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12|回复: 0

唐玄宗游月宫 观赏霓裳羽衣曲(图)(音频)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05

回帖

8938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938
发表于 2011-4-15 0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神仙感遇传》记载,喜好音乐、酷爱法曲的唐玄宗,曾于梦中见到十多个仙人驾云降临宫廷,演奏天上的乐曲,并获仙人传授,醒来后,依照梦中所记的曲调演练,直到完全掌握。而《霓裳羽衣曲》则是另一个故事,它即得自于月宫。

有一次在中秋夜,道士罗公远陪同唐玄宗游月宫,见到数百仙女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仙女回答是《霓裳羽衣曲》。玄宗记住其声调,第二天早晨命伶官依声调谱曲,并吸收《婆罗门曲》编创为《霓裳羽衣曲》,其后又配以舞蹈,称为《霓裳羽衣舞》。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玄宗曾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无论其来源如何,该舞曲有种仙家味道确是不假。

唐代诗人白居易观赏了一对仙女般的美丽舞者表演《霓裳羽衣曲》,对于她们时而点头相招聚拢,时而挥袖散开的精采表演,曾赞叹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曲》的舞蹈力求体现仙女飘逸、超凡的形象。此外,舞蹈的服饰也充满了仙意,「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杨贵妃独舞 表现飘渺神奇意

《霓裳羽衣舞》最初是独舞,杨贵妃最善此舞。据说,唐玄宗作《霓裳羽衣曲》后,善歌舞、通音律的贵妃杨玉环稍加浏览,便依韵而舞,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现出飘渺神奇的意境。杨玉环身边的许多宫女都能歌善舞。有一次,杨贵妃命侍女张云容在玄宗面前献舞,只见云容罗袖轻舒,身躯曼转,跳起了霓裳舞。杨玉环即席写一首七绝:

罗袖动香香不已,
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
嫩柳池边初拂水。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亲自教梨园子弟练习此曲。

五十多年后,白居易在宫中看见的《霓裳羽衣舞》已有很大的不同,是双人舞。到文宗时,曾由15岁以下300个少年表演了大型群舞;宣宗时,则由几百宫女组成大型队舞。舞者执幡节为舞具,着羽服,饰珠翠,飘然而舞,好似仙鹤在空中飞翔。《霓裳羽衣舞》在开元、天宝年间盛行,安史之乱后,就佷少在宫廷演出了。五代时,南唐李后主的昭惠皇后整理了《霓裳羽衣》的残谱,及至宋代,宫廷队舞女弟子队有「拂霓裳队」,不过所表演的已失去了原来的风韵。

白居易详述乐曲舞姿 留予后人

《霓裳羽衣舞》的乐谱早已失传,当初的舞姿现在的人也无缘欣赏,但是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的诗作中,对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份。
散序为前奏曲,以器乐演奏六支曲子,不舞不歌,即诗中所说「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而且只用筝、箫、笛、磬交错弹奏,「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逦。」

了中序阶段,才开始有节拍,且歌且舞。舞者宛如仙女,头戴步摇冠,身穿羽衣、霞帔,配以如霓虹般淡彩色或月白色裙,舞姿飘逸、轻盈柔曼。

刚入拍时,节奏比较缓慢,好像「秋竹竿裂春冰拆」;而舞者则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大意是,在舞蹈开始时,舞者像回雪般地轻盈飘转,像游龙受惊时那样纵送。表演袖舞(小垂手)时,像无力的柳枝轻柔,表演「斜曳裾」的舞姿时如云气升腾。舞者娇柔、妩媚好像仙人上元夫人点头呼唤萼绿华,又好似西王母挥手与许飞琼分别。

随后舞蹈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全曲的高潮——曲破,以舞蹈为主,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随着曲调的急促铿锵,舞姿也变得急速迅捷,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意思是舞姿像鸾凤舞罢收翅,而曲终的一声长引,好像天空中一声鹤唳。

观看此舞的白居易是「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只是后来因贬官,已经是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白居易喜爱《霓裳羽衣舞》可以从他的其他一些诗作中看到「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于《霓裳羽衣曲》乐调优美、构思精妙,在唐代宫廷中备受青睐,亦为各藩镇所仿效,加以演练。《霓裳羽衣曲》在盛唐时期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文人纷纷作诗为文称颂。
[edoors_music]http://www.kanzhongguo.com/sites/default/files/audio/2011/nsyiq.mp3[/edoors_musi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6 01: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