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94|回复: 0

中国90%近海已无鱼可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7 09: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90%近海已无鱼可捕,我们看不到的是海洋的眼泪

风寻370 于  2018/1/26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鱼是日常饮食中再寻常不过的一道餐点。从菜市场的砧板到每家每户的饭桌,人们的关注点只在鱼的品种、肉质和健康上,却鲜少有人会关心一条鱼的来历。

   

    与餐桌上的盛况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市场上,很多鱼类已经供不应求,渐渐只能依靠人工养殖来支撑人们的饮食需求,还有一些鱼类资源已经在过度捕捞中,频临灭绝,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以大黄鱼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大黄鱼在黄海还十分普遍,但目前,野生种群基本已经全部消失。

    也因此,野生大黄鱼从曾经最为普通的家常菜,一跃成了价格堪比黄金的奢侈品。

    01 大海真的没东西了

    著名摄影师Stefen受到绿色和平组织的拍摄邀请,来到了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地福建省。根据当地的调研结果,拍摄了一支短片——《年年有鱼》,这则短片揭示了这盘看似普通的盘中美味背后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调研发现,上世纪70、80年代,黄渤海的渔业资源还相当丰富,对虾、带鱼、黄花鱼等屡见不鲜,不仅数量惊人,而且种类繁多。

    但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渔民反应:“大海里真是没东西了”。出一趟海,一网捞下去,捕捞上来的几乎都是小鱼小虾,曾经渔民满载而归的盛况再难看见了。

   

    野生渔业资源的衰退,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迅速扩张。

    当捕网中越来越少出现高品质的大鱼时,越来越多的渔民觉察到鱼类捕捞盈利的局限性,于是开始返回海岸做养殖,养殖的目标自然就是那些可以卖出高价的石斑、大黄鱼和鲈鱼。

    但问题是,这些鱼都是肉食性的,于是渔民就去海里捕捞还未长大的小鱼小虾去做养殖饲料。

   

    为了降低成本和工序,大黄鱼养殖户会把捕来的小鱼用机器直接打成鱼浆,然后投喂。

    这种方式虽然省时省力,但饲料的使用率低,而且会污染水质,提高鱼群的致病率。

   

    02 不持续的捕捞方式

    绿色和平组织2016年12月在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场的调研表明,当地的大黄鱼的鱼投入鱼产出系数(FIFO系数)达到7.15,即每养殖1公斤大黄鱼,需要7.15公斤的幼杂鱼饲料。

    为了调查研究,Stefen和他的团队随机购买了养殖一公斤大黄鱼需要的饲料,并一一统计,发现饲料中一共含有39种鱼,总数量超4000条。

   


    利用买来的鱼类饲料,Stefen团队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一个篮球场为每条鱼验明正身,并拍照记录。

   

   一个人摆鱼、一个人拍摄,还有一个人负责给小鱼喷水降温,防止小鱼被暴晒成鱼干。

    最终,4000多条小鱼的“肖像照”被拼凑成一副巨大的图片。

   

    图片的中间是3条大黄鱼,周边则是7.15公斤小鱼。他们还用渔网剪出这些鱼本来可以长到的大小,并做了对比。

   

    要知道,如果这些野生小鱼没有被提前捕捞,它们的价值也可以增加到数倍,甚至数十倍。过度捕捞幼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于此,各种食用经济鱼类的生殖和繁衍遭到破坏,还会对其他海洋大型生物和海洋食物链造成威胁。

   

    在中国,海鲜市场对鱼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养殖业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真实成本”难以估计。仅仅养殖大黄鱼,每年就至少需要消耗40万吨幼杂鱼。

   

    从餐桌到海边,从渔民到消费者,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被“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但渔业资源河海原生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却不可避免地愈加剧烈。

   

    03 近海已经“无鱼可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捕捞国家。2015年,中国捕捞产量达1300多万吨,年捕捞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加起来还多。

   

    并且,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增长了10倍,成为全球第一养殖大国,产量占全球水产养殖总量的60%以上。

   

    图片来源《年年有鱼》

    但在这些看似“辉煌”的数字背后,写满的是人们对于物产资源的无度索取。伴随着强度捕捞以及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中国近海和主要江河、湖泊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其中,传统经济鱼类迅速小型化、低龄化;食物链短、经济价值低的杂鱼所占比例迅速上升。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来自世代靠海渔民的感慨:近海已经“无鱼可捕”。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捕捞总产量就进入了“零增长”,并在保持稳定中略有下降,渔业资源的总体数量水平已经降得很低。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慕永通说,在渤海和黄海,掠夺式的鱼类捕捞已经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局部“荒漠化”。举例来看,浙江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也是我国四大传统海产主产区之一,但根据当地渔民和渔业管理官员反馈,受到近年来滥捕滥捞的影响,鱼类没有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渔民作业渔场日益远离近岸。


   

    让我们来看一下渔民的“毁灭性”捕捞方式,他们使用网孔极小的渔网,俗称“海洋杀手”,在海底来回拖拽。

   

      由于网孔极密,沉入海底后捞起,鱼群不分大小,不分种类全数收入网中,“一网打尽”,连2-3厘米的小鱼、甚至虾米也难逃一劫。

   

    除了这些,还有电网捕鱼、灯光捕鱼、声波捕鱼......所到之处鱼类死绝。这些破坏性极强的捕鱼方式,会间接导致鱼群的繁殖能力、鱼苗质量、存活率大大下降,使鱼类遗传特性发生变异,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鱼类资源的衰竭和灭绝。

    更耸人听闻的是,这种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捞,已经持续了近20年。

   

    人们对于海洋产品的无度索取,直接阻断了海洋生态链,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洋生态灾害频发。

   

    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我国海洋面积的14%、76%和10%。中国近海的赤潮、绿潮、水母旺发等灾害性生态异常现象频频出现。

   

    如果这种不可持续的人工养殖方式和捕捞方式继续存在,那么人们收获的将是一个日益贫瘠的餐桌,一片日益荒漠的海洋,甚至是一颗日益衰退的星球。

   

    在开发利用海洋几百年之后,现代人更需要反思,究竟怎样合理看待海洋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如果人类只是一昧地索取海洋资源,而不顾忌海洋的明天,那么终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座孤岛,被无边无际的荒漠萦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3-29 18: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