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71|回复: 0

我的移民之路:儿子怎样进入“常春藤”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67
发表于 2013-3-22 04: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谷世强博客

做“苦行僧”

新学期开始了,我和太太从费城郊外的家里出发,送儿子谷峥回到位于纽约州的“常春藤”名校康乃尔大学开始新学年的学习。儿子是康乃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三年级学生。电气工程很不好念,需要很好的数学基本功,还需要一定的悟性。

作为新移民,谷峥10多年前上小学一年级时才与他母亲一起从天津移民到美国,那时他对英文一窍不通,到美国后也从没有上过一天私立学校或课外补习班,但他的“常春藤”之路并不崎岖。

在美国,“常春藤”名校是指哈佛、耶鲁等8所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苛刻的入学条件,不仅仅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已经来美国10多年的我们这一代华人移民中,很多人的子女都到了上高中上大学的年龄,我们望子成龙之心特别重。很多华人家长言必称“常春藤”和SAT考试成绩如何如何,喜欢花钱安排子女上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乃至专门的“常春藤”考试补习班,子女能否考入名校,已变成家长和子女的共同负担。

其实,作为谷峥的父亲,我还从来没有在学习方面给过儿子任何压力。而太太比较关注谷峥的学校表现、交什么样的朋友和学习成绩等。我们都认为家长的责任主要是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做事,努力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儿子在康乃尔的主科成绩一直保持A或A+。课余,他也花不少时间参与学校网络管理,与同学比赛玩电子游戏,打网球,业余练习做乐队鼓手。其实,“常春藤”之路对新移民来说不应该成为“苦行僧”之路,而应该是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健康快乐的成才之路。

生活自由多彩

儿子到美国后,就近上了费城市区一所免费的公立小学,同学多数是黑人,校长和老师也都是黑人,但他们对亚洲学生还是很友善的。刚开始,他上课听不懂,第一年的考试成绩比较糟糕。我经常鼓励他,英文好了,成绩一定会好起来,还鼓励他多跟美国小朋友玩,跟他们一起说英文。很快,儿子的口语就好起来了。小学三年级时,我们搬家到另一个学区,他的成绩单就开始变得出色。英文是第一关,过了这一关,华人子女的聪明才智就有发挥的条件了。

到了中学,儿子的英文已经流利得和美国同学一样。他曾多次在美国各种数学竞赛中得奖。2004年暑假,他光荣地被选入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学校学习IT技术。更令人骄傲的是,谷峥在2001年初中毕业时荣获有美国总统布什和美国教育部长签名的“总统杰出学业成就奖”。2005年从RADNOR高中毕业时,他也以GPA4.08的总成绩荣获“杰出学生奖”。

公益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这一代新移民也是很重要的。从上初中起,儿子周末常常在红十字会献血站做义工,这不仅不会影响他的学业,还能让他亲身感受爱心,建立责任心,帮助他领悟人生价值。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文体和竞赛活动、勇于负责任也是美国“常春藤”大学录取学生时十分看重的。

凭着其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勤奋和悟性,儿子在康奈尔大学一直是班上优秀的学生,与美国教授和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应该说,美国“常春藤”名校的确实力雄厚,学习和生活条件一流。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的确是幸运的新一代华人移民。

今年暑假,儿子每天开车去新泽西的美国开创公司技术部门实习。因为珍惜和喜爱这个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他干得十分卖力也很出色。在他实习结束时,公司技术部负责人用书面形式高度评价了他的专业技能以及敬业勤奋、热心服务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除了愿意无条件推荐他今后可以胜任的工作外,还热忱欢迎他毕业后能选择到开创公司就业。

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我觉得放手让孩子按照其兴趣和特长发展,尽量多交朋友,融入当地社会,这些比关起门来死读书、一味追求“第一名”更加可取。作为家长,我为儿子能上“常春藤”而欣慰和自豪,但我觉得这条路要让子女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走才好,只要能满足孩子自己的深造愿望,不管什么学校都是我们家长应该鼓励的。我希望新一代华人移民能够为自己所钟爱的梦想、理想和追求而努力,多多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真正的“常春藤”之路。

中华“根”植心底

已经20岁的儿子,中文说得不错,但他只认识很少的汉字,也不会书写。我觉得,只有经常使用、有实际需要,学的中文才能记得住。让下一代亲身感受中国,让他们不忘自己的“根”有时比让他们背几个中文词汇更有意义。我们要求他在家说中文,一有时间和机会就让他回中国看看。

当年国内有关机构第一次在美国组织“寻根”夏令营时,我们让儿子自己从费城飞到北京加入夏令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那次,夏令营组织他们与北京和上海的小朋友联欢交流,爬长城,看天坛、故宫,游苏杭,每天都吃中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入他们这些“小华人”的心里。儿子也渐渐认识到,他们这一代华人如果能在海外学习优秀、事业成功,也是给“中国人”这3个字增光。从此以后,儿子的暑假大都是回中国度过的。

也许是因为能常回中国看看,一直连着祖国的“根”,也许是因为受父母影响,谷峥很看重自己的中文名字。在美国,人们称呼他ZHENG GU。他很以美国人费劲地喊他ZHENG为荣。多年前批准他的美国“绿卡”时,我们说为大家称呼你方便也改个英文名字吧?他立即拒绝了。做研究也好,找工作也好,美国的一些最尖端科技领域和岗位是要有美国公民身份才行的。前不久,谷峥入籍时,我们再次询问他是否也取个JOHN之类发音接近“峥”的英文名,他再次拒绝了。和我们一样,儿子虽然来美国10多年并且已经入籍,但他并没有英文名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7: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