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11-11-17 14:52:36

校车不安全,神八返回有何用?

甘肃校车事故,18名幼童死亡,有网民质问:“能让神八安全升空不能保证孩子们上学的安全?能拥有1万亿美国国债买不起能保障安全的校车?三千亿的公车消费,买不起校车?”

在这个好大喜功的幽默国度,如果有谁还依然唱着赞歌,要么没有良心,要么智商极其低下。

前几天采访过农村小学生上学难、费用高的问题,其中就涉及到小学生乘车超员的问题,但因为涉及负面没有播出。本以为可以当作“走基层”节目播出,但所谓走基层只能说正面,不能说问题。

这是个欺骗横行的国度,从上到下,莫不如此。所谓道德的沦落,首先从欺骗开始。见死不救事情屡现,如果只去指摘几个冷血市民是没有用的,因为欺骗的毒素已经渗透到国民的灵魂里。欺骗横行,哪来道德?

一个惧怕真相的国度绝没有好下场,也绝不会成为让人尊敬的强国,依靠欺骗、蒙蔽、压制来运转的国度,早晚要彻底崩盘。

再说校车超员屡发安全事故这件事,这是普遍现象,由于合村并校,很多农村小学被取消,这造成小学生包括幼儿班学生不得不到很远的学校去读书,由于路途遥远,学生还小,无法住宿,孩子们就只能坐车上下学。

由于教育经费有限,车况不好、超员的现象就会发生。而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校车,只能家长自己雇车。采访中了解到,常常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家长雇一台车,超员就在所难免,因为不超员司机就挣不到钱,不超员家长就要承担更多的车费。

有人会说,孩子安全第一,怎么能为了省钱让孩子坐超员的车,说这话的要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是对农村和农民不了解,农村的生存窘境和农民的意识就决定了他们会那样做,即使超员也带着侥幸心理让孩子去坐车。别人家的孩子能坐超员的车,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就不可以,难道会单独给孩子雇一辆车吗,有那个经济实力就不在农村读书了。

从宣传上看,农村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了,但很多农村学生家庭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尤其是需要雇车上学的家庭。采访过的农村家长说,每个家庭为了雇车送学生上下学每个月要掏出140元的交通费,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是个舍不得在教育上投钱的国度,但总是弄些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一群愚民还随之欢呼。愚民们还对巨额外汇储备洋洋得意——看,我们国家多有钱,美国都得向我们借钱!人傻有时候是没法治的,只能让人心生悲凉。

2011-11-17

wnh2007 发表于 2011-11-18 00:58:43

。。。。。。一匹极品豪华官车要买多少校车!???????——一些红色傻逼三代还不愿去三退呢!!!!!!!!!——共匪强盗们闷在心里笑掉了满口犬牙!!!!!!!!!!

towns 发表于 2011-11-18 11:53:45

校车装载着祖国未来

知风博客

又一起触目惊心的校车车祸。笔者不想赘述那个令人痛心到几乎窒息的车祸情景,也不想去追问为何核载9人的所谓校车,实载了64人,更对甘肃庆阳市教育局所谓的“此次校车事故前三天,庆阳市教育局、正宁县教育局在检查中发现,该幼儿园存在校车超载情况,曾勒令幼儿园进行整改。幼儿园却一意孤行,仍超载运送幼儿”的说辞毫无谴责的勇气,我想问的是:一个一年能花800亿购买豪华公务车的国家,为何将祖国的未来塞进一辆辆破旧不堪的“校车”里?这难道还是关于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教育局的安全意识问题?

如果不把学校当作市场经济下的一个“摊位”,如果不把学生当作这个“摊位”货物,就不会形成现在这种低成本的运作方式。而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注定只顾眼前看不到未来。但是,那些超载运行的校车所装载的,正是祖国的未来。撇开人伦观念,就算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上讲,这些年幼的小生命,不仅是一个个家庭的心肝宝贝,也不仅是学校的学生,而是这个国家若干年以后的栋梁。是不是因为现在对他们的投资不会看见当年的收获?在现任的官员眼中,是不是为这些还不能创造GDP的小生命“下注”就看不到政绩?所以,就让这些祖国的未来,也像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自主沉浮?

校车很贵吗?贵的像航空母舰一样成了稀罕物吗?浙江德清县政府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到5月中旬,德清县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分三批购置的79辆学生接送专车即将全部投入运营”(5月3日《浙江在线》)。据悉,德清县花费400万元购买的10辆“长鼻子”美式校车,从外形到性能,完全按照美式校车标准制造。算下来每辆是40万元,还抵不上一辆进口豪华公务车。一辆公务车能搭乘多少人?而这样的校车配有50个座位,其中有47个学生座椅,1个司机座椅和2个监护人座椅。说句脱离国情的外行话,省下不到两辆公务车,就能让甘肃庆阳此次车祸中的60多名师生乘坐在“长鼻子”美式校车中,即使发生碰撞,至于发生如此惨重的后果吗?微博中有网友上传的一张照片,一辆悍马与美国的校车碰撞,悍马几乎撞得稀烂,校车安然无恙。德清县政府做到了,难道只有这个政府的道德意识特别清醒才叫“德清”?

当然,笔者不明白现在的学校在市场经济下是什么角色,也不知道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了教育领域多少支出,但是,不管教育改革后的学校处于什么社会地位,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学校和幼儿园,他们所承担的是对祖国下一代培养和教育的义务,这些鲜活的小生命是祖国的未来,这在任何社会背景下都是毋容置疑的。按照当前的国力,轻而易举地形成了庞大的“三公消费”,其中公车的购置出手宽绰,难道就不能减低一点公车的档次和数量,匀出一点给祖国的下一代?这不是在帮助哪个教育局,更不是哪个学校,而是对祖国未来的投资。微博上,网友都开始发动筹款资助校车了,政府部门就那么心安理得?如果看不到未来,那么,眼前的发展对社会还有多大的长远意义?

只要意识到目前这些险象丛生的校车里装载的是祖国的未来,就有理由认为这些校车应该是姓“公”的,这个“公”所包含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三公消费”中的“公”。如果“三公消费”是管理和发展这个国家的必要支出,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今天和明天,都是为了国家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样的话,这些祖国的花朵,就应该在这个经济腾飞国家的强有力的温暖臂弯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车不安全,神八返回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