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多达1300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妇女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工流产高发人群。专家建议学校提早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使他们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中国广播网10月4日报道说,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近期发布的有关中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达1300万的数据,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很多90后女孩自己还没有长大,对流产给身体造成的伤害,无知而无畏。有专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重视这一问题,反思应该如何普及性和生育知识,帮助年轻人准确评估“性爱”的风险,防止自己身心遭到伤害。
中国国家计生委科研所的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2%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对避孕知识非常了解。很多年轻人在获取有关信息方面依然存在障碍,比如,羞于讨论这个话题,或担心被家长老师和朋友发现,因此造成他们在基本生理知识上的匮乏。中国官方英文的《中国日报》报道说,有中国计划生育研究人员表示,很多人都是在未经注册的私人诊所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因此中国实际的人工流产数字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医学专家胡宗义就此表示,人工流产不仅对妇女的身体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在心理方面也会留下长远的负面影响。此外,在中国,人们在考虑是否应该选择进行人工流产时,很少从珍惜生命的角度考虑,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如何撇开麻烦:
“一千三百万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因为首先它是生育年龄,尤其是大部分是年轻人,20到30岁的一代年龄的话,你这一算比例就不小了。在中国,(流产问题)从生命这个角度考虑的就很少了。她没想这是个生命,除非她是个有信仰的人。在生命的重视程度上她没有这个约束。在没有信仰约束的时候,一旦她怀孕了,她又不想生的情况下,她自然就选择的人工流产。流产它本身就对身体本身是个创伤,而且它不是万无一失的, 会出现问题的。比如说大出血。有的大出血后她终身就残废了。还有出现感染,以后再次怀孕就会有危险的,比方说有宫外孕呢,或者根本就不能再怀孕了。尤其反复做流产的话,对子宫的伤害就更大了,再想怀孕就坏不住了。”
中广网的报道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主任郭伟和认为,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个体主义的时代,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范围、程度,都高于前辈很多。199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更强调自我、自由。自主性增强,风险也增多。他建议,应该尽快建立服务机构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风险问题。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郜世杰透露,高校正在探索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性知识水平。因为女生进行流产后的心理压力比生理伤害更严重。性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到大学再普及已经太晚了。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金福生医生则认为,每个大学都应该在开学时对新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甚至应该将其设为必修课,以预防流产对女学生身心的危害: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段时间要进行性卫生的教育, 一定要必修它。刚刚进入大学一定要作为一门课教。大学第一年报到那一天你就要进行宣传教育,讲清楚用避孕等等。这样就解决问题了。要重视这个问题,控制和减少人工流产, 不必要的就不要做。因为这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有害的。每次人工流产都有三成到四成的风险。将来有可能会产生不孕症,那对女方的打击比较大。所以最好不要提倡人工流产。”
由于中国大陆在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的缺失,很多问题会在大学阶段凸显出来。为此,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郜世杰建议,为了杜绝和减少大学生流产的发生,国家应该制订统一的性教育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生理阶段的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使青少年在身心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