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美国移民局是怎样真鉴别这个人在隐瞒什么?

已有 6009 次阅读2013-11-10 16:22 | 美国移民局


哇!看完你就可以当FBI探员了 5分钟搞定对方(1) 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

作者: [美]大卫•李柏曼

【内容简介】

   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不要为假象所迷惑,掌握最重要的信息,关键时定能出奇制胜,控制大局。这本书的目的,那就是帮助你解決你最大的问題:如何与工作,生活中的人相处得更好,并能影响他们。

第1节: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1)

第1章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

诚实是上策,但是一定要记住,除了诚实,欺骗就是他人的第二选择。——乔治•卡林(GeorgeKarlin)

   当你怀疑有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有3种选择是不明智的,那就是:当面质问,充耳不闻,或是试着去抓住对方的小尾巴。

   如果你当面质问对方,他/她可能就会产生戒心;如果这仅仅是你的猜忌,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因此而恶化。

   当然,要真正做到充耳不闻很难,而且这也有可能损害到你自己的利益。

   同时,单独去搜集证据是非常费时间的,万一被当场抓住,反而对你不利。

   无论何时,只要直觉告诉你有人在刻意隐瞒什么——比如,你的未成年孩子沾染恶习,一位雇员有偷窃行为,或是一个朋友对你不忠——你只要利用下面的技术,就一定能让这个人在你面前原形毕露。

技术1测心术

   我曾在《看谁在说谎》一书中提到过这个技术,事实证明,只要利用它,你在几分钟内就能知道是否有人在隐瞒什么。它跟罗尔沙赫氏测验有些类似。罗尔沙赫氏测验通常被称作墨迹测试,利用的是两侧大致对称的,然而是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墨迹图。它的原理是:一个人对墨迹图的主观描述,会将其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反映到刺激上。

   测心术与墨迹图的原理相同,但是它完全采用口头形式。如果你怀疑某个人,不要质问对方,而只需要给予暗示,表明你已经对某些事产生了怀疑。然后看他/她的反应,你就能知道他/她是否对你有所隐瞒。

   我们可以这样做,跟某个人提及一个敏感话题,不带半点指责的语气。这时就开始观察,看这个人是否一直泰然自若,并且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销售主任怀疑店员吉尔(Jill)偷公司的办公用品。如果他直截了当地问:“你是不是偷公司的东西了?”。吉尔立即就会产生戒心,要想从她嘴里得知真相就难了。如果她确实没偷,她当然不会承认。但是,如果她偷了,在这种情形下,她也可能会撒谎。显然,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位主任应该说得隐蔽些:“吉尔,我发现咱们营业部里有人把办公用品偷偷带回家,你有什么方法能制止这种行为吗?”现在,开始观察她的反应。

   如果她向主任提出问题,并表现出对这件事情感兴趣,那基本就可以确定她没有偷过。但是,如果她表现出不安并想转移话题,那就表明她心里有“鬼”。

第2节: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2)

   主任可以密切关注她行为举止的变化(想了解焦虑和不安全感的细节表现,详见第3章)。

   如果她是清白的,她有可能会提出建议,也会因为征求她的意见而感到高兴。如果她确实偷了,她可能会马上变得焦躁不安,并且有可能急于向主任表示她从来不会做偷盗之事。这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测心术同样适用于另一个方面。当你怀疑他/她正在做某种特殊的事,那你就告诉他/她:“有些人做了某种特殊的事。”然后,判断他/她的反应。让我们来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奏效:一位女士觉得自己的约会对象有些怪,心里盘算着:他是不是沾染上了毒品或是吃了什么处方药。为了寻求真相,她可以这样说:“这个世界真有趣,有些人吸毒,竟然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当然她也可以这样说:“我刚读了一篇文章,里面说33%的成年人曾经吸过毒。”

   她间接地提出了这个话题,只要留心注意他的反应,就能够判断他是否偷偷接触过毒品了。如果没有吸食毒品,他就会顺其自然地跟她聊起这个话题,但是,当他试图要改变话题时,那也就表明他心虚了。当然,通过询问被怀疑者的意见来判断这个人是否心虚,测心术也同样适用。一个医院的管理人员怀疑史密斯医生(Dr.Smith)在值班的时候喝酒。她可以这样说:“史密斯医生,有件事我想咨询一下你的意见。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另一家医院工作,她怀疑医院里有一名医生在上班的时候喝酒,对此很反感。她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我们再一次去细心观察,如果史密斯变得局促不安,那就说明他的确是在值班期间喝酒了;如果他很乐于给管理人提供建议,并因为管理人的信任而感到高兴,那他就是清白的。

技术2寻呼碰壁博士

   如果你认为某个人知道某些特别的事或人,那么,“寻呼碰壁博士”技术就可以帮助你了解真相。这个技术依据的是心理学原理:一个人对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没有兴趣偏向性。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听说过佛瑞德(Fred)、彼得(Peter)或是马文(Marvin),就不会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产生更大的兴趣——他们是平等的。相反,他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被他最熟悉的事情所吸引。假如说,3人中他只认识马文,当马文的名字被提及时,他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这个技术呈现给某个人的是几个相似的选择项。而他却被其中的一个选择项所吸引,那说明他知道这个选择项的某些信息,却没有向你透露过。看下面的例子:一个人事部门的经理认为吉米(Jimmy)打算离开公司,还要带走一些其他成员。他怀疑吉米早就和布兰克先生(一个竞争公司的老总)结识。

第3节: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3)

   为了证实这点,经理让吉米坐下,然后随意地把3个标有“格林先生”、“布鲁先生”、“布兰克先生”字样的文件夹放在桌上。如果吉米已经跟布兰克先生见过面,或是打算见面,那么,他的视线肯定会长时间落在标有“布兰克先生”字样的文件上,然后可能会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时从他刻意的行为里你就可以判断出事实了。这个技术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只是跟某个人谈论某件事情,注意他的着重点。首先,引出一些你们都知道的事实,然后改变其中的一个事实。如果他的精力都集中到被改变的事实上,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他对这件事情是有所了解的。

   我们来打个比方,当一个警察在面审一名抢劫嫌疑犯时,向嫌疑犯陈述了关于案件的调查报告,但期间改变了一条可能会使嫌疑犯获罪的重要线索。如果嫌疑犯本能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这条重要线索上,那他可能就是罪犯。因为线索的改变让他惊喜万分,他会立刻指出报告与现实不一致,以表示自己并没有犯罪。如果他是清白的,对于他来说,整个犯罪经过都是在未知状态下,当然也就不可能分辨出真假了。让我们来看一下真实场景:警察在审嫌疑犯的时候,给他陈述了整个犯罪经过:“你用枪把银行收纳员打死后,开着一辆挂着加利福尼亚州车牌的绿色汽车逃走。在路上,你不小心撞到了另一辆车上(错误信息),然后你打开车门,翻过一道栅栏逃跑了。”

   如果他知道整件事情的发生经过,一定会提出这个错误细节:“撞到另一辆车上?不可能,我没有撞车!”本来以为可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反而却把自己是罪犯的事实暴露得一览无遗。

技术3你怎么想

   这个技术的关键在于:不要斥责对方,只是告诉他一条信息,他的反应就会告诉你事实的真相。这个过程能够探测一个人的心境。波琳(Pauline)去医院做例行检查后的血检结果显示,她已经感染了疱疹病毒。她回想了一下最近的性伴侣,觉得迈克(Mike)和豪维(Howie)最可疑。当然,直接质问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她是这样做的:

   她分别给迈克和豪维打了电话,并在电话里随意地提起自己的病情。他们的反应可以让她准确判断出谁是“真凶”。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分别是这样回答的:

   迈克:“不要怀疑我!我没有病,不可能传染给你!”

   豪维:“什么?多长时间了?你不会传染给我吧?你确定感染了病毒吗?”谁是“真凶”呢?如果你觉得是迈克,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当他听到波琳得了这种难治愈的、高传染性的病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自己是否被传染,而是怀疑波琳在指责他,以致想要推卸责任。

第4节: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4)

   相反,当波琳在电话里告诉豪维这个消息时,豪维的第一反应是关心自己的健康,担心自己被传染了,因此非常生气。

   简单地讲,当受到指责时,受委屈的人更多的时候会处于攻势,而心里有愧的人通常会采取守势。让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在一个电脑店里当客服。一位顾客拿来一台坏的打印机,说是前几天刚买的,要求退换。他提供了所有的重要票据,而且打印机被端正地放在原包装盒里。

   通过检查,你发现一个易拆卸的零件没了。这个零件很贵,而且只要没有它,机器就不能运转,这也是这台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当你把原因告诉顾客时,可能会得到两种回答:

   回答1:“我从来没有拆过那个零件。我买回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

   回答2:“什么?你们卖给我的打印机缺零件?我为了启动它花费了整整两个小时!”你看到这有多管用了吧!如果这位顾客给出第2个回答,他一定是被惹怒了,压根不会想到自己有可能被怀疑。

   我们从第1个回答中可以得知:这位顾客没有为了让打印机正常工作而付出过努力,因为是他亲自把零件卸掉的。他没有理由生气,反而是会疑神疑鬼,生怕自己会被怀疑。

技术4否认还是承认

   当你在应用这个技术的时候,如果你对某人持有怀疑态度,那就提出一个跟他有关的事实,然后跟你怀疑的事情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两件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果他试图隐瞒或是急于否认你所了解的事实,那你的怀疑就是对的。

    然而,如果他直率地表示事实的确存在,但不相信它跟你怀疑的事情有关系,那可能就是你怀疑错误。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亨利(Henry)想搞清楚他的约会对象——伊莱恩(Elaine)是不是一个酒鬼。他早就知道伊莱恩有饭后吃口香糖的习惯,这跟嗜酒没有半点关系,而且是一种好习惯。因此,他就跟伊莱恩说:“我正在做一项研究,有关喝酒和饭后吃口香糖之间的关系。”

   如果伊莱恩确确实实是一个酒鬼,她听了这句话后,不仅会变得不安,可能以后也不会再吃口香糖了。

   其实她大可不必放弃自己的习惯,除非她对亨利所说的研究深信不疑,以为饭后吃口香糖就会表明自己是个嗜酒如命的人。

   她可能在想:“哎呀,我不就是这样的吗?”然而,如果她不是酒鬼,她可能会说:“我经常饭后吃口香糖啊,这个研究不准确。”当然,即使她喝的不多,但是为了避免亨利的怀疑,也有可能停止吃口香糖。但是,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她没有放弃吃口香糖这个好习惯,同时为了避免给对方留下坏印象,她也没有进行反驳。

技术5自知理亏

第5节:这个人在隐瞒什么吗(5)

   如果上面几个技术无法帮你辨别真相,你可以采用“自知理亏”这个技术。如果你怀疑一个人,不管他怎么伪装,只要采用这个技术,他终究逃不过你的“法眼”。这里运用的是这个技术的心理学原理。

   你可以这样做:告诉他和另一个人(你的同伙),他们都是“嫌疑人”,并顺便提及真正做这件事的人身上有某种问题。然后,注意他的行为变化。如果他开始刻意避免与另一个人的接触,可能他就是清白的。

   一个警察把嫌疑人关进密闭的小牢房里,当然这个警察的同事已经在里面了,假扮成另一个“嫌疑人”。警察说:“我知道你们两个人当中肯定有一个是罪犯,犯罪现场的血迹检验表明罪犯患有丙型肝炎。”这时,警察的同事走近嫌疑人,手上流着血,如果他确实没有犯罪,他会立即躲开并感到恐慌,因为他知道另一个人一定是罪犯。然而,如果他是罪犯,他就没必要紧张,因为他自己就是丙型肝炎患者。

   此外,这个技术还有另外一个用途。你可以不指出谁是嫌疑人,而是在一堆人面前提及你的疑虑。随后,他的面具就被摘下来了。一名经理想知道是谁动过他的办公桌。他可以这样说:“不管是谁,只要去过我的办公室,就要被解雇。其他配合调查的人将得到提升。”说完这句话,他只需观察嫌疑人的下一步行动就可以判断出真相了。如果他看起来很兴奋,并开始询问新工作的薪水和福利情况,那他可能就是清白的。但是,如果他只是呆呆地坐在椅子上,那就充分表明他曾经偷偷地进过办公室。

   技术6你将怎么做

   要运用这个技术的前提是:如果一个人心虚,他就会想方设法地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通过问你怀疑的人如何去做一件你很排斥的事情,你就可以洞察他的心理了。这个心理假设就是:在某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做事方式是合理的,而如果这个嫌疑人却给出了另一种回答,那就有进一步追究的必要了。海伦(Helen)觉得会计米奇(Mitch)从一个零用资金账户里挪用过资金。对于米奇来说,挪用公款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因为记账的事都是他一手包揽。

   因此,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下,海伦对他说:“如果让你挪用资金的话,你会怎么做?”如果他回答得很不干脆:“嗯,我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另做一套账簿,然后用隐形笔作出记号……”这说明他可能有所隐瞒。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零用资金里面拿钱。然而,他为了避免海伦知道他打过零用资金的主意,因此,提出一个复杂的迂回方法。

   一位旅行家走到一个交叉口,一条路是通向说谎村的,在这个村子里人人都说谎,而另一条路通向的村子里,人人都讲实话。岔路口中间站着一个人,根本无法分辨他到底是哪个村子的。这位旅行家想到实话村经商,就走近这个人,然后问了一个问题。根据这个人的回答,旅行家就知道该怎么走了。他问了什么呢?答案:“哪条路通向你们村子?”这个人指向哪条路,旅行家就走哪条路。因为,无论这个人讲的是实话还是在说谎,他指出的那条路始终是通向实话村的路。还有另外一种问法:“跟你不同村的人会告诉我该走哪条路?”如果他指出其中的一条路,那你走另一条路就会通往实话村了。

   来源:网络

   本文网址:http://www.aboluowang.com/2013/0828/329448.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16: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