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被指江系明镜网发独家称,习近平有意冻结团派官员接班的老规矩,还间接告诫“不要幻想做接班人”。近年来,江系一直在强调习近平打压“团派”,从而制造胡锦涛与习近平不合的假象。程晓农认为,出身共青团系统的干部并不构成“团派”的政治派系。海外党媒多维网认为,今后共青团更突出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作用,而非输出官员的作用。
近年来,江系一直在强调习近平打压“团派”,从而制造胡锦涛与习近平不合的假象。(网络图片)
江系媒体:习近平看不上团派
15日,被指有江系背景的明镜网之《明镜邮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有意冻结共青团干部接班的老规矩,近日除要求团干部“可以职业化、正规化”,还告诫说:“不要老想着升官,也不要幻想做接班人。”分析认为这是要截断中共官场高速晋升的快车道。
报道指出,习近平认为共青团出身的官员“缺乏干实事的真本领”,一直对团派“看不上”,然而,团派很多人亦看不上习,但现在习掌握大权,“看不上团派更有实际威胁”。
近年来,江系一直在强调习近平打压“团派”,从而制造胡锦涛与习近平不合的假象。
接班人的“养成所”
编辑部在北京的海外多维网发文表示,过去数十年来,共青团在中共体制内的凸显,从此出身官员跻身高层,有特定的历史需求。其主要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体官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胡耀邦从共青团提拔了一批较具开放意识新青年成为重要补充,并成为推动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
文章认为,由此逐渐在中共党内形成一种趋势,也就是将共青团作为中共精英人才的培养基地,或者说是受到中央垂青的较具年龄优势官员上位的阶梯。再加上胡耀邦与胡锦涛两任中共总书记一定程度上的扶持助推,终于在近年来形成共青团官员大规模入席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景观,虽然拥有共青团经历者数量均未过半。
“团派”不成为政治派系
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对美国之音表示,出身共青团系统的干部不见得就构成“团派”这样一个政治派系,其实,团系干部拉帮结派并不容易。首先是因为他们升官心切,掌握他们升迁管道的不是上级团委,而是同级党委,搞好与当地党政主要官员的关系更重要。其次,各地团委横向之间很少深入的个人联系,毕竟利益不同,所以难以结成帮派。从胡锦涛上台到十八大的十年间,团系干部最红,但今后他们不会再红了,因为习近平对团系干部不象胡锦涛那样另眼相看。
程晓农分析,团系干部走红,是上世纪80年代提拔干部时建立“第三梯队”的产物,那时提出了干部年青化、知识化的要求,既要年轻,又要有学历,当时只有文革前大学毕业的团干部最符合需要,所以不少团干部被选拔为第三梯队。从此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各级团委成为理所当然的“干部升迁预备班”。多年来团系干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干上几年就盼着另攀高枝。团干部的主要缺点是:小心有余,创新不足;经历简单,能力薄弱,因为团委的工作涉及面窄,工作任务单纯轻松,没有难题,所以缺乏历练,庸软之辈在团系统里很容易混。团干部适宜在经济形势好的年代里“等因奉此”,但到了经济困境的年代就暴露出他们的无能。团系干部的唯一优点是,爬到高位之前比较小心谨慎;但是,他们一旦爬上高位,照样可能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敢于贪腐,会参与高层权力斗争,令计划就是明证。
共青团将突出“桥梁作用”
随着近期团派官员被降级任命,特别是今年2月初,中纪委在通报对中共团中央的巡视反馈时,列出其存在的四大问题(误读误解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基层组织涣散,为他人伪造预备党员身份;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不严等。)之后,有分析认为,团派不可能再会拥有如同八十年代的影响力,可能只会落为中共当内一个派系,并且逐渐解体。
多维网的文章认为,在共青团渠道被“弃置”后,破格提拔和蜻蜓点水般快速上升的两种案例明显增多。其中的很多官员都已在地方和基层长期历练,部分人确曾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能力素质,因此被评为“大器晚成”。这一现象已经初步显现于领导人集体换届的中共十八大期间。在过去三年里,反腐“清党”导致大量岗位空缺,顺势补位者大多来自地方和基层,而不是传统作为储备基地的共青团系统。
文章分析,目前坊间所归为“团派”高官或是有边缘化迹象,或是晋级困难。虽然不排除中其中部分人士继续凭借其在中高层的规模优势继续有所高升,但是在中共人事任用思想和体制已然生变的情况下,其晋级空间将比较有限。这可能也意味着,本来就有所夸大的所谓“团派”印象,将很快消逝于中共政坛。自当前一代曾有共青团经历的省部级以上高官之后,该体系将再难推出中共高层领导人,尤其是中共总书记。
文章认为,共青团是一个工具。共青团的改变,是工具使用者的改变,而非工具本身属性的改变。工具使用者的改变,具体体现是共青团不再是年轻官员快速晋升的绿色通道,而是中共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这意味着,共青团更突出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作用,而非输出官员的作用。
阿波罗网白梅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