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飞扬军事论坛
地面数据统计分析中国空军引进并自产SU-27/J-11系列战机20周年真实战斗力 Civilianalone报告
前言
中国空军自从1992年引进前苏联设计生产的SU-27系列并自产至今,已有整整20周年。
在经历了两代人的努力后,如今具体真实的战斗力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是网上传说中的“世界最大苏式机群”,PLAAF是否传说即将勇跨1000架3代战机的超级线?是否中国空军战斗力将一统远东云云等等……?本人在这里整合(部分借鉴他人的数据)加上自己的统计分析给全国军友一个相对明确的分析答复,环请全国网友评判,如有不足,欢迎大家指出讨论,共同为中国空军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主题
中国空军引进SU-27并自产J-11的问题非常漫长、隐蔽、复杂,要详细的说清楚并非简单几千字可以搞清楚;为了照顾到最重点,我们还是从图表开始针对一些特定的,大家最关注的部分稍微展开。
本文属于局部深入Civilianalone触碰式展开,采集的是已经公开在网上公布的数据,综合自己多年思考推理的方法,做出的基础分析,大家不必纠结真伪实际与否。
最权威的消息当归属中国空军的自行解释。
(看图)
一.基本情况介绍:
1.PLAAF苏系列战机简单分为以下5大阶段:
①1992-1996年引进2批SU-27SK系列;
②1999年开始按许可证试组装J-11A系列,在2001年批量生产,2007年末结束组装生产;
③2000-2003年引进SU-30MKK系列;2004年引进SU-30MKK2系列;
④2007年开始自行生产国产J-11B系列,2010年生产J-11BS(双座)系列;
⑤2011年-2012年生产变种的J-15(单座舰载);2012年生产舰载双座的J-15S,J-16(重型对地攻击机)。
2.至2012年末,共装备18个师旅级部队,平均每师大团23架左右,小团为18架左右。数量上根据推理得出:K-7S和K-29S数量垫底,但空军试训中心多出8架,匀过来正好补够两师欠缺的数量,新增的舰载机团未满编。
一般情况是:战训优秀、战斗力强的部队编制在22-24架,弱一点的在18架。(18架可以算满编一个团)
3.在20年使用中,基本推理统计有68架SK、UBK、J-11至少因扩大部队、补足编制发生过转手移交一次(多次移交不列入);基本对应实际反复扩编部队的需求。
1992年第一批SK、UBK基本使用接近全部报废,实际坠机可统计确认的为3架MKK,1架MKK2因后面补够(故不列入);其余损失不明。
二.特殊表格部分解读:
解读1:时间节点的进度
中国空军花费8年时间才熟悉J-11系列,并开始有能力初步组装;然后又花了8年时间才组织自行生产,然后又花了5年时间才可以自己大规模跨进整体提升。基本符合引进吸收消化的一般规律,SF的“单线生产”进度有些慢,但对于在先进航空领域几乎空白欠缺的中国,已实属不易,SF的贡献功不可没,基本和我们的工业进步能力同步,工厂制造能力和部队消化能力基本一致。
但横向对比还是稍微落后了。这也凸显了自产单发机对国土防空的优势,就是对“量”需求的优势。
解读2:自行量产时矛盾爆发
自行生产的J-11B系列展开时间较合适,与组装生产能衔接得上;但双座机的预先研制较晚,导致出现断档,算得上消化过程中的一大失误。既然当初买的双座机多于单座,认知上已经知道双座机的重要性,为什么不早一点展开预研摸索生产?
中国空军部分苏机部队在2005-2009年这一段时间有松懈、过于麻痹、自满骄傲的思想,以为自己地位已经很稳固实力强大,不必继续加大培训、精进力度。这个帐要算在空军或总参军训头上,不能全怪SF,没有强烈需求,哪能逼出强大动力?
虽然空军遭遇生产上的极大顽疾禁锢,但也只是局限在新装机J-11B部队,其它苏机部队这时候干什么去了……?
这一段时间也正是让CF的新锐J-10部队迎头赶上的时间。龟兔赛跑,不进则退!教训……!
解读3:通过年产量暴露“太行”发动机问题
看图发现,根据一些零星但非常可靠的数据做源头推理组合排列,就会发现2007-2009年的交付量比较低,不符合常理——肯定是哪出了问题?!
现在根据公开消息,这几年就是所谓被喷得最多最惨的“太行”发动机性能和质量问题!
那几年因该确实是“TAI-HANG”最灰暗的几年,产量不行,性能不达标,可靠性更是不堪一击!好在几个项目攻关组里出了吴大观教授,但也是做技术妥协,暂时牺牲目标指标达到可靠性堪用,缓解部队之急。
于是,交付量拖延到2010-2012年得到大幅上升体现,但杀伤力如此巨大,乃至J-11B部队的战斗力至今未得到恢复和强势体现!
当然,这一巨大变故也让外界对中国J-11B部队实力捉摸不清,到底年产量实力如何?现在一目了然:SF的稳定年产量就是18-20架(不搞突击生产、不计新型号特别制造组),后面多出来的都是前面每一年延迟顺排下来的。
这样算下来,“TAI-HANG”也是2011年才走上正轨,现在都是在补以前旧账,提升的产能基本都被原来消化掉了。(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理想另当别论)
初期生产的近80多台“TAI-HANG”按推理估计全军覆没,统统回炉重造!唉……
这也是头两批J-11B飞行团在军内顶尖较量中惨败甚至不敢露头的直接原因之一。
至于产量的准确性,俄国在4年里交付了100架SU30-MKK(2个制造厂同时开工),也就是说可在8年里有能力交付至少200架的整机散件);中国自己(SF独家)8年里组装104架,又6年自行生产了近110架。考虑到我们可能还进口存有几十架整机散件(计划组装200架合同里的),按技术和熟练度进步规律应该基本与实际差别不大,部分挪用进行加速生产后应该还说得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