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95|回复: 0

禅宗指月之喻(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816
发表于 2013-9-19 1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指月图(网络图片)

中秋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月亮在古代文化中是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意象。镜花水月、风花雪月、水中捞月……其中“以手指月”是一个禅宗公案,以譬喻的方式传达了禅宗对人生与修行真谛的理解。

无尽藏是唐朝武周时期的一位比丘尼(女性修行者)。一天,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读《涅般经》多年,但仍有许多不明白之处,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

慧能答到:“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也许我能帮你释疑。”无尽藏尼忍不住笑到:“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

慧能认真地告诉她:“真理与文字不是一回事。真理有如天空的明月,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能表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并不一定非用手指不可。”

无尽藏尼感到这话很有道理,遂将经文读给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为她解释,使无尽藏尼大受启迪。

在禅宗的思想中,“指月”的涵意,其实也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用意所在。禅师们运用当下的题材,眼前可见的物或事,来暗示修行的要义不在眼前。换句话说,“指”是一个过渡、一道桥梁、一种衔接,“月”才是终极、目的地、本体。

类似的譬喻也出现在《庄子》中,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句话中的“指”与“马”,都是外在的名物,“天地”、“万物”才是本体。在庄子的看法中,“天地与我并生而同体,万物与我为一而同类”。因此哲人凸显“一指”和“一马”,是要指陈万物都有的本性。如果以为一指就是天地,一马就是万物,那就曲解了这个譬喻的运用。

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但是要传递佛法的要义,又不能不利用文字、语言、行为等世间有形的形式。所以,探寻真理的人如果执着于“指月”的手指,那么就错失了指外之月了。

来源: 新三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20: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