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1|回复: 0

食品安全不能仅依靠道德救赎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0

回帖

228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28
发表于 2011-5-13 15: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毒生姜……在媒体曝光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后,不得不承认,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都像一把尖利的刀,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刺得残破。“国人食遍老毒物,无人不是欧阳锋”,一句面对食品安全的无力自嘲,将公众面对食品安全的无奈与尴尬袒露无疑,却也可由此窥知,食品安全问题之积重难返,非用以重典恐难救赎。
或正是为了重塑公众对于公共食品安全的信心,近日,食品安全委员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
从某个角度来说,食品生产的确是个需要良心的活计。在以往出现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为了牟利不惜拿出各种看家本领的不法商贩,其掺假造劣之让人防不胜防,是从养殖、育种就开始掺入各种危险的因子。在食品安全监管乏力的情境下,无论是现代化的企业生产,还是手工化的作坊制造,其生产过程之封闭,食品安全问题之复杂,往往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此情境,要想还公共食品安全一片洁净的天空,恐怕真的只能依靠食品生产企业主、作坊商贩的道德良知。
从过往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案例中,我们早已感知,在现今的食品生产领域,的确存在较为普遍的道德滑坡现象,甚至可以说,食品生产领域已然成为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重灾区。而要想重塑公众对这个领域的信心,真正提升食品消费的安全指数,对这个领域进行道德重建,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道德对于市场经济的意义,早已无需赘言。而道德的重建却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实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次集中训诫、培训就能解决的事儿。要知道,市场经济既然被冠以市场之名,就不能忽视商人逐利的本性,在对利润的追逐中,为了求得利益最大化,道德的自律就并非总是存在。这一点,在无数食品安全案例中,早已得到求证。且不说几次道德培训是否真能提升食品企业主的道德水准,就算真的能够提高食品生产行业的整体诚信指数,可如果仅仅依靠诚信经济来支撑市场信心,把宝单纯押在食品企业主的道德良知上,这样的经济产业体系恐怕也并不是那么健全稳固吧?
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对企业进行道德培训及重建的重要性。要知道,无论是诚信经济还是市场契约,它们之所以能够玩起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法治支撑。我们可以提倡企业道德自律,但却不能忽视市场经济的逐利规则。利益熏绕之下,道德不彰之处,自有法律接位,也只有法律、制度站稳了阵脚,道德才不至于无限后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制度规则更健全完善,在监管执行上更雷厉风行,在法治问责上更严厉苛责,从各个维度提升企业的违法成本,那么食品安全乱象又岂会出现,企业又何来那些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道德风险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7-2 22: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