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游戏、阅读、社交……似乎只要一机在手,就能在这个信息时代存活下来。人们的视线逐渐被手机屏幕占领,摄影师走上街头,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就捕捉到形形色色的“低头族”。摄影师用什么拍的?……好像也是手机
早上睁眼后第一件事情做什么?估计不少人会回答:拿手机。从1973年第一部手机问世,到如今智能手机在全球主要国家普及率超过50%,四十年间,手机对我们的生活攻城掠地。过去只是用来通讯的工具,现在已经复盖了我们所有的碎片时间,甚至加重了我们生活的碎片化
美国调查机构发布数据称,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约34次——地铁里、排队时、睡觉前、起床后、上厕所时,智能手机都是人们打发时间的首选
还有一项调查称,只要能使用智能手机,人们愿意放弃一系列活动:7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放弃喝酒,超过50%表示愿意在一周时间内远离咖啡、巧克力等,20%愿意放弃电脑,还有1/3表示宁可放弃一周性生活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智能手机
“手机依赖症”的现象更是逐渐低龄化。北京市妇联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有关“儿童安全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感到不放心”的人占71.9%。
家长的不放心不仅仅是“玩手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更多的是对孩子们培养社交习惯的担忧。中国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新闻:一家人吃团圆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话,但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
手机的原始功能便是为社交而生,在与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无缝融合下,智能手机成为了开启“全线社交”(All Things Social)时代的钥匙,为社交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智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则是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通过手机,人们获取信息,消化后发布带有个人观点的信息,让人们虚拟空间中获得存在感;与此同时,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面前,人们或多或少会有被淹没于洪流之中的虚无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