566美元)。日本人均GDP排名世界第16 名,为排名世界第99位的中国难以企及。
   
    日本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至今在技术密集型的终端消费品领域里,还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而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创新能力,但除了一部分极例外的企业外,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依旧只是利用外资企业的最新技术、制造装备和零组件组装产品然后出口。中国自诩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但市场还是由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现代等外资厂商掌控,吉利、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厂商只能通过模仿外资汽车、生产低价车,来抢占市场分额。
   
    相对中国而言,日本的优势还有很多。因此,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苏拉巴曼说,日本即使滑落到世界第三,仍是一个富裕国家,作为“亚洲瑞士”的地位不会动摇。日本的《选择》月刊接连刊登文章,称中国是个“幻想的经济大国”。日本这些评价倒并非如中国所言,是日本嫉妒中国。美国的智库“传统基金会”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说,中国GDP超越美国不会不可能,但要迈向中上收入国家之林,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何清涟指出,今年8月以来,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条好消息伴随着各种生态灾难接踵而至;表面上看它们似乎并无关联,但如果了解中国模式的特点,就很清楚在中国这两者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持续30余年的经济发展,恰好是以过度透支生态环境为前提。各种不期而至的生态灾难正向中国人发出警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失去了环境依托。
   
    中国将GDP作为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其功能主要是衡量经济规模的大小。由于中国的GDP崇拜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受到多方质疑,质疑的焦点是数字注水问题。但其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的几大缺陷却少有人提及。
   
    一,GDP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建设中,几十年以来一直无法纠正的毛病就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其原因就是这种巨额浪费永远不会体现在各级政府用于考核官员的GDP指标当中。
   
    二,GDP不能衡量社会总体福利的增长,因此中国成了一个社会福利只覆盖党政事业机关工作人员、而大多数民众却与之无缘的制度。
   
    三,GDP不能衡量社会分配是否公平。在GDP总量上升的同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切走了 GDP这块蛋糕的四分之一,而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20年来始终徘徊于12-16%之间。官员腐败获取的巨额“灰色收入”,导致贫富差距过大,高低阶层收入差距达55倍,基尼系数已达0.5,整个社会進入动荡前期。
   
    四,GDP更不能衡量经济发展付出的生态成本。早在5年前,世界银行作出测算,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要占到当年GDP的8%;中国科学院测算,环境污染使中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
   
    资源配置的效率、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甚至大政府小社会与恶劣的人权状态等,中国人都可以寄望于政治体制改革加以改变,但被“GDP骑士”们掠夺得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却无法还原,中国成为一个灾难频发之国这一现实已经难以逆转。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近30年的GDP增长完全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严重毁坏之上:中国1/5 耕地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城市河段70%受到严重污染,国人的饮水安全早已成为严重的问题;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个;国土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進。最严重的是,人口与资源关系一直高度紧张的中国,如今还面临如何消化巨大的生态难民的难题。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透露: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而能够接纳人口的东部、东北部各省市最多只能接纳3000万人。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难民。鉴于近三年生态难民的快速增长,人数恐已超2亿。
   
    舟曲之覆缘于大自然对人类过度开发的报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透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其中类似于舟曲的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舟曲之覆只是拉开了一连串灾难的序幕,中国生态系统濒于崩溃缘于扭曲的发展观。以资源大省山西省为例,2006年山西省环保局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在这种“发展先于环保”理念指导下的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面积就达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近5000平方公里地面沉陷。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生态环境、道德伦理约束,作为生存底线的就业与政治整合力量。其中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的生存基座,这个基座坚实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存状态。也因此,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是这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最终保障。因此,中国需要告别GDP崇拜,另选一套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联合国环境署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府组织及民间组织等各项在内。在会计行业,国际社会也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的新会计理念,其计算方法是要在现有统计基础上扣除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社会成 本,扣除所计量资源的耗费,以计算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效应。
   
    在中国告别GDP崇拜非常不容易。在中国,这一由苏联统计体系与西方SNA体系杂交而成的 GDP核算体系不仅是经济,更是政治,它牵涉到无数官员的乌纱帽与仕途升迁。2003年至2005年间,时任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的潘岳曾提出“绿色GDP” 核算体系,结果遭到各级官员不约而同的抵制,最后被掐死在襁褓中。目前中国已经進入生态濒临崩溃的前夕,竭泽而渔换来的那点可怜经济成就根本无法应付即将到来的生态危机。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官方舆论也表达怀疑。《北京青年报》发表一篇《你我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生活》,认为“这一事实,可能会在不同范畴、相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意义。譬如在国际外交场合,当中国以国家形象出现时,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体量(规模),自然会使中国的力量和自信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经帮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自信和空间”,但“以世界排名百名开外的人均产值,如何支撑如此多项世界排名第一的豪华消费,估计是让很多在中国大发其财的商人都困惑的悬疑。如果参照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基尼系数(最新数据为0.5,一般认为超过0.4,即表示贫富差距大),……其越来越大,而且大到令人不安,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中国人均收入还在穷人之列,但集中在富人手里的财富,却早已像中国的GDP总量似的,排到了世界的前列”。
   
    民间一篇标题为《国家统计局给我的幸福生活》的讽刺文章在中国互联网上不胫而走:“这可不是我瞎掰,是国家统计局告诉我的。人家说了,全国城镇居民半年的工资收入就达到了一万多块,我就是全国城镇居民之一,也就是说我半年的工资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块。另外,国家统计局还告诉我,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26平方米,照此算来,我们家已经拥有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宽敞住宅了。此外,我还有3,000多美元的人均GDP收入,而物价上涨幅度非常低,还不到5%。您说这生活能不幸福吗?但是,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我又惊奇地发现,除了这些之外,我还有不少‘隐形收入’。比如:我拥有0.11辆汽车。我每年出国旅游0.02次。我每天上酒店用餐0.13次。我每年能到电影院看美国大片0.17 场。我拥有欧洲著名品牌时装0.28件。我拥有纯血统赛马0.05匹。我还拥有0.0001艘游艇。我还拥有0.07个情妇。我还拥有足有我巴掌那么大的一块高尔夫球场。”
   
    一个民怨沸腾、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即使号称GDP总量第二,但却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希望大自然的报复能够警示中国政府,立即停止对生态资源的疯狂掠夺,将整治国土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迅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建立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否则,中国将堕为世界最溃败国家。这种溃败不仅停留在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还有中国的未来;如此,中国永无真正的复兴之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0 11: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