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42|回复: 0

《华尔街日报》中美贸易战恐一触即发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8-1-18 0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政府上一次发动贸易战是在美国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当政时期,对手是日本。

如今白宫正在准备同样的武器(关税与配额双管齐下),目标主要指向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美国已经将目光对准了从钢铁到太阳能面板和洗衣机的各类中国产品。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创历史最高纪录,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发出贸易威胁一年后,这有可能成为贸易战的导火索。

中美并非必定会爆发贸易战。不过如果真的爆发,此次也将完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日本半导体、汽车和电视爆发的贸易战。

这一次双方实力更加旗鼓相当:美国以往在贸易冲突中的对手从经济规模、工业实力和全球雄心上都无法与中国相比。

当时日本是美国的盟国,而中国对美国来说则是越来越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提高了双方针锋相对导致事态升级的风险,特别是目前美国政界和传统上支持与中国开展贸易的商界对中国的支持都不断瓦解。

美中政府阵营里的保守派势力对这一酝酿中的冲突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立场遇上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双方都夸大了本国的优势。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国产业政策专家Scott Kennedy称,可能爆发贸易战的原因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狂热情绪,以及对哪方拥有更大优势的完全相反的估计。

全球市场似乎对这一可能演变成一场巨人之战的形势毫无准备。除朝鲜的核威胁之外,美中贸易战是2018年全球经济最大的潜在扰动因素。

这场贸易战一旦爆发,其影响将波及远超交战对手本身的范围。亚洲供应链上的美国友邦和盟友将成为早期的受冲击对象。从很大程度上而言,中国仍是从日本、韩国和台湾进口的高科技零部件的最终组装地。

如果紧张局势升级到足够严重的地步,贸易战可能会摧毁整个全球贸易框架。实际上,这也许是特朗普的目的。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国犯下的最严重错误之一就是2001年引导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使中国成为了一个竞争对手。特朗普的助理称,特朗普时不时扬言美国将退出WTO。

过去特朗普曾暗示,如果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出手相助,美国将在贸易上做出让步。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周三与特朗普通电话时建议,中美通过做大合作蛋糕,妥善解决经贸问题。

不过,中国高级官员私下指出了北京的战术优势。一些优势是文化上的;一名官员说,中国人比较能够“吃苦”。这名官员认为,人们会觉得美国恃强欺弱,这有助于民众团结在中共周围;反观美国,各个选区在支持还是反对贸易战问题上看法存在分歧。

波音公司(Boeing Co., BA)、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和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可以归入反对阵营。中国与日本另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日本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时整体上对美国公司关闭,但中国市场相对开放,上述公司高度依赖在中国的销售,如果出现任何冲突,这些公司将成为“人质”。

在白宫手忙脚乱地想要制定一项一以贯之的策略之际(特朗普仍受到国会的掣肘),中国已经有了一个进行贸易战的详细规划,而在实施方面也具有百分之百的灵活性。中国在飞机采购方面转向空中客车集团(Airbus Group, AIR.FR, EADSY)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应对措施。在大豆进口方面,中国也在寻求实现多元化,这是另一个应对措施。

中国的报复行动将非常有针对性,中国将针对美国每一个州、每一个选区采取行动,尽可能多地在美国制造失业,同时将那些最热衷于贸易行动的政治人士单独列为讨伐对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认为中国会赢。他的理由包括,中国有能力将痛苦集中,而在美国更为开放的政治体系下,受影响的企业会强烈抗议。他还称,特朗普政府维持新的保护主义举措的政治成本要比中国政府采取报复举措的政治成本高得多。

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贸易专家Derek Scissors则认为,美国的主要优势是,中国的金融健康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更高。

他称,由于中国相对较灵活,一场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贸易冲突对中国有利;但贸易冲突越严重,中国的处境就越糟糕,因为在经济层面中国还远不是美国的对手。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自愿限制出口,并将很大一部分汽车制造基地转移到美国,以创造就业并缓和两国的紧张关系。但中国不会这样逆来顺受。

一场激烈的、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正在逼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3 11: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