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烈呼吁:改变邓玉娇“修脚女”“修脚刀”的说法
把“KTV服务员”邓玉娇说成是“修脚女”,把“水果刀”说成是“修脚刀”,这首先是违背事实的说法,是那些不负责任的新闻人炒作的结果,必须要改正回来。
新闻必须是真实的,新闻事件的人物身份加以改变,把新闻事件的主要证据加以改变,这是极不负责的歪曲事实,更是违背新闻的科学性的。新闻的生命力在于还原真实事件的本来面目,它是记叙一个事件的真实原委最科学的依据,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比历史教科书更能准确还原历史的重要依据。
历史是上层建筑,关系统治阶级的极大利益,因此,这个朝代的统治阶级为上个朝代的的统治阶级修史的时候,毕竟打进这个朝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从而在某些时候有所取舍,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新闻也属于上层建筑,它比历史的教科书更加灵活,即便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左右,但是毕竟是即时单个事件的精细记叙,在可能的情况下把事件更准确的保留下来,因此不管统治阶级的高压到什么程度,也是能够流露出真实的信息在其中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是历史的最强有力的佐证。
邓玉娇是要走进历史的,但是,假如把歪曲的东西写进历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篡改,更是对邓玉娇本身的极大侮辱,这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同属于意识形态的新闻和历史,在影响后人的历史进程中,势必会影响人们对事件本身的深刻认识,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举个非常现实的例子来说可能大家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了。大家可能都看过一些戏说成分的清史戏,尤其是张国立和王刚饰演的乾隆和和珅的形象更是几乎影响了一代青少年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小孩子眼中的乾隆就是张国立,王刚就是和珅。他们所作所为的戏剧情节,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深刻认识,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即便他们成人以后对历史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孩提时代打下的深刻烙印也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时时浮现,从而产生错觉。如果说乾隆和珅大家都没见过,留下这样的印象情有可原的,那么,再举一个例证,可能就会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了。八十年代初,大家都看过《上海滩》、《霍元甲》,每晚播映这些剧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尤其是在文化封锁禁锢那么多年以后,有意不这样的片子放映,也是颇能激起千层巨浪的。这类剧中的中心人物许文强(周润发饰)、霍元甲(黄元申饰)、陈真(梁小龙饰)肯定给那一代的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以后的其他版本中不管这个许文强、霍元甲、陈真的演技如何到位,人们总是感觉这不是许文强、霍元甲、陈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事物的反应有个先入为主的“情结”,这样就奠定了一个对事物认识的基础条件,有了比照之后,从而加以判断,从而影响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对邓玉娇也是这样,修脚女并不是她的根本身份(如果真的是修脚女,可能就没有了邓贵大“壮烈”牺牲了,除非邓贵大嘴说“不差钱”,但是干完事后没给钱,但也决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因为真正的修脚女是怕官人的,得罪了官人,就没有他们的饭碗了。即使不给钱,为了“生意”也会忍气吞声强作笑脸的,只不过是背后心里暗暗骂上一句罢了)。而修脚女的确有些从事“这种”职业的(有可能是大部分,打着这种旗号做些“特殊服务”的,人们观念中的修脚女往往也是与“特殊服务”划等号的),但不乏正规的保健场所真正的执业者。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邓玉娇是KTV的服务员,她是不做接客生意的。其实,作为这样的娱乐场所,并非是所有的人都是干特殊服务的,你不能把所有的在洗浴城,洗头房,洗脚城的女人都看作是“妓女”吧,道理就在于此。而这些地方的从业者,往往也是为了一口饭不得已才在这里谋生的。她们(服务员)很多人还是好的,当然这里不排除禁不住诱惑最后“下海”的。但是从邓玉娇实际行为的表现来看,我敢断言邓玉娇不是那种人!而加入给邓玉娇冠以小脚女的称呼,毕竟还是歪曲了事实的,更是对邓玉娇本人自身的极大侮辱。这是要为邓玉娇正名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修脚刀”和“水果刀”之说。这一点相信大家会在邓玉娇与律师案情陈述时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表述,“修脚刀”之说已经不攻自破。笔者不在复述。
但是现在很多传媒还是冠以“修脚女”、“修脚刀”名称作为栏目或是文本表述,这是极不科学的,在此,强烈呼吁传媒把这样一些概念加以改正,留给邓玉娇这个身心已经受到严重伤害的女孩一个清白的名分吧!不要在本已流血的心灵上,再添上一块新的伤疤。
邓玉娇是KTV服务员,不是“修脚女”!
邓玉娇自卫的刀,不是拿来杀猪的,也不是许世友身背的杀人的大刀,更不是给“客人”修理臭脚的“修脚刀”,那不过是一个女孩想用来削水果的工具——水果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