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6|回复: 0

道家师父找徒弟,教弟子行善

[复制链接]

8586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928
发表于 2014-3-4 1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有个士兵,名叫伊五,长得矮小丑陋,家中穷得不名一文。他觉得活着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这天便出城去,要在树林里上吊。可巧被一个老头看见了。

老头问他有什么痛苦?为什么不想活了?伊五把实情告诉了老头。老人笑话他道:“茅草还能护自己的根,人为何不护自己的命呢!我看你精力充沛,心眼儿也好,是个有用的人才。我有一本书,送给你好好看看,足够你一辈子吃穿了。”说罢,从袖筒中拿出一本书来。书中全是符咒,抄写得也很潦草。伊五打开看了一眼,就还给老头,说:“这好像贫瘠的土地,没有用处。”老头说:“为什么呢?”伊五说:“我租别人的房住,房屋又低又矮,靠着大街,这个符咒就是灵验,我怎么能饿着肚子去练习它呀?”老头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说:“你的处境困难,值得考虑。但是,你能跟我去,就没妨害了。你愿意么?”伊五说:“我这个本来就没法活、也不想活的人,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呢?”

于是,他们沿着一条僻静小道,往左边走去。不大一会儿,他们来到一片水塘前,这里有一大片芦苇,延绵有好几里地。苇子深处,有一间小矮房,房顶的茅草虽没有修剪,但是,走进屋里面,却很宽敞,干净。于是伊五就在这屋里面住下了,跟着老头学习。他们一天两顿饭,酒肉管够吃。七天后,法术学成了,老头和茅草房,全都不见了。伊五明白:这是得到了仙人指点!便高高兴兴地回到原来的家中。

他平日的那帮酒肉朋友,对他能过上小康生活,感到很奇怪,都想白吃他一顿,常常对他说些奉承话,意思是让他请客,伊五爽爽快快地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富春楼”,七、八个人尽情大吃大喝,共花去八千四百文钱。人们坐着看他如何还账。这时,一个黑脸大汉,来到桌前,作了个揖,说道:“我家主人知道伊五爷在这里请客,特地送上酒钱,请过目。”说着就从腰间解下钱包,放到桌上就走了。一数钱,正好是八千四百文。众人大吃一惊,只有伊五,丝毫不觉得奇怪。

从饭馆出来后,几个人一起到街上溜跶。见一个人,骑一匹大白马,从身旁急驰而过。伊五放开脚追了上去,抓住马嚼子,大声呵叱道:“快点给我!”那个人跳下马,苦哀哀地向伊五央求,很怕他的样子。伊五生气地说:“不给我,我就动武了!”那个人没办法,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给了伊五。伊五接过来,放了那个人。那个人很不高兴地骑马跑了。

众人围上来,问是怎么回事,并要看看伊五得了什么东西。伊五拿出来给大伙看,原来是一个小皮口袋,淡藕色,像个胀起一半的猪尿胞,不知是什么东西。

伊五说:“这是古人说的搐气口袋,里面装的是小孩的魂魄。那个骑马的,是过往的邪神,往往偷摄人家小孩的魂魄。如果不是碰上我,又要死一个小孩了。现在咱们大家去救那个小孩。”众人虽不相信,还是都跟他走了。

不大工夫,进了一条小胡同,门朝西,有一户人家,静悄悄地关着门,院里正传出来哭声。伊五拿出小皮口袋,凑到门缝,打开口袋,从口袋里边,出来一缕浓烟,飘游进去了。接着就听院内有人说:“孩子苏醒了!”哭声随即被一阵笑声代替。

伊五连忙招呼众人离开,走了。

人们从此把他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神仙。伊五这是遵照他师父的旨意,在做他应该做的事。

南城有位大官,女儿中了邪。听说伊五有神术,便用厚礼把他请来。女儿在屋里,已经知道伊五来了,立刻惶恐起来,脸色很难看,六神彷徨无主。伊五进屋后,女儿屏住气,靠在屋角,提着熨斗自卫。

伊五环视室内动静,然后退出来,对大官说道:“小姐的病,是器具成了妖精在作怪,今晚,我给你家,把它除掉。”大官很高兴,凡是伊五需要的,都给准备好了。到了一更天时,伊五打开自身带的皮袋,拿出一把小铜剑,剑刃飞快,闪着白光,像彗星似的。伊五拿着小铜剑进了内室,大官领着家人,在院外等着。

不一会儿,听见屋里有斥责声、扑打声,还有扔东西的声音,及小姐的谩骂声,乱嘈嘈吵成一片。过了许久,才安静下来,只听到小姐叩头的声音,及带着哭腔,苦苦哀求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听伊五急急忙忙地叫:“快点灯来!”

大官家中的丫鬟、仆妇,争着点起灯,一涌而入。这时,伊五已经把小宝剑收到口袋里去了,小姐趴在床上不动弹。伊五指着地上一件东西对大官说:“这就是作怪的器具,现在捉住了。”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藤制的器具。把它放到柴堆上,用火烧,那东西通身流脓淌血,气味像烤肉似的,一直过了两个时辰,才烧完。伊五又写了一道符,叫小姐吞下去,她的病立刻就好了。

大官很感激伊五,送了他许多金银。

伊五用得来的这些钱,留下一些,做自己生计之用;另一些,周济了贫苦人。

兰岩(清代的评论家)评论道:伊五想死没成,反而得到了法术。这是道家找徒弟,并教他行善济世。伊五实在是有造化啊!不然,那位老人,每天各处周游,一碰上穷困之人,就救助的话,我想:天下受苦受难的人那么多,这一位老人,可救不过来哟!

(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3 02: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