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88|回复: 0

南都周刊汶川特刊:生者的自白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08-5-15 1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可以感叹生命,但是那不是抒情的材料。  我们可以默默地祈祷,但是与其说是为了死者和伤者,不如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那惶惑的心灵需要安慰。                                                                   
  南都周刊汶川特刊

文/长平


  活着是一种偶然。

  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也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在大灾难面前,人突然面对真相,看见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如果真的没有人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降临,如果它又注定要降临,那么那些不幸的罹难者,只是我们的替身而已,因为他们被选中,所以我们还活着。


  或者说,我们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在替他们活着。


  伴随着渺小与卑微的,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否定,一种严重的无力感。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写下的这些文字,有什么意义?我们编辑的这些版面,有什么用?


  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比不上奔赴灾难现场的救援者,比不上他们伸向瓦砾堆中的那一双双的手。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赶赴现场,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用途。


  舆论似乎达成一致的意见,不要批评,不要反思。我不知道那些因为校舍倒塌而失去孩子的母亲会不会同意停止控诉危楼,我自己虽然觉得比较怪异,但是也愿意配合,希望这样真的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逃出生天。

  那么舆论能干什么呢?


  我们可以感叹生命,但是那不是抒情的材料。


  我们可以默默地祈祷,但是与其说是为了死者和伤者,不如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那惶惑的心灵需要安慰。


  我们没有理由感到虚无,更不能把自己变成病人。为了那些仍在汶川的废墟里痛苦呻吟的人们,你必须做一个健康的行动者。

  既然我们也在替他们活着,那么可以问自己,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


  他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需要知道怎么办。


  我们的记者赶赴现场,加入浩大的报道队伍。我们仍然相信,信息是了解的基础,了解是行动的前提。


  我们在大量信息中,试图梳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过程,从征兆开始,到灾难的突然降临,到火速的救援,到全面的善后。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在每一个环节中停下来,看看该如何自救与援助。所以我们编制了最全面的救援手册。


  每一个生者都是幸存者。

  从5月12日开始,我们的生存都是劫后余生。


  这本特刊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行动还在继续。

  我们从顿挫和无力开始,希望变得越来越坚强;从悲伤和虚无开始,希望变得越来越实用。

  我们将继续发布信息,倡议慈善,抚慰伤者,关注孤儿,收集建议,参与重建家园。

  我们将继续讴歌人性,赞美爱心,弘扬理性,监督责任。

  如果你知道还能做什么,请你一定告诉我们。


  如果你发现哪些做得不好,请你一定告诉我们。


助孤行动

  南都周刊联合奥一网以及广东省红十字会,发起救助地震孤儿大行动,携手社会各界,让他们有水喝有饭吃,让他们能够继续上学,让他们能够健康长大……正如温家宝总理对孤儿们所说,“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助孤大行动首先招募一批志愿者,欢迎医护、心理等专业人士,与我们一起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关注幸存的孩子们。让我们先把孩子们从断壁残垣中解救出来,送到温暖安全的地点;今后再通过全社会的力量,呵护他们未来的成长。
志愿者报名/助孤热线:4008866166(全国)
网址:www.oeeee.com


作者系南都周刊总主笔兼副总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8 04: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