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xi 发表于 2006-6-1 18:57:25

说端午 话习俗

端午节,乃中国民间传统佳节之一。此节别称甚多,除端午外,还有端阳、重午、午节、蒲节、天中节、蕤宾节等等。

人们比较感到陌生的,应数「天中节」和「蕤宾节」了。「天中节」,是因夏历五月,约为一年的中间,有如一天中的午时;午时,是白天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十二点是正午,所以人们将五月五日称作「中天节」。至于「蕤宾节」,蕤宾,乃古律历上的十二律之一。按顺序数,它是第七律,属阳,位于午,在五月。《礼记 ·月令》说:「仲夏之月,其音征律中蕤宾。」经古代文人九曲回肠的添油加醋,便把一个通俗的「端午节」,叫成令人费解的「蕤宾节」了。

照上述解释,使我们知道这一堆名称中,何以用「午」,何以用「阳」了。至于蒲节,下文会提到一些。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习俗,都因地域不同,或人文倾向有异,而各有述志。就以起源来说,约有三种:一说是「夏至」节庆的演变;二说是古越人对「龙图腾」的祭俗;三说是悼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再谈端午习俗,因各地习俗间,都有一个相互渗透、融合、筛选的过程,所以最后才能达到普遍的认同。端午节习俗很多,在此只能拣选几项说说。

(一)龙舟竞渡。

据《越地传》说:「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也。」

传说吴越龙舟竞赛,是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伍子胥,春秋战国时为吴国大夫,后被吴王夫差赐死,并抛尸于钱塘江,后化为波神。每年五月五日,越地人们便会泛舟江上,以迎波神。

曹娥,东汉会稽人。曹娥死,是因泛舟迎伍君而被淹死的。《曹娥碑》载:「五月五日,以迎伍君。」

然荆楚地区的龙舟竞渡,却是为了纪念屈原。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今湖南境内)而死,人们「并将舟楫以拯之」,「竞渡之事,本招屈」。直到隋唐之后,「招屈」才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

故唐宋以后的诗人词家咏诵端午,多有悼念屈原的题材。如余靖的《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的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宋词人吴文英的《澡兰香·淮安·重午》和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中,亦有「楚江沉魂」、「骚魂千载」的话,都是吊屈之句。

(二)包粽子。

粽子又名角黍。据《本草纲目·谷部四》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

最初包粽子,是作端午「节物」,「相馈送」。它和立春日,人们相互「打春盘」一样。

从东汉起,就有包粽子的记载。应劭在《风俗通》中说:「用菰叶裹黏米、粟、枣。」这就是包粽子。

到南朝时才有记载说,人们往江河里投粽子,用以祭屈原。如南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投江后,「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的人在包粽子上又有了新花样,「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传说:「此二物蛟龙所惮(惧)。」保证粽子能为屈大夫所专有。

(三)插艾草、喝蒲酒、抹雄黄。

这些习俗,都是夏日去瘟、防病、除邪的必要措施。

插艾草、戴艾虎,始于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草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因为时值仲夏,虫豸(音志)孳生。人们插艾,乃防疫之所需。艾草,在我童年时就常见,家乡人们常焚烧乾艾草以驱蚊,还用艾火炙治伤病等。

到唐时,人们在端午,始有饮蒲酒的习俗。蒲,指菖蒲,常绿水生植物,它既可避瘟,又可入药。避瘟,人们常将艾枝和蒲剑(蒲叶似剑)扎在一起,悬于门户上。

还有用菖蒲根浸酒的,《荆楚岁时记》说:「端午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避瘟气。」《本草纲目》上说,菖蒲入药,能活多种疾病,「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由于人们在端午日广用菖蒲,故人们称端午节为蒲节。

在端午日还有多用雄黄的习俗。如用雄黄粉涂抹耳鼻;以雄黄水洒撒房前屋后;饮用雄黄浸酒。雄黄具有解毒、燥湿、祛痰的功能。我们家乡有农谚说:端午「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记得童年时,每逢端午,父母便为我剃光头,并抹上雄黄粉,说可以防止生疮疖。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好些,如系五色丝带、戴石榴花,用兰花沐浴等,不一一述说了。(蔡隆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端午 话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