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57|回复: 0

井水浮油 黑土能烧 “天外来客”造就罗圈坑?(图)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487

回帖

916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164
发表于 2010-10-8 14: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科技日报



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有一处山岭环绕、形似圆圈的地方。当地居民将该坑地貌形象地称之为“罗圈”,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凹坑。在这里,人们打井取上来的水总是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脂,水质苦涩难喝;此外,坑内还有一种埋藏于坑底的特殊资源,那是一种他们认为既可用作肥料,晒干了还能燃烧的“黑土”。在这些奇怪的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巨大的罗圈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天坑?是火山爆发所致?还是另有玄机。

  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赶往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

  ———— 初识“大坑” ————

  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处

  一进古龙村,我们便被眼前的“大坑”所震撼。在“大坑”入口,两侧山脊猝然断裂,只留给人们一条狭长的土路,沿小路而入,视野豁然开朗,一处处农家院静静散落在土地之上,炊烟袅袅,远远的只能听见几声犬吠。

  爬上山顶,我们惊异地发现,“大坑”竟与一个标准的正圆几乎相同,加之周围群山环绕,好似一个巨大的指环静静卧在山间。

  从“大坑”四周山岭登高向下观望,整个坑形态呈碗状。撞击坑直径约1800米,坑深约150米,村民们介绍,现有一个村民组60余户人家在此居住。由于周围山岭环绕形似一个圆圈,所以该村民组以“罗圈”为村名。具体又分作“圈里”、“圈外”。“圈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处。

  ———— “大坑”怪事 ————

  怪事一:井水浮油黑土能烧


  “坑里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因为交通不甚便利,这里的村民靠上山养蚕和耕种来维持生活。正因为这样,圈里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因为一些至今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让村民叫苦不迭。首先,这里的水与外边截然不同。家住南台子的姜淑清说,村里很多人家打井取上来的水都漂着一层油,根本没法喝。她打了一瓢自家井里的水,我们发现水的颜色类似啤酒,上面泛着一层油光,闻起来有类似铁锈的味道,放一点在嘴里尝尝,感觉很涩。

  除了水上漂着一层油外,“圈里”还有件怪事,那就是这里的地下埋藏着一种黑色的泥土,挖出晒干之后表面有白色的霜,扔到火里还能烧。

  怪事二:“坑里”居民吃水挺难但很健康


  这里的居民打井,打了15米,竟然连一点水都没打出,在表面经常看见水在流动的地方,打井却不出水。而且更稀奇的是,有的时候打井,还能打出大型动物的骨头。

  姜淑清说,“大坑”是越往坑中心水质越不好。由于吃水困难,姜淑清和六七家邻居集资安装了自来水设备,在整个大坑最西面的山脚下开了一口井。即便这样,吃水仍是个很大的问题:“每年一到11月,那个自来水井的水就干了,我们只能到村里原来的老井里挑水,一直到来年5月才又能吃上自来水。”与姜淑清不同,村民逄德光却对生活在这里很自豪。他说,虽然吃水困难,但这个村是个长寿村。

  关于“大坑”的传说,逄德光从没听村里的老人讲过,更没探究过“大坑”到底是咋来的。但是,他说:“十年前,一位姓覃的教授带着几个人来到这里,当时就住在我家。他对我说,咱这里很可能是几万年前被陨石砸出的坑,后来里面积水形成湖,最后水冲出了一个缺口,就形成了现在的大口,但由于身体原因,这个姓覃的没能将研究完成就离开岫岩了。”

  ———— “大坑”猜测 ————

  是“天坑”、“火山口”还是“陨石坑”?


  就像村民逄德光说的那样,其实早在1982年至2004年间,多家科研单位先后到岫岩实地考察,希望验证陨石坑的推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确定。

  难道“大坑”是天坑?但天坑主要的地形特点是熔岩石,显然并不符合罗圈坑。在专家无从下手的时候,它们在路边发现了火山岩,火山岩是火山喷发,由火山灰,火山碎屑和精屑沉降凝固成的。再加上火山喷发,使周围动物迅速死亡,这很符合实际。难道说罗圈坑是一个火山口?如果真是火山口,那么周围的火山岩必定是大片大片的。于是专家在整个村庄寻找,也翻山越岭,然而整个罗圈坑没有发现第二个火山岩,这时又否定了罗圈坑是火山口的想法。

  ———— 揭秘“大坑” ————

  5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岫岩陨石坑


  2007年初,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鸣博士率科研人员在岫岩展开研究,并初步将此独特的地理地貌命名为 “岫岩坑”。科研人员在第一年度的研究中,即在坑区地表岩石中捕捉到了撞击冲击波作用遗留的物理变化痕迹,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明确了探索技术途径。

  2009年3月20日,陈鸣率队再次来到“岫岩坑”,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钻探勘测工作,揭示了坑体深部的地质构造,并获得了珍贵的深部岩石样品。岩石样品分批次被送到广州,科研人员找到了陨石强烈撞击导致靶区岩石发生变形、碎裂和局部熔融以及岩石和矿物发生冲击变质的系列证据,并最终从科学角度证明了该坑为陨石撞击所成,岫岩陨石撞击坑也成为国内首个被科学证实的陨石坑。

  通过对坑内物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初步确定陨石撞击事件发生在5万年前。陨石撞击坑形成后,坑内积水形成了小湖泊并沉积了上百米厚的湖泊沉积物。大约在3.9万年前,地势较低的“岫岩坑”东部形成了缺口,积水流出并侵蚀山体,最后湖泊消失,演变为如今所看到的碗形凹地。

  - 延伸阅读

  细数地球最美伤痕 鬼斧神工造就奇景

  东非大裂谷:最著名的地球伤痕


  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 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之,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上最美的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有许多人在没有见东非大裂谷之前,凭他们的想象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深,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涉无人烟。其实,当你来到裂谷之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宫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滨、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闪,山水之间白云飘荡。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雅鲁藏布江:最深长的伤痕


  从空中俯瞰,雅鲁藏布江就像一条巨大的绳结,束缚着雄伟的南迦巴瓦蜂。这是一条怎样的绳结?长达五百公里的绳结勒出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最大谷深值超过6000多米;处于地球最复杂的地质带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契点,造就了中国有史记录最大的地震;围困着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拥有独一无二的立体气候和垂直地貌,从旖旎的热带风光到冷酷的南北极不过数公里旅程;孕育了国内仅有的海洋性跃动冰川;深锁着世界上罕见的河床大瀑布;动植物的诺亚方舟,悄然生息着恐龙时代的桫椤和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山野人;蜿蜒深邃的暖湿气流通道,源源不断地向青藏葡原腹地供应着印度洋水汽……《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中国最美峡谷”、“中国最美山峰”,“中国最美瀑布”、“中国最美森林”均在这条巨大的绳结内。而在佛教典籍中,香巴拉王国正隐匿于峡谷深处的某个地方……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 话说罗圈

  世代生活在罗圈坑的居民对这里的山形地貌没有奇特的感觉,但却一直对坑内某些地质现象颇感不解。在坑底挖水井,深入地下十多米还是深不见底的黑色淤泥,取上来的水总是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脂,水质苦涩难喝。人喝的水还得取自远处山沟引来的“泉水”。坑底存在的厚层松软淤泥使得坑底上建造的房屋就像躺在一张巨大的海绵垫上一样。此外,坑内还有一种埋藏于坑底的特殊资源,那是一种他们认为既可用作肥料,晒干了还能燃烧的“黑土”。在坑底淤泥中,也曾挖出过一些大型脊椎动物的骨骼。后来,专家确定这是一种“泥炭土”。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岫岩县“罗圈里”的圆形凹陷地貌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而直到2009年,一个名叫陈鸣的科学家才真正揭开了这里神秘的面纱,他的发现告诉了人们一个惊人的秘密:在至少5万年前,一块直径约100米的陨石曾经撞击地球!
U136P4T8D2571441F107DT201010080933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05: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