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96|回复: 1

书画作伪的历史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4: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画作伪现象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其中书法作伪早在晋朝就已出现。南齐王僧虔曾提及晋穆帝令张翼摹写王羲之《右军自书表》,王羲之“当时不辨,久方觉云:小子几欲乱真”。名画作伪至迟出现于初唐。受武则天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即以伪作巧取皇家所藏名画,他们“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书画”,使工人各施所长,精意摹写,并如旧装裱起来,将赝品还与内府,真迹则据为己有。其后,五代后梁收藏家兼画家刘彦齐,也用张氏兄弟之法扩大个人收藏。

宋元以来,随着公私收藏的兴盛,法书名画售价剧增。北宋米芾也常做一些借画自摹、留真还赝的事,人称“米老狡绘”。他还提到,当时多有以摹临本加添伪款或以旧裱配摹本冒充真迹的情况。据米芾《书史》中记载:“王诜每到余都下,邀过其弟,即大出书帖索余临学。因柜中翻索书画,见余所临王子敬《鹅群帖》 ,染古色麻纸,满目皱纹,锦囊玉轴,装剪他书上,跋连于其后。又以临虞帖装染,使公卿跋。余适见大笑,王就手夺去。谅其他尚多,未出示。”可见当时的收藏家也有参与造假的行径。至于绘画,北宋时以佚名画家作品充当大名家画作也是多不胜数,“故谚云‘牛即戴篙,马即韩幹,鹤即杜荀,象即章得’也”(米芾《画史》)。

明代书画的作伪之风尤甚,因市场对古今书画需求量日增,而古代书画历经水火刀兵所存日减,当代名家书画供不应求,所以作伪现象亦日新月异,其地区分布之广,作伪者之多,远远超过前代。吴门派宗师沈周,名动朝野,求画者甚多,尽而其赝作也不计其数,真伪难辨,“片缣朝出,午已见副本。有不出十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以致购得沈周画者往往去请其弟子文徽明鉴定。但是文徽明也难免上当。据载,文徽明曾以八百文钱购得一幅沈周山水画挂于家中,顾汝和前来引访见到此画,问文微明能否割爱出让,文未允。顾氏从文家出来后走至专诸巷,巧遇一人售画,所持之作竟与适才文家之画无异。于是顾氏仅以七百钱购得此画,又向卖画人打听,才知文徽明那幅沈画也出自此人之手。文微明本人的代笔或伪作之多也丝毫不逊于沈周。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就记载了这么一则趣事:某日,金陵有一人客宿苏州,派童子给文徽明弟子朱朗送礼金,求他伪造文徽明假画,哪知童子误入文家,将文徽明误认作朱朗,并向文说明来意。文徽明笑曰“我画真衡山(文徽明号),聊当假子朗,可乎?”一时传为笑柄。

明末清初以来,收藏之风大盛,除了文人仕宦之外,商人也加入了行列。与此同时,商业发达的苏州、扬州等地,作伪已形成一种职业。出现一代名家的“苏州片”、“钦家款”,作伪者在寻觅旧材料、雇佣高手制款印以及反复做旧上挖空心思,以致有的著名鉴藏家也被他们所骗。**初年,伪造书画之风已至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伪的职业性更加突出,流布范围更广,较为典型的地区性造假有“扬州皮匠刀”、“湖南造”、“后门造”等。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增进,来华求购名迹者踊跃,不仅个体作伪者层出不穷,一些地域性的作伪小集团更加有恃无恐。上海谭儆造假小集团即是其中最为昭著者,所作故宫旧藏宋元名迹,真假莫辨,至今仍为欧美博物馆收藏。而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赝作也大量充斥市场,白石老人为此自刻印章“吾画遍行天下伪作居多”盖在真价上,以别于伪作。因此,在公私收藏和市场流通中真伪混杂而作伪手段又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何识真辨伪就成为广大收藏家亟待解决和不断钻研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4: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画作伪的现代手段

现当代书画作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作伪者利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以及大型喷绘机、工程复印机将传统的临摹仿造技法进一步提高,甚至出现半绘画半制作的“高科技”伪品,一些水准较高的赝作频频见诸艺术品市场。
在赝品制作技术方面,作伪者往往以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之作的印刷品为本,用扫描仪扫图,通过电脑将原彩图调整成黑白线描稿,以大型喷绘机制出所规格的白描稿,再用工程复印机将白描稿晒印在熟宣上以便落墨着色;或用高的实物投影仪、精聚焦的幻灯机来解决包括款识在内的“形准”的问题。最后,用感光方法晒制的铜锌版印章鈐盖在赝作上。

在书画质地的做旧方面,现当代作伪者不完全沿习传统的褚色、桅子、茶水染色做旧的方法,而是间用物理的、化学的手段来促使书画纸绢迅速老化,以达到或接近“自然旧”的效果。例如,以强紫外线灯照射的手段促使其纤维化学键裂,从而形成对质地的强制老化,使纸本快速泛黄。又如,使用已散热的稀释硫酸侵蚀宣纸,使之呈黄发暗并变脆,且表层出现细微的疲旧状态;或用高锰酸钾溶喷刷做旧的方法,待纸张晾干后即呈浅棕或淡茶色,而显出自然的旧意,效果胜其他染料。

此外,作伪者还利用化学药剂速成“反铅”现象,表示作品已有较长的年份以迷惑鉴藏者。目前,荣宝斋、朵云轩等出售的白色颜料品种是锌白和锌钦白,化学成分含有铅。这种铅元素,在遇到“硫”以后便产生“硫化铅”成分而变得发黑。这样,原来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空气氧化才会发生的“反铅”现象,因为如此使用化学药剂,便很快达到了做旧的目的。对现当代书画作伪的特点认识不清,对一些先进的作伪手段认识不足,就容易进入鉴定的盲区。只有在新形势下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书画鉴定工作。

纸绢做旧的传统手段

纸绢做旧与书画作伪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传统做旧的手段很多,主要有染旧熏旧和挂旧诸法。

染旧是纸绢做旧中最普通的方法。一般是先将纸绢染成旧色基调再进行局部加工。主要为原料桅子、红茶及橡树的果壳,分别加水煮沸,再根据需要添加青、储石、藤黄、朱漂和墨。其次,用长年熏蚀的项棚纸、无价值的破字画、脏旧续等煮水刷染。其中,以橡树果壳煮水效果最佳,色暗气沉,较桅子、红茶染出的颜色更接近天然旧色。也有用酱油染旧的,适于表现旧绢质地的色调不均。

纸本质地有呈灰色的,俗称香灰地。仿制这种颜色的方法是先以极淡的朱砂色作底色,再刷上花青与墨的混合色即可。此外,纸绢的“葆光”及酥脆也可作伪。方法是先将纸绢以漂粉水浸透,用水淋洗,然后吸干水分,刷上白浆和白芨水,晾干,经过反复揩摩卷搓即能产“酥脆”和“葆光”。纸绢的断纹可用刷漂、火烤或熨烫再反复搓卷的方法制作。

熏旧是指烟熏火燎,油污熏制。有时为了使作品散发出古旧的书香气息,作者还将赝作置于放了樟脑丸的箱内。

挂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多挂在油烟大的地方里或经过风吹、日晒、尘积,使之褪去原有色泽,变黑变黄。

作伪者为了使纸绢上呈现出一层白霜或霉点,就将纸绢放在潮湿之处,或刷染法来表现纸绢霉霜的轻重效果。取轻霉者,即将纸绢刷上白矾水,晾干后再用水淋洗,这样空白处的矾点便消失了,而墨迹上的矶点不易冲掉,干后自然显出“白霜”;表现重霉霜的方法则是采用银箔烧灰,在钵中研细、水漂,取浮层的白浆刷在书画表面,然后以前法冲洗,晾干后墨色上的白霜和霉点效果更明显。

伪造虫眼蛀蚀的方法,是将蛀虫用酒盅倒扣在书画上,使之蛀坏伪作的画面,另一种方法是以火星在质地上烫出蛀蚀的痕迹,然后除去糊斑,手段并不高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3 08: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