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地乱了,心却不乱 在大震灾里读日本】

已有 694 次阅读2011-3-20 18:20 |个人分类:南方周未

对于灾难,日本人的灵魂中有着坦然接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灾难愈深重,这种意识愈凸显。实际中的体现就是忍让、节制、自我管理与相互协助。

日本人具有这样的共识:个人对他所从属的社会负有重大责任,事态越严峻,就越应该管好自己。

在公共危机到来时,日本人更多地选择信任政府。国民与政府的良好互动与沟通正是这种信任的来源。

半个日本在下雪。大雪从315夜里落下来,死亡的气息也被它彻底掩埋。死亡就在我们脚边。川端康成,这个迷恋死亡叙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如此概括生与死的关系。

311,大地震突袭日本东北沿海,海啸接踵而至,死亡来了。

315,岩手县大船渡——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整座城市在这个雪夜屏住了呼吸。大雪在市役所外飘着,无家可归的人们暂栖在这里。挤满近千人的市役所一片安静,人们偶尔的低声交谈都不会盖过屋外雪落的声音。

晚上,强烈的余震接二连三地袭击着这座城市。人们无声地承受着这一切,整个城市只有房屋在不断来临的地震波中挣扎的声音。

每次地震前10秒,政府都会给国民的手机发来预警短信。可人们已经习惯了,已经不太理会地震的烈度,只是低声念着一个个单调的数字。刚才有7级,比昨天稍高。

每一个人在提到余震的时候都显得轻描淡写。他们甚至会告诉你,如果摇晃的感觉还能承受,那就在7级以下;如果觉得房子要倒了,那就是7级以上。

在空前的灾难之后,日本人展现出的却是令人惊奇的平静与秩序。这是一个以怎样的规则组织起来的人群,这是一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质的民族?

日本人习惯于忍受自然灾害,并能泰然处之。在《日本人》一书中,美国历史学家埃德温·赖肖尔试图分析日本人在自然灾难前的心态,灾害助长了宿命论观点……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界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与此同时,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很少见到哭泣者

在避难所,唯一一个哭泣的女人用毛毯紧紧地盖住脸,她不希望打扰别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福岛,一位从核电站周边被转移出来的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句话是采访中的日本人说得最多的。

每个日本人在灾难面前看上去无可奈何,在他们看来,地震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啸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停水、停电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核泄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在过去的6天里,大船渡的4万人正是在这种无可奈何的说辞下,以一种让人惊讶的克制和冷静,生活在这个劫后余生的城市。

现在看来,恰是日本人口中的这些没有办法,造就了他们最初的镇静。陌生人互相问候,交换过往经历的地震故事。东京地铁车站广播员尽可能传递他们所得到的信息。但多数时候,广播里只是重复这句话:东京地铁为延误了您的列车服务而致歉。这是因为一场很大的地震。

地铁都停了,每一条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都是黑压压的人流在缓缓移动,不见头尾的巨大队伍,好像是全体国民开始一场悲壮的远征,静默的表情和步履,如《出埃及记》里的一幕。

街头的电视前,许多回家的人停下了脚步,画面上,是正被海水渐渐淹没的仙台机场。寒风中,所有的人都凝视着屏幕,没有人说话,好像都屏住了呼吸。

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回忆海啸发生后的街道:一个小时里,虽然车辆几乎完全停滞,但两旁人行道的密集人流里,没有一个人走到车道上来。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眼前的一切,仿佛一部无声电影。

日本人在地震前的淡定令外来者惊奇。在仙台,311日大地震开始的时刻,东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惶恐地在跑到街上,而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淡定。有日本人在遛狗,有日本人在悠闲地骑自行车,地震对于日本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趔趄。

旅华日本作家加藤嘉一回忆当天的情景:周围全是戴着安全帽的上班族,排成一队,像蚂蚁一样,有序地走路回家。无法坐上交通车,许多道路都被关闭的严峻情况下,没有人抱怨,安安静静地走路,大家走得相当默契,没有乱,只有完美的秩序。地乱了,心却不乱。硬件失控了,软件依然平静。

截至16日晚,此次地震已造成4277人丧生,8194人失踪。但即使是社会最纤细的血管也在冷静流通。日本邮局你们要不要这么敬业!!现在这种时候还给我准时送包裹!网友Special_Yui_Pan在微博上惊呼。 

在地震后的日本,很少见到一个哭泣者。摄影记者几乎无法抓到日本人悲痛的神情。他们去拍摄排队,日本人脸上没有一丝焦急的表情。他们去拍摄死者入殓,没有仪式,也没有入殓师,低着头的日本人让他们看不到一丝眼泪。

在仙台市县厅,避难的人们挤满了政府大楼的每个角落,人们排队等候着一个充电插孔。那天夜里,来自各国的记者们被一阵抽泣声吵醒。他们以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采访对象,循声走去。那是一个女人极力被克制的抽泣声,毛毯紧紧地盖在自己脸上。记者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打搅她,她的哭声很小,很显然她不希望打搅别人,更不希望被打搅。

我们要观察的是日本的人民,他们坚忍、淡定、坚守秩序,洋溢着高贵的气质。震惊于日本人在灾难面前隐忍、克制表现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说,日本人常常用一个词我慢(忍)——英语里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对应的词——有点类似于toughing it out(勇于承受、坚持到底)。这正是日本民众展现出的品质,他们同心同德、勇于担当,令我敬畏。

311大地震后,整个仙台大停电,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陷入了瘫痪。从奥州开往仙台的路上汽车绵延数公里。

在没有路口指示的情况下,多年的规则开始生效,没有一辆车违规。没有人维持秩序,他们是自觉排成队的。

日本人在加油站前排队,在超市前排队,在电话亭前排队。只要他们看见前面站着两三个,都会自然而然地排在后面。地震后,整个日本的供油实行配给制,每座加油站前排队的车辆都超过了一公里

经历了大地震之夜东京的大堵车,第二天的东京即恢复到了正常。来这里采访的记者们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这里哪里是灾区,这里是一座座平静的都市。人们看不见救援物资的行进,看不见志愿者的身影,也看不见募捐箱。偶尔能够看到海上自卫队的飞机。

(废墟中的日本人多如这位老人,只是搜寻,清理,脸上少有表情 )

普通人并没有改变步行的节奏

在直播灾情的报道中,主持人没有泪水,没有事实以外的词汇,一切事态都以动词和名词冷静地进行着。

313,宫城县首府仙台市区的水电已经恢复,但还没有通煤气。全城几乎所有的餐馆、超市都关了门。记者在14日看到,有些便利店里还摆着不少日常用品,但并没有对市民开放。

城市里没有挂着抗震救灾的标语,也没有人游行。县政府外停着几辆自卫队的军车,马路上总是能听见急救车或者消防车刺耳的鸣笛。有时也会有广播新一波余震到来的预报。但普通人并没有因此改变步行的节奏。

11日的大地震导致一些核电站关闭后,电力供应出现紧张,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呼吁企业作出贡献节省电力,东京中央商务区大手町13日晚间漆黑一片,许多公司关闭了照明设备。

314,全日空航空公司宣布:从现在起到415,免费为一切救援物资提供国际、国内航线的运输,免费为救援人员提供座舱席位。

日本三大黑帮之一的住吉会亦以twitter为发布平台,在网络上发表紧急救援信息,并宣布旗下各区事务所均可作为庇护收容所,会供应食物并让灾民暂时栖身。有日本民众指出,这些不良分子不只没有趁火打劫,救援效率可能比政府更高。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同样维持着一贯的高效、冷静和克制。311NHK打破了正直播的议会会议,发布地震海啸消息。在持续1分半的地震提示后画面切回演播室,主持人仓促播报,伴随地动山摇的画面,解说员语速越来越急促。3分钟后,NHK用日、中、英等语种正式发布:气象厅发布了大海啸警报。在随后的实时报道中,摄像机很少对准失去亲人的个体,去诱发他们内心的苦痛。电视里直播着灾情的信息,主持人没有泪水,没有更多的词汇。一切事态都以动词和名词进行着。

12日凌晨6时,菅直人的直升机从官邸起飞,为了让国民放心,他特意前往福岛县的第一核电站,去那个被认为有放射泄漏危险的核电厂视察。菅直人走出机舱,并未穿戴任何防护具。地震发生时,菅直人正在开会,地震波到达时,他看了看天花板,然后静坐在椅子上等待地震结束。

但日本媒体随后批评菅直人使现场作业被耽误了一小时宝贵的时间

灾难刚刚爆发,应日本央行和政府的请求,各银行决定,受灾地区遗失存折者,只要能证明身份,一律可以办理提款手续。在此影响下,各大证券、保险公司明天也将决定对遗失有价证券者提供同样服务。

稍后,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则宣布受灾的17个县地的全部电话一律免费。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崔新京认为,日本人常常处于忧患生存环境的惶恐不安之中,并在此背景中,生成了集团主义与和谐观念。前者强调个体对集体的服从,强调团结,而后者推崇营造和谐融洽的纵型家庭可以说是促进日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原动力。

(废墟被迅速清理,马路像往常一样洁净。)

危机在加剧,秩序在恢复

“苦难的日子也许还会很长,但是我们不要放弃希望……

14日下午的仙台市区,戴口罩的人数骤然增加。中午,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爆炸,紧接着2号机组又失去了冷却能力。

仙台的汽车站排起了长队,事实上,谣言在前一天就已开始流传。有人说核辐射在季风的影响下会向北吹,所以一些人选择离开。当地志愿者田中芳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不过更多的日本人保持了3天的镇静,并将继续保持下去。315日上午11,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核电站危机发表告国民书,称受损核电站还有进一步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但住在山形的宫崎并不担心。政府让我撤,我就撤。流言蜚语让我撤,我不会撤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14 09: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