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钟波
毛泽东与袁世凯在窃国方面的比较
毛泽东是一个窃国大盗。一个融神偷、强盗于一身的高手。只是毛泽东偷窃的水平实在太高,实施抢劫的力量实在太大,加上个人崇拜的漫天迷雾,亿万被盗、被抢的失主高兴地,或者痛苦地帮毛泽东这个神偷、强盗,把自己的民主权利双手奉上,堆到毛泽东的独裁权力之大山上。
袁世凯(1859.9.16—1916.6.6),是著名的窃国大盗,但是与毛泽东(1893.12.26—1976.9.9)相比,袁世凯的窃国水平就实在太低了,为了方便读者将袁世凯与毛泽东的窃国行为作一简单直观的对比,我先作一对联如下:
袁世凯明偷,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原形毕露,遭到天下人耻笑:八十二天洪宪皇帝
毛泽东暗抢,暗渡陈仓偷天换日瞒天过海,得到亿万人歌颂:万万万岁伟大领袖
横批:窃国大盗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用手中的军警力量胁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中华民国总统。1915年12月11日,受袁世凯控制的参政院投票拥护君主制,拥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正式登基为中华帝国的皇帝。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改为洪宪元年。由于蔡锷为首的护国军和其他反对帝制的人们的努力,使得袁世凯内外交困,不得不在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1]从1月1日至3月22日,袁世凯做了82天皇帝。
毛泽东没有举行袁世凯那样戴上皇帝冠冕的仪式,但是一言九鼎的威力犹有过之,得到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犹有过之。如果把清朝执政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得到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转换成数据是正常人的身高,那么,毛泽东得到的几亿中国人无数次发出的“毛泽东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转换成数据肯定远远超过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超过在太空中专门播放神化毛泽东的《东方红》乐曲的人造卫星的高度。
袁世凯得到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转换成数据,估计连跳蚤一毫米的身高也不足。毛泽东还有亿万中国人必须经常口诵的祝福:“敬祝毛泽东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个方面袁世凯就更加不能相比了。
还有一首响彻神州大地的歌曲《万岁毛泽东》:“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万岁毛泽东!万岁毛泽东!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嘿)万岁万岁毛泽东!万岁万岁毛泽东!”这方面袁世凯就不必谈与毛泽东的比较了吧。
中国革命,号称革封建主义的命,革了几十年,号称最最最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他们统治的地区,个人崇拜是登峰造极的,封建主义是最严重的,张嘴喊“毛泽东万岁!万岁!万万岁!”“永远忠于毛泽东,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永远忠于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或者喊“无限忠于毛泽东,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无限忠于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张嘴就唱“万岁毛泽东!万岁毛泽东!……”;伸手伸脚就跳向毛泽东表忠心的“忠”字舞;还有一早一晚必须面向毛泽东像进行的“早请示,晚汇报”,等等。
遍布毛统区的亿万人高呼“永远忠于毛泽东”,比之朝堂上几十个大臣口呼“忠于皇上”,封建色彩之比较、肉麻程度之比较,何止高出千百万倍。革命革成这个样子,真够可笑、可悲的,革来革去也不知道革什么命,还都特别来劲,正经的闹剧对于此等不入流的闹剧也只能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窃国大盗毛泽东寿终正寝的时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遗留下了两笔巨大无比的财富:
一、公开的、最无私、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神位;
二、绝密的、最大的、天文数字的私有财产。
毛泽东遗留下的公开的、神圣无比的神位,使得毛泽东的后代在任何号称无产阶级革命的组织中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毛泽东遗留下的绝密的、天文数字的私有财产,使得毛泽东的后代可以永远永远住在不惧风雨、没有寒暑差别的别墅里衣食无忧地生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为了放置毛泽东的死尸,毛泽东的政治领域继承人花费巨额中国人的民脂民膏给毛泽东建立了一个巨大无比、坚固无比的神殿——毛泽东纪念堂,放在北京市的市中心、游人众多的天安门广场供人们瞻仰、朝拜。表面上号称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高尚的人、一切为了无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而实际上却是以权谋私搜刮并秘密拥有最大私有财产、二奶、三奶、X奶的俗人毛泽东,死后仍然继续蒙骗世人。这真是滑稽之至、荒唐之极的事情。
孙中山严词拒绝“万岁”
福建光复不久,孙中山乘回广东之便,坐联鲸号军舰到福建看看。
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及其随员到达福州,船泊马尾,都督孙道仁上船迎接,请孙中山先生下轮船,换坐“甲板”船到南台登岸。孙中山有些生气地说:“刚才江面小船有‘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的旗语,太不成话。共和国的总统卸任就是平民了,怎么还可称总统?至于‘万岁’两字本是皇帝硬要手下的官民称他的。
我们革命的先烈为了反抗‘万岁’,牺牲了多少头颅?流了多少血?我如接受这个称呼,如何对得起许多先烈呢?如不取消,我不能熟视无睹,我不下船!”孙道仁惊惶谢罪,即叫随行人员把那些旗都改为“欢迎孙中山先生”,这样孙先生才出舱换甲板船进城。[4]
注:
[1]丁文:《中国通史(简明版)》第七卷,第19—29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2][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注十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页。
[3]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4]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福建文史资料》第六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页。
(原文以毛主席称呼毛泽东)
来源: 《毛泽东的假象与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