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7-7 0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英雄新六军及廖耀湘将军
廖耀湘将军是中国抗日名将,1939年11月18日,著名的昆仑关大战开始,廖耀湘所在的新22师在师长邱清泉将军率领下,经激战于11月31日在友军配合下率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守卫昆仑关的日军第二十一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被击毙,整个战役中日军共被击毙4000多人,国军大获全胜。战后,因战功卓著,邱清泉由师长升任第五军副军长, 廖耀湘由副师长升任新22师师长。
1942年3月,廖耀湘将军率新22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的一部赴缅甸与日军作战,在斯瓦战役中重创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不料当时全盘战局,突然与远征军不利,英方有放弃缅甸的计划,盟军决定全部退出缅甸。新22师在归国之路被日军切断的情况下,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印度。1943年3月,在印度比尔哈省的蓝迦,廖耀湘将军的新22师与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组成了中国驻印军--- -新一军,郑洞国将军任军长,总指挥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
当时滇缅路已经被日军封锁了一年,中国急需要打出一条国际的交通路线来,以取得盟国物质援助和加强抗战力量,统帅部决定现行反攻缅甸,修筑一条由一度直达昆明的中印公路(后称史迪威公路),以达得当时的迫切需要。于是新一军开始了缅北反攻. 新一军在一九四三年的初冬季节打通了野人山,继而血战大龙河,歼灭胡康河谷的日
军,攻克于邦,破天险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袭西通,攻取加迈,扫荡库芒山,攻克孟拱, 新一军一路斩关夺隘,节节胜利,日军主力闻风丧胆。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战、密支那攻防战胜利结束后,新一军分成两个军,廖耀湘荣升新六军军长,下辖李涛新二十二师及龙天武新十四师;孙立人荣升新一军军长,下辖李鸿新38师、潘裕昆新50师及唐守治新30师。新一军及新六军为缅北反攻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共歼灭日军十几万人。
1945年4月,在国军抗战中最著名的雪峰山大战中,为保证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委员长特命令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将全副美械装备的廖耀湘新六军三万多人空运到芷江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 保证了芷江会战的胜利。
芷江会战胜利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不久,这段评论就被言中。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裕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迈将军说:日本现在很嚣张,他并不认为他们失败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队应该有一种威慑力量。现在中国部队有威慑力量是新一军和新六军,新一军还没有回国,新六军就在芷江,就在空军基地。到南京几个钟头航程就行了,应该让新六军去。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以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为首的日军代表飞临新六军当时的所在地湖南芷江向蒋介石国民政府乞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几天后,廖耀湘将军率新六军奔赴南京,接受日军正式的对中国战区的投降, 让日军投降的心服口服。
一九四六年,廖耀湘率新六军接收东北,与到处叛乱阻挡国民政府接收的中共党军作战。四平之战中,廖耀湘的新六军新22师65团于1946年5月15日进攻威远堡。除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冲锋外, 65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战斗中,国军65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中共党军第三纵队主力,一个团可以打垮三纵主力,新六军使中共党军真是闻风丧胆。
在东北,中共党军在新六军主力新二十二师面前总是吃败仗,对其极端痛恨、仇视,急欲除之而后快,但总不得手.
多年后,中共军头韩先楚还说:无论我军吃了新六军多少苦头,又怎样恨死了这个冤家对头,他都不能不对这支精锐之师和它的指挥官,怀有几分敬意。
辽西会战后廖耀湘坚决不承认失败,拒绝和中共军头韩先楚握手,并说要林彪来,从新再干一仗。其实廖耀湘当时并不知道,他是败在中共间谍手里。西进兵团新一军、新六军是被中共间谍杀害的。
辽沈会战中,由于隐藏在南京国防部的中共间谍刘斐、郭汝槐等的运作,廖耀湘兵团(内含新一军、新六军等)在沈阳、北平、南京三方面往返磋商之中,进退不决,迁延时日,最后廖耀湘兵团在兵力、火力不易展开的在辽西黑山县被中共党军以人海战术冲散, 是中共间谍杀害了中国著名的抗日远征军---新一军、新六军。
中共间谍真是罪恶昭彰,直到1978年,昔日的中共间谍熊向辉还建议中共情报系统“民营化”,强调利用民间组织向西方渗透、多方收集情报,二十多年来中共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完整间谍体系。大陆老百姓的血汗钱,源源不断地花在这些人身上。最近陈用林、郝风军揭露中共在海外间谍网的存在自然绝不是空穴来风。
廖耀湘起初被囚于锦州监狱,同杜聿明,溥仪关在一起,一直到1961年才走出牢门。中共假惺惺地送给他一个政协委员当,实际是搞统战。同那些中共间谍同事,廖耀湘总是怒目相向,看不起那些专门偷鸡摸狗之人。
廖耀湘于文革初期在批斗会上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仅六十二岁。廖耀湘没有牺牲在战场,没有死于日本人之手,却是被邪恶中共所杀,一代抗日名将的后半生就这样毁了,令人不禁勃然大怒!
以下向大家介绍廖耀湘将军当年的同事舒适存将军写的一篇文章<< 辽西恨>>,此文首发于《传记文学》杂志总第240号(1982年),其电子版载于<<博迅>>。
****************************************************************************************************
辽西恨
大盗移国,河山变色,几百万军队,芟夷剪伐如草木焉,谁尸其咎?莫可究诘。前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将军,每战必克,功在国家,辽西兵败,不自引决,终被共党磨折以死,以成败论人者颇多微词,殊为遗恨!
我与廖共事甚久,昆仑关大捷之役,他是新二十二师副师长,我是荣誉第一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同属第五军,战后同升师长,后来他驻印度整训,我亦奉调驻印军参谋长,他升新六军军长,我又奉派为副军长,反攻缅北,飞京受降,东北戡乱,朝夕与共,直到辽西会战之前,我奉调任徐州剿总指挥部参谋长,沈阳话别,遂成永诀。
我对廖之为人,知之甚详,公情私谊,不能无言:
廖氏邵阳人,家本寒素,自幼即刻苦自励,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留法深造,仍习骑兵,因曾亲受校长蒋公薰陶,一心一德效忠于三民主义,蒋百里先生说他是足以步武松坡先生的良将。
廖氏任新二十二师师长时,远征缅甸,驰援英军,归路被遮,率饥疲之师,越过原始森林之野人山,无路可通,无粮可食,瘴疫繁生,途多倒毙,极人世未有之惨,终于到达印度,从新整训,遂成劲旅,其坚苦卓绝之精神,已可概见。反攻缅北时,久无进展,由他攻下大洛,首开胜利之端,他对小部队的实战训练,非常认真,故能无坚不摧,击败顽敌,打通中印公路,曾受美人爱森豪、英人蒙巴顿的交相赞赏,而中国军队之能战美誉,蜚声国际。
廖氏秉性骨梗,不谙世故,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酒食征逐,更是外行,既不逢迎上级,朋友之间,更少周旋,家中宴客六菜一汤,入席时每人斟酒一坏,不斟第二杯(我很欣赏这种方式),惟一嗜好,就是训练,每逢军队驻定,即亲率连、排、班长,从事实战演习,亲身示范,乐此不疲。与人说话,喜直呼姓名,人以为忤,他则认为这是够朋友的亲热表现,(胡家骥在电话中听到他的直呼姓名,大为诧异。)说他骄傲,想是由此而来。我从没有看到他有任何违法乱纪之事,由于新六军甫由印缅回国,装备完整,兵员精壮,纵横扫荡,所向有功,自然形成东北戡乱的一张王牌,树大招风,引人侧目这不是廖氏之过。我只知道他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常思奋不显身,以徇国家之急,虽古之名将不是过也。三十余年来,他的旧部,在台任重要军职者,大有人在,无不怀念他的训练精勤,指挥卓越,对于他的横被口语,无不痛心疾首,争为辩白,至于西进兵团之败,是大势造成,无可挽回,他早料到辽西河流纵横,沟帮子以西更是山岳地带,易受共军牵制,极为不利,他曾建议由营口海运葫芦岛登陆,进援锦州,较有希望,未被当道接受,至于受挫之后,进退不决,迁延时日,则是沈阳、北平、南京三方面往返磋商之故,不是他的本意,除此之外,他是每战必胜,没有失败过的,东北之失,归咎于他,是不公平的。
骨肉流离,没有不想团聚的,廖的结发夫人黄伯溶女士,是黄克强(黄兴)先生的堂侄女,贞静优娴,有古典美人之称,他遵照廖的授意,带着唯一独生子廖定一,间关来台,含辛茹苦,在台湾大学完成教育,再到美国深造,曾奉召同国参加国家建设会议,并领队访问金门,蒙今总统召见,慰勉有加,许多名人子弟留学美国因而回到大陆,廖竟辗转寄信阻止她母子回去,他的心迹,也就不无可原了。
唯一遗憾的,是辽西兵败,未能慷慨成仁,一落魔掌,求死不得,文天祥被俘不屈,终于弃市,求仁得仁,流芳千古,共党就不是这样做了,他要留作统战工具,不让他死,更要捏造事实,欺骗世人,我们不能跟着魔笛跳舞,落井下石,有伤厚道,加重了留在自由世界遗属的创伤,反而帮了统战的忙。
“千古艰难惟一死,谁知不死更艰难”,吾为廖氏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