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98|回复: 1

从儒家“格物致知”的内涵,谈传统文化的凋零

[复制链接]

0

主题

36

回帖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126
发表于 2012-5-11 14: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儒家“格物致知”的内涵,谈传统文化的凋零
文\观心

所谓传统,就是仁义道德一统而传承。文以载道,道以化人,就是文化的内涵了。但是,道分正邪,正文载正道,邪文载邪道,这是相辅相成的阴阳相生相克之理。

儒家奠定的是一个做人的道理,这是三教中最低层次的学说。一个“儒”字包含了人应该遵循的一切正理,孔子儒学之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传统文明的承前继后者。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这是百度的结果,也是现实社会普遍的认识。

了解了“格物致知”的“格物”两个字,就能理解神传之半神文化的传统文化之修炼的本质了。

格:格开、格斗的意思;
物: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心物一元”,用法轮大法揭示的道理就是“物质和精神是一性”!比如,现代科学发现,人的思维就是电波一样的物质,人的思维指挥表面的物质身体活动,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方式,两者是一性的。

佛家有一句话: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佛家把一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物质都叫“色”,“色”包含了一切有形无形的一切物质。我们看得见一切物质是色,看不见的一切物质如电波、光线、思维活动等等都同样是色,宇宙的一切一句概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用道家的话来讲就是“心物一元”!而儒家就是道家法理在人这一层面的具体表现。

明白了“格物致知”其中的格和物的含义,这两个字组成的名词的意思:分明思想中念头的正邪与善恶,把那些邪念和恶念和自己的本性格开清除,弃恶从善,去伪存真!这实际就是儒家诚意、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基础:用仁、义、礼、智、信之仁义道德来衡量事物和思想念头,从思想中格开和清除那些不符合仁、义、礼、智、信之仁义道德的念头而净化思想!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能分明那些干扰和破坏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邪念及邪行而格物,从而齐家、平天下!

学习一词本身就包含了学习论论与实践要知行合一的意义。从儒家而言,古代中国文化的实践就是“格物”。格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清理思想中的那些邪念、恶念及不正的思想,这是自己净化的部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观察事物当然是明察分毫的,由此,又能纠正影响社会的一切邪行与观念,这是建立在格物、致知、诚意、修身基础之上的“齐家与平天下”的部分。人们现在都在普遍的谈论修身、齐家、平天下,但是却不知道,这是本末倒置!不格物而致知进而诚意的学与习之,哪有什么修身、齐家、平天下?

把思想中和人的本性相违背的一切念头和思想(物)清除后,人的本性智慧就显现出来,这就是修出本性以后,看到事物本质的大智慧了,这叫“格物致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这句话说简单一点就是:欲修其心,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必先明其心,格物明心,心明则意诚,这样论述就好理解了。

以上是儒家做人的基础理论和修养知识的入门基础,但是,懂的人很少很少,末法时期的三教整体状态都一样。三教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多如牛毛,入门的凤毛麟角。特别是被近代中共肆无忌惮的破坏和断章取义的歪批戏说后,明三教理论而实际修心的基本绝迹,都是在卖弄辞藻而作名词概念与遣词造句之争了,于己无益,于事无补!

0

主题

9180

回帖

49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962
发表于 2012-5-16 23: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格,规划-分辨及正视宇宙中的一切;排除一切杂念,邪恶;树立正法。——致知,才能达到知的境界;接下来,方可立足于人世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5 22: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