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所美国大学的社会课上,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平日见到的中国学生时常会非常粗鲁?
同时这名学生列举了很多能够体现中国学生粗鲁的案例出来,比如言语上的不礼貌,做事的方式方法等等。而他的教授是这样回答他的问题的:
这个有趣的问题可能要被追溯到我们对于彼此文化的不了解。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说,中国学生既显得“粗鲁,好斗,简单又粗暴”,还缺乏对美国文化相应的了解。
而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讲,大多数美国人不理解的也许是中国为什么和美国一样大却拥有相当于美国3-4倍的人口总数和如此令人费解的贫穷标准。让我对中国的贫穷标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街上见到一名没有四肢的人,依靠着一块腹部的木板在大街上匍匐,乞讨。
这个经历说明了,在中国,资源,特别是用在公共救济方面的资源,是特别贫乏的。而这种资源匮乏在1958-1961年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被进一步地加深。我爸爸经常会听到他的学生讲他的爷爷奶奶是如何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被活活饿死,或者为了让孩子能够吃得上饭,被迫吞下树皮充饥的故事。
这些令中国人民感到痛苦的经历使得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竞争性。他们真的不想再经受一遍这样的苦痛了。这也同样影响了这一代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他们会反复强调毅力和好胜心,而这也正是大多数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一个理念。因此,美国人在与中国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感受到的所谓“粗鲁”,也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交流方式,和其强烈的竞争意识的不了解。
我们当然可以假定人类可能会表现得粗鲁,但是这种认识同样促使一个人去反省:
1. 我对这个人本身,或者他们的文化和行为,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也许他们只是因为今天心情不好才表现的如此暴躁。)
2. 可能我对这件事情太较真了。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反映出了更多的自己,而不是我们给出的答案。
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想想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