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88|回复: 0

中国航空研究院建院六十一年了,飞机发动机还没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15: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航空研究院建院六十一年了,飞机发动机还没影

akoyv 2021/1/4

中国航空研究院建院六十一年了,时间够长了,中国的航空人才不可谓不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建了十几个航空大学,多个大学有航空系,但飞机最关键最核心的大部件飞机发动机就是研制不出来,依赖高价进口,而且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外国高价也不卖给,大客机先进整机可以卖给,中国照着葫芦也画不出瓢来,就连乌克兰多年前就可造出飞机发动机,中国十年前就想收购乌克兰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或引进人才,因美国阻挠一直没有办成。

中国航空研究院建院很多年,为什么研制不出飞机发动机,是有关人员待遇优厚懒于费神费力创新,还是滥芋充数?

202101041643505281.jpg

网民评论:

只能买外国现成的发动机总成,国产C919中型客机的发动机美国一停止供应,中国的制造就停摆,寻求别的来源,配套零件的尺寸等也需改。

国产C919中型客机的机体也不是中国独立设计的,是与俄罗斯合作设计的。

发动机的短板就是叶片技术

技术短板就是核心技术

高温高压叶片的制造技术

传统发动机还是流体力学

要从零开始原创

外国有的我们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有,只要不再像老佛爷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就有希望。

可能是因为到处是机密,所以不能用电脑和手机,只能用算盘计算,用纸条传递信息,所以进展比较缓慢。

再过六十年也研制不出来
叶片技术已经基本被攻克了。

  苏州就有一家专门生产单晶叶片的工厂,它还承揽了许多出口叶片的业务。

造不出来年年有经费,造出来只恐卸磨杀驴。

有关砖家说:研制飞机发动机的难点在于发动机内腔形状,由上百条公式组成加工成。我说:你一个月研究出一个公式来,一年就研究出12个公式,十年就研究出120个公式。

肿么会卸磨杀驴?有更先进的发动机需要研制,永无止境。

就怕滥竽充数的是更重要的岗位。譬如:你懂的。

把顶尖的物理学家关牛棚的到现在还在神坛,没有成果不奇怪的

政治正确最重要

J11服役的太行,肥豹的秦岭,都是样子货。

70飞行小时就要小修,200飞行小时就要大修,莫名其妙的故障,你以为空军飞行员们不骂大街。

某一大航空发动机厂(厂小了,现都叫公司)有一出口零件、尺寸超差,请示领导、领导现场看后决定用焊补方法补救。零件发往国外被人家识破。信息反馈到公司,严查、有关领导撤职、加工者扣奖。急功近力、欺上瞒下何能出好产品。

中国发动机不缺理论,因为发动机的理论大家吴仲华50年代就回国了。现在也不缺材料和机床,材料和机床比俄罗斯的好多了。就是制造工艺不行,导致质量不行,只能正常运行几十小时。

研究院不是研究发动机的,是研究怎么把国家的钱变成自己的。

钱学森既懂理论,也懂制造,但是吴仲华只懂理论,不懂制造。50年代普惠有个中国人工程师想回国,结果,联系国内,说他只有本科学历,只能安排去当图书室管理资料,国内只欢迎拿到博士的回国,人家就没回来,后来当了普惠某款发动机的总设计师。

吴仲华是搞理论的,80年代前在国内的地位一直等同钱学森,但是吴仲华主持的多款航空发动机都是以失败告终,80年代后,就不宣传他了。

这个情况我不知道,不过在一个RR工厂的记录片中提到他们最先进的发动机,核心原理就是吴的流体三元方程式。

钱学森懂的理论是整机方面的,与吴仲华其实是隔行。发动机我这么简单说吧,制造方面,多年补课,已经小有所成;可惜设计还是有瓶颈。设计的领导是个瓜皮,舍不得给工程师发钱,有本事的走光了。吴仲华大家不要黑他,他懂设计也懂制造,中国唯一一个深度改进型号涡喷13,是吴仲华主持的。现在J8战斗机,山鹰教练机上面使用。

小时候我家喂了只母鸡,喂的食很好,长的胖大,但喂一年半了也总不下蛋,有个农村的亲戚来后请教他,他说喂的太好了,母鸡太胖就不下蛋了,需多喂些粗粮,包括糠,麸子,地瓜面等,按他的说法喂食,很快就下蛋了。

某大物理学家研究亩产万斤还是很内行的。

太高深了,就一句话,这发动机整不出来,是理论技术的事,还是材料的事?

TMD,飞机发动机,天天扯,我就没整明白,到底是不行,还是凑合?还是不错?都啥问题?

建议取缔该院!凡活着的所有老家伙,全部取缔离退休待遇!每人按老农民级别,每月发300元养老金!

2600月薪招聘,设计能好就神了。

所领导咋一个都没走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02: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