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11|回复: 0

在历史的悬崖边上

[复制链接]

0

主题

2260

回帖

4347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347
发表于 2012-12-21 1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拾月霜寒】在历史的悬崖边上

                                                                                                                                                            
                                                                           楼主:拾月霜寒2012


                                                                                                                                                                                                                                                                                                                       
                                                                                           

  导言:100年前,在悬崖边舞蹈的满清政权不慎失足坠落。今天我们纪念一位失足者,更愿以此来警醒崖边的舞蹈家。

  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接连颁布三道上谕,解除报禁和党禁,实行宪政,审议宪法。到这时候,清政府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可惜,已经晚了。武昌起义成功,革命的烽火已经传及全国各地。
  自1898年的戊戌变法开始,清政府的改革,进退维谷,一次次失信于国民,君主立宪,一次次的停留在口头上。终于,满清政府吞下了自酿的苦果。
  应该说,清政府的维稳工作,一直是卓有成效的。1850年代的一场太平天国起义,激荡数省,历时十年,清政府最终转危为安;此后的英法联军入侵,甲午 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历经险厄,屹立不倒;1898年,慈禧老佛爷更是弹指轻挥,把一场改良变法运动消弭于无形。
  半个世纪的时光里,清政府所做的,一直是在悬崖边上跳舞。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没有使清廷警醒,相反的,却给了满族朝廷这样一个错觉:专制皇权坚如磐石,大清江山金瓯永固。
  历史的偶然性常常使人哭笑不得。1911年10月,一场并不强烈的辛亥风暴,把满清政权推下了悬崖——长在悬崖边上跳,难免会失足。
  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中国有幸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满清皇权曾经极力拖宕革命的脚步,他们不知道,当革命迟到的时候,革命的尺度,是会扩张的。

  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宣布解除党禁、报禁。对此,改良派的严复曾叹息:如果三个月前做到其中的的任何一条,会在清帝国发生什么样的效果啊!
  历史不容假设,然而,在中国,幸福的历史,总是存在于假设中——
  如果1911年10月之前,清政府解除党禁,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为合法的政党,自由参政,甚至有可能获得在君主立宪体制下组阁的 机会。那么清政府的政治改革,就是获得了一个最坚定的支持力量。这时候若有人试图暴力推翻政府,孙中山和同盟会第一个不答应。
  解除报禁,这更是宪政改革的关键步骤。在20世纪的初端,清政府对言论的控制已经失效。大大小小的租界里,对国家体制的争论早已如火如荼,皇权的合法 性,在这样的议论里被一点点剥离。如何减少言论对体制的杀伤力?答案是:言论自由。当一个体制容忍人们自由的指责、抨击、监督约束的时候,就已弥补了体制 自身最大的缺陷。这样的体制,还有什么理由去推翻它?
  百年之后我们疑问:一个政权的自我救赎之路在哪里?答案是:缔造自由。一个呵护民权的体制,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放进了保险柜里。
  这是最小的一步,却也是拖沓百年的一步。

  100多年前,一个庞大的政权覆亡了。
  辛亥革命的真实状况是:革民党并没有成功,只是清政府失败了。
  清政府不是被革命党打败的,是它自己打败了自己。1911年10月10日,是一个专制政府走向灭亡的时刻,却不是共和成熟的时刻。此后的社会乱局,是革命的副产品,也是清政府遗留的主旋律。
  正如清帝的逊位,对于大清朝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而对于共和政体来说,却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隔着百年的历史风雨回望这一幕历史,感喟千迭——
  一个有冕的专制帝王退位容易,而一个或一群无冕的帝王退位,却是百倍的艰难。
  从帝制走向共和,难;从假共和走向共和,则是难上加难。
  从1900—1908年,慈禧太后闪转腾挪,用尽权术心机,要阻止宪政走到纸面上;而此后的岁月里,独夫政客弹指轻挥,就把宪政长久的停留在纸面上。
  如果说满清政府未能奠定共和的文化基石,但毕竟留下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而此后的百年岁月里,传统与现代一并被糟蹋的面目全非——

  清政府的覆灭,在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已经初露端倪。这是一个专制帝国积重难返的宿命。是革命的腐败挽救了清政府,随后的改革中兴,只是一次意外的回光返照。当然,如果把这一段时期利用的好的话,它是历史馈赠给大清国的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的改革会成功吗?
  今天的公公知识分子(或称:利益知识分子)论证说,清政府的灭亡,是因为改革太激进了;废除科举制度,把读书人转变成了革命党;“新政”损害了老百姓 的利益;清政府的灭亡,是因为对革命党的镇压太软弱了;甚至,是因为慈禧老佛爷死的早了,如果慈禧再活200年,大清国就得救了——
  清亡于改革,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当年的清政府来说,不改革会灭亡,假改革会加速灭亡。
  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开始,到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的改革之路,持续了50年。如果从1895年的“公车上书”算起,政治改革的时间是16年。
  1898年,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神功”攻打外国使领馆,引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定和庚子赔款,对慈禧的打击很大。然而,即使付出了这 样大的代价,要慈禧太后交出手中的权力,依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无论是“预备立宪”还是“皇族内阁”的丑剧,都是在保障慈禧太后的有生之年,大权不会旁 落。当然,在之后的百年岁月里,对权力的贪欲一次次的把共和断送净尽,慈禧太后并不孤单。
  清政府不是不改革,而是在最需要改革的地方——不改革。、
  1912年2月,清帝宣诏退位。此时距武昌起义仅五个月。改革的速度提不起来,灭亡却是高效率的。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把一大群读书人断了生计,把一些人推向革命一边。然而,革命党的主力,却是擅长西学的归国留学生。这是清廷“新政”所急需的人才, 在大清国有大好前程等着他们。然而这一群中国最早的“海龟”们,抛弃了个人前途福利,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断头洒血。这类情形,是今天的公公知识分子所无法理 解的。

  清政府的灭亡,亡于一个五千年颠扑不破的专制症结:腐败。
  清政府的国史馆官员恽毓鼎记述:大清国“无一事非因贿赂而成,无一官非因贿赂而进,人心安得不去,大乱安得不兴?”
  隆裕太后的哭诉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大清国,是被满清皇族腐败掉的。在这样的 腐败政局里,无论是新政还是旧政,都会成为特权阶层聚敛的机会,都会成为民生的一场灾难。清廷的经济改革、工商业的兴起,为特权提供了更多的腐败机会而 已。
  如果慈禧太后活的长一些,在辛亥年的巨变中,慈禧是断不会让权退位的,武昌起义也许会被扑灭。只是,清政府逃的过这一劫,却逃不过下一劫,慈禧挽救不了清廷的最终命运。而且,血腥的镇压之下,清政府将失去与革命和解的机会,清王室的下场,只会变的更惨。
  特权阶层的颟顸腐败,为激进的革命提供了契机。而激进的革命,又一次次的被老滑世故的权术攥入手心——百年的岁月里,中国社会就在这样的颟顸与激进之间颠沛摇荡。“革命比改革来的更容易”,这一道独特的历史奇观不断的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满清皇族四散,大小官员各奔前程。一个首领太监说的好,为朝廷捐躯的,只有神武门内饿死的两条狗。大概平日里被喂惯了,一旦鼎革,人心惶惶,太监们不喂了,自己又不会找食,就饿死了——
  人心,民心,这是一个专制政权最常挂在嘴边的东西,却也是他们最不在意的东西。权力的华盖下,总会环绕着无数的奴颜婢膝,权势者也乐得在一张和谐的大饼前自我陶醉。可惜,这饼是画上去的。

  结语:100年多前,一个专制体制曾在悬崖边上,舞步翩跹。百年后,我们又一次来到历史的断崖边,我们面对的,是更加散乱的社会人心,是更加严重的腐败困局。下一步迈向哪里,仍是今天的体制和这个民族所面临的最大悬念。这个悬念,关乎着未来百年的中国的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9-27 08: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