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2|回复: 0

钢琴曲欣赏:月光奏鸣曲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1

回帖

81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8
发表于 2015-1-15 11: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d123 于 2015-1-15 11:59 编辑

读者推荐 http://www.zhengjian.org/2014/05 ... B8%A3%E6%9B%B2.html


月光奏鸣曲又称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802年所作。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第二乐章,小快板, 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协奏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仔细听过这首《月光奏鸣曲》,第一部分确实有一份淡淡的哀愁,但说他是完整的悲剧又有一点言过其实,在平静中流露出一丝哀伤是我的理解。从这个基点上看这首《月光奏鸣曲》,会发现两者说的都是对的,又都有一点局限性。因为哀愁为出发点,从哀愁中走出来才是这个曲子的主旋律。

其实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目地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够让人们喜欢和接受才是重要的。人生总是有不如意的时候,不可能每天都是那么轻轻松松自自在在的,不如意的时候听一听这首《月光奏鸣曲》也许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用中国的一个词来表达就是“知音”。贝多芬写出了人们的心声,和听众产生共鸣。与其说是在感受曲子不如说是在感受观众自己的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6 07: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