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017|回复: 1

雪,下在古画中,落在人心里

[复制链接]

83

主题

732

回帖

2907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907
发表于 2020-1-15 22: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6park
“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有雪霁。”北宋韩拙在他的论著《山水纯全集》里,把雪的情态分成了诸多类型。种种气象,各有妙趣。

雪景入画,主题纷繁多样,详尽如郭熙列举的:寒云欲雪,冬阴密雪,冬阴霰雪,翔风飘雪,山涧小雪,回溪远雪,雪后山家,雪中渔舍,舣舟沽酒,踏雪远沽,雪溪平远,绝涧松雪,松轩醉雪,水榭吟风等等。

在不同的画境之下,雪,拥有了无尽的生命力。

1.jpg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据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为唐代王维首创。自王维之后,历代许多名家都热衷于雪景山水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传世之作。

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王穉登赞王维的《江干雪霁图》有“皎然高映”之趣,有“人在冰壶玉鉴中”之感。

2.jpg
王维《雪溪图》


王维的《雪溪图》有天浑地莽、玄冥充塞之气象。霰雪纷其无垠,云霏霏兮承宇,雪为白,白为无,白雪提供了一片空无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画家同于宇宙浑莽之中。

宋代画家对雪的追求,一往情深,成就斐然。
3.jpg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雪景寒林》,气势宏大,描绘了一个鲜有人迹的世界,满眼萧条的景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感。画中的雪落在高山上,老树上,房屋上,小桥上,河面上……
4.jpg

5.jpg

6.jpg
其实,画家并没有真的画雪,而是通过各处的墨色渲染,来衬托雪的白。

7.jpg
北宋 李成《寒林骑驴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乱云低薄暮,流风回舞雪”,孤独的游子在万般无奈中踏上路程,放眼望,苍天茫茫,乾坤中空无一物,只有一条瘦驴在彷徨。正所谓“人烟一径少,山雪独行深”,画家常以此为画题。北宋李成的《寒林骑驴图》,就是表现这种境界的作品。
8.jpg
局部


此作曾被张大千收藏,上有“大风堂供养天下第一李成画”的题签,今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画大立轴,绢本,淡设色,乃李成生平杰作。
9.jpg
局部


占画面很大分量的是古松,从左边侧出,直插画面,有撑天拄地的气势,树干劲挺,气象萧瑟,残雪历历其上。天寒地冻,大河滞断冰流,暮色苍茫,大雪飘飞,苍天浑莽一片,大地失去姿容。溪岸上白雪皑皑,一人骑着瘦驴,目光惊悚,前后有二童子,真是“路出寒云外,人发暮雪中”。寒气凛凛,如在雾中。

10.jpg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梁楷的《雪图山水图》,今藏日本。画面中,浩瀚无垠的雪境,乾坤混蒙,一片茫茫,笔致柔和,风格细腻,和梁楷的其他一些作品风格不同,这幅《雪图》将雪温柔神秘的特点表露出来,中有二人骑马,在荒天雪地中,这是一次惬意的旅行。行者没有那种匆匆赶路的神情,而是在静静地享受着这一片宁静,这一片神秘。

11.jpg
南宋 马远《晓雪山行图》

马远,南宋绘画大师,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


83

主题

732

回帖

2907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90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3: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南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


夏圭,南宋画家。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

此幅画中描绘了雪后欲融未化时的景色,体现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蕴藏着的勃勃生机。水岸边,有一水榭掩隐于杂树丛中,轩窗洞开,清气袭来,屋内两人正在对坐弈棋;远处山顶与近处枝权之上有未融化的积雪零星点缀。

13.jpg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黄公望,元代画家,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九峰雪霁图》描绘的是隆冬腊月,气候严寒的山区景象。图中水和天空用浓墨渲染,烘托出白雪皑皑大雪初霁的山峰景色。山中小树用细笔勾描,树杆如“竹根”,树枝如“花霸”。用笔洗炼,构图新颖,平中寓险,风格雄奇,为黄氏晚年水墨山水画之杰作。

14.jpg
黄公望《山阴访戴图》


在中国艺术中,雪具有感发人心的功能。因而,它往往具有和酒同等的作用,催发意兴,激荡生命。黄公望的《山阴访戴图》,画的就是兴之所至的一个故事,颇有意境。

东晋名士王徽之,就是那位爱竹成癖以至说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诗人。他在山阴时,一天夜晚,一觉醒来,知是下雪,急命打开门窗酌酒,四望皎然。他在雪地里踱着步,咏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了朋友雕塑家戴安道。此时戴在剡溪,离此有相当远的路,他却命家人驾小舟去访问,小舟几乎在雪溪中走了一夜,快到了戴的住所,他又命船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这是何等潇洒倜傥的人生格调。
15.jpg
元 曹知白《群峰雪霁图》

曹知白,元代画家,藏书家。

这幅是曹知白晚年的作品,在技法上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画面的左下方,几株松树巍然矗立,在这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更显现出一派凛然不屈的丈夫气概。此作虽然是描绘雪景,却没有给人萧瑟荒凉的感受,相反,在这冰天雪地的景色之中,似乎还隐约能够感受到一丝融融的春意。

16.jpg
元 姚廷美《雪山行旅图》

姚廷美,元代画家。此幅《雪山行旅图》虽然运用了大量的留白与渲染,但作者精妙的笔墨和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段,依然使画面充满生机,即使在白雪皑皑的寒冬,山川仍然有其精神和气魄。此外,为了突出冬日景象,江面与天空都以淡墨晕染;而为了强调山头积雪,天空的墨色有意加重,这也使整个画面更加统一。

17.jpg
明 文徵明 《寒林晴雪图》

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清恽南田说:“雪霁后写得天寒木落,石齿出轮,以赠赏音,聊志我辈浩落坚洁耳。”这都点出了雪画情感寄托的特征。

18.jpg
明 吴伟 《灞桥风雪图》

吴伟,明代著名画家。《灞桥风雪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是灞桥风雪中的送别场面。在寒冷的风雪中,瘦驴、窄窄的小桥、远行者伤感的神情,以及这寂寞的天地令人印象深刻。

19.jpg
明 吴伟《踏雪寻梅图》


雪后寻梅,是中国文人很喜欢表达的境界,画中也是如此。

明代江夏派名笔吴伟的《踏雪寻梅图》,今藏安徽省博物馆。画面中,一人雪后拖着拐杖,寻梅归来,踏着大雪,过小桥,后有一童子抱琴随之。桥头有一户人家,傍山而居,山头野树上积满了雪,山下丘壑纵横,林木古刹在一片雪海中隐现,很有精神。在静绝尘氛的境界中,在白雪皑皑的天地中,人寻梅抱琴而行,精神气度跃然绢上。

20.jpg
明 蓝瑛《溪山雪霁图》

蓝瑛,明代画家,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此图画面左上方的溪山被白雪覆盖,枝桠仿佛披上白衣,展现万千姿态。山巅和脉岭及岩石缝隙,则布满了银白色晶莹闪烁的苔点。蓝瑛在画中运用石青、赭石、白粉不同的颜料,让丰富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表现雪后放晴山景瑰丽的景象。画中央有一条小河延伸到右下方溪岸。一位穿着红衣的文人坐在船上,望着这一片美景陶醉其中。

21.jpg
清 石涛《雪景山水图》

石涛,清初画家,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此幅雪景山水册页,属石涛十二开画页中画法最为怪异的一件作品。天空水面以淋漓水墨涂抹,墨色翳润,山峦皑皑白雪,用极简括皴笔草草舒写,笔断意贯,气脉成章,显得丘壑在胸,任心所成。林木树叶苔色,以阴阳衬贴法概写,点中夹水夹墨,一气混杂,如缨络连牵,浑融透明,使整个画面景物给人以萧疏寒冽、沉寂明净的意象。

22.jpg
清 弘仁《西岩松雪图》


弘 仁,清画家,清初四画僧之一。

《西岩松雪图》画面以局部特写山峰雄伟之势,以勾勒为主,画雪景“借地为白”,略加渲染,山石阳面留白,阴面着墨,树木墨色较浓。构图繁密,笔法清健,意境高古。画面着意刻画了象征高尚、纯洁的松树和白雪,形象简洁,是作者精神高度净化后的影迹,给人以伟峻、静穆、圣洁、一尘不染的美感……

23.jpg
南宋 李东 《雪江卖鱼图》

雪,营造了悠远的文化意境;画家笔下的雪景,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不外乎就是“雪景之中寻人迹,写实之中有诗意”吧。无论飘落,还是衬托,雪,落在画上,终究还是落在人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11: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