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鹰
昨日,在《金陵十三钗》全球公映十天之后,某国字号媒体的编辑电话约我给这部号称是张艺谋“迷途知返后最好的电影”写评论。我拒绝了这位编辑的约请,理由很简单,我没有看,也不打算看这部电影,尽管国内媒体上已经把它炒作成“拯救中国电影”的“战争史诗”了。
我不打算看《金陵十三钗》,并不是因为我对这部电影本身有特别的态度,而是因为在看过《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后,我就决定不再看张艺谋的电影了。我的理由很简单,这三部创造了“中国票房神话”的张氏大片,不仅一部比一部更烂,而且从生产到营销都用尽了中国电影的卑劣招术,在其投资人张伟平的“票房才是硬道理”的理论实践中,我们看到“中国票房英雄”张艺谋不仅完全透支了他的电影信誉,而且把他骨子里的文化虚无主义和电影拜金主义展演无遗。但是,更为关键的是,作为一个电影家,张艺谋除了自我复制他的文革美学的广场艺术和大群众场景,并以此为“电影震撼”之外,已经无技可施。
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和《山楂树》,我没有看,见诸媒体的观众反映和专家评论,印证了我不看的正确。张艺谋从文革获得了一个电影家的眼睛,但没有获得一个电影家的灵魂。当他自以为是的精彩被观众看破之后,他就只能用平庸的煽情来做愚乐讨好。
问题在于,张艺谋这个空心的电影罗卜,遇到了巧谋强蒙的电影商张伟平,这位自称卖张氏电影罗卜的高手,不仅能把罗卜卖成肉价钱,而且还把空心罗卜卖成脑白金的价钱。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三枪》的恶烂和《山楂树》的平庸,同样换得了“骄人”的亿万票房。张伟平的口头禅是“张艺谋的名字就是票房保证”,此话不虚,但是,还要加一个注:须得是在中国,须得有张伟平这样的卖罗卜高手。
约我写影评的编辑,是位年轻女士,非常的敬业,一再向我说明,《金》片值得一看。为了不辜负她的热心举荐,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媒体评论。在国内媒体上,虽然没有见到有说服力的评论文章出现,但是,以新华社牵头的主流媒体关于《金》片的消息评论均是全球捷报和好评频传。一篇题为《<金陵十三钗>的历史情感与艺术造诣》的新华社专电,尽管从文章看撰文记者对电影评论与罗卜叫卖的区别不甚了然,但却如此教导中国公众:“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部分人或许可以为了表现自己的所谓‘个性’和‘独立判断’而戚戚喳喳,但可惜你这样做了,即使不是恰巧展现了自己的无知、可笑,也不过是证明你是一个懦夫。”依全文文气,作者本来应当宣告,“如果敢于顶风对《金》说三道四,就是卖国”,还好,这位新华大记者现在只是预制了一个“懦夫”的软帽子,否则,我下面要说的话,就是要戴着“卖国”的帽子说了。
我不再看张艺谋的电影,根本原因是在历次受骗上当的观影感受中认识到,张艺谋作为一位电影家具有两个根本局限,一个是缺少文化素养的“先天不足”,这种先天不足当然不能归责于张艺谋本人,应归责于那个反文化的“文革”时代;另一个是在与张伟平做商业合作以来,表现出的“谋钱不谋艺”的极端商业市侩精神,缺少一个电影家对电影、对社会应有的诚意。《金》片投拍以来,张伟平为首的营销团队,始终以“妓女救国”为该片宣传噱头,吊观众的胃口;嗣后,为了海外市场,又改为“美国混混救中国妓女”作为宣传主调,剧情也相应更改。据媒体报道,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的底线是不让这位投资人无钱可赚。可以想像,如此情投意合于票房的导演和制片人的合作,会有什么样的“电影”出现。
我没有看《金》片,对于它的优劣,本无权置评。但是,我可以预测、估计。我不看《金》片,就是因为我预测它充其量不过是张艺谋在近年来面多持续的舆论抨击之后,“为票房谋”而作策略调整的产物,而在电影文化和美学的层面,张艺谋变不了,张艺谋电影也变不了。
我在浏览了国内对《金》以美誉为主调的舆论之后,用心搜索浏览了海外尤其是美国媒体对《金》片的报道、评论。在看国内媒体的“外转中报道”时,我感觉到《金》片似乎已经被山姆大叔内定为明年84届奥斯卡奖影片了。张伟平一气给这部影片投报了奥斯卡全部13个奖项,似乎是交定金通吃了。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不仅没有在美国媒体上看到“观众一致好评”的信息,而且来自好莱坞等地的专业评估信息是观众对《金》片的反应“冷淡”,普遍不看好其市场前景。在国际电影评论中享有权威信誉《好莱坞记者报》和《纽约时报》发表各自专栏作家Todd McCarthy和MIKE HALE的标题文章评论《金》片。在这两位专栏作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共同指出了该片的三个严重局限:其一,《金》严重缺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示和反思,不能让观众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场血腥丑恶的“灾难”;其二,张艺谋在电影中表现了完全违背历史真实和电影的现实性原则的“电影魔术师”的作风,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肆意安置在电影中,像肥皂剧的恶作一样;其三,为了表现全球化,尤其是为了向美国观众和影评人讨好,设置的“美国混混变英雄”的男主角约翰是一个虚假而无生命的角色,奥斯卡明星Christian Bale完全是承担了“一个错误的角色”。两位专栏作家都指出整部电影在情色华丽下面,是缺少价值判断和艺术灵魂的空洞和虚假。无疑,这是一部企图成为“史诗巨片”的电影的致命内伤。
《好莱坞记者报》和《纽约时报》的这两篇对《金》的评论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与我所读到的国内影评的浮华空洞的文风,是截然不同的。我可以借此说一句前瞻性的话,《金》片离奥斯卡影片的距离,并不比《英雄》更近。当然,从这两篇文章,我对《金》的基本预测也得到了印证。
电影是一个文化工业。张艺谋和张伟平们出于文化素养所限,他们只能用工业营销的态度对待电影。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工业,它的立足点不在于工业,而在于文化。没有充分的文化素养和真诚的艺术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高水平的电影作品的。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年产量500余部的“电影大国”行列。但是,以2011年为例,在中国电影市场近130亿票房中,20部进口电影占据过50%的票房。国产电影500余部不能抗衡20部进口电影。这表明,中国电影做成了电影大国,但还没有找到成为电影强国的门径。要将中国电影做成电影强国,靠张伟平式的把空心罗卜卖成脑白金的价钱是不行的,要靠电影文化的真势力建设。无疑,因为张艺谋明显而且难以改变的文化局限,我们是不能期望于他执旗建设电影强国的。这不仅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历史证明了,而且也在今天被错误追捧的《金》片中再次证明了。
在缺少电影灵魂的意义上,《金陵十三钗》不过是翻版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