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21|回复: 0

“小粉红”们根本不懂马克思,却无脑地自信爆棚

[复制链接]

7600

主题

234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085
发表于 2021-11-15 06: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麟阁经略




  这是一篇构思了很久的文章,一直憋着没写。前两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说马克思是经济学家而被小粉红举报,又想起了这篇被搁置很久的关于马克思的话题。

  每次写文章提到市场经济的话题,总有“小粉红”在后台留言,建议我看看《资本论》和《x选》。这些人真的没见过世面,我学经济出身的能没看过资本论?
  粗略算,我一年的阅读量大约在1500万字左右,光纸质书就有1000万字的阅读,常读我文章的朋友应该都体会到。这也没啥可优越的,社会分工而已。但我想说,我对自己的职业有宗教般的虔诚,怎么会不读那些影响力甚大的着作?
  马克思应该是我所读相关书籍最多的一个人,光《资本论》就230万字,一遍没过瘾又看了带注释的简读版。与马的相关着作一下都难盘点清,改天可以再谈谈他的哲学体系。
  说到马克思经济学,在粉红圈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这应该也是中国受众最广的经济理论。遗憾的是,能理解这个理论的人凤毛菱角,甚至很多大学老师都是云里雾里,让我想不通他们的学术成果是怎么评奖的。


  “剩余价值论”之所以火爆,在于其无可比拟的“进步性”。每个国家、民族对“进步”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而在中国人眼里,“平等”是最具进步性的概念,也是千年秦制之下,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第一诉求。
  要理解“剩余价值论”,先要看看它是怎么被推导出来的,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建立在三个基本观点上: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人的身份由生产关系决定。3.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
  推导下去就是:因为经济上的不平等,人被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经济基础,又产生了相应的制度、意识形态,制造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
  在不平等的社会中,人是痛苦的。要消灭不平等,就要从根源上改变经济基础。所以要消灭私有制,根据所需、所劳进行分配,才会消灭不平等。
  其实这观点不算新鲜,比马早了100年的卢梭就在《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中提出过类似观点,乍一看煞有介事,实则错得离谱。部落时代都集体农耕,有土地私有吗?不照样活人殉葬。所以,谁掌握了暴力就可以制造不平等,即使财产公有。
  另一方面,不平等就一定痛苦?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瑞典,今天都有国王和贵族,富得流油,你看瑞典人过得惨吗?为啥不惨?因为权责对等啊,你赚钱越多交税越多,地位越高越要注意德行。


瑞典王室

  人与人之间天然有禀赋差异,不平等未必是坏事,让有能力占据更多生产资料,反而会给集体创造更多财富,马斯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真正让人痛苦的“不平等”,不是能者多占的不平等,而是基本的权利、人格、法律、机会上的不平等。
  这些不平等,瑞典没有。而存在这种不平等的地区,即使消灭了财产私有制,也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痛苦。《苏联的最后一年》中写道,在最困难的时期,克里姆林宫的特供也从未断绝,莫斯科总是能得到更多的食物供应,即使很多村庄已经饿死了人。
  再回到“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和卢梭的推导被历史证伪后,该理论是否也站不住脚呢?这倒未必。在我看来,它的作用被左派曲解,而被右派低估了。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因为财产私有,劳动者没有分配权,于是乎,本该属于他们那一份的“剩余价值”,通过利润、租金的方式进入了资本家手中。
  这理论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想想看,你去商场购物,会因为什么原因为一件产品买单?你会去考虑一件商品背后凝聚了多少“无差别”劳动时间吗?劳动创造的东西也有可能一文不值。
  1982年,当时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雅达利,推出了《E.T》主题的游戏卡带,结果买的人寥寥无几,直接让这家公司倒闭,数百万套卡带被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成为了垃圾。这些卡带背后的“无差别劳动”是按上亿小时来算的,最后一文不值。


  所以真正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无差别劳动”,而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判定的,这就是奥派最经典的“主观价值”论。人们对这件物品的偏好程度,决定了它的价值,该理论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界的共识。
  所以为什么要有资本家这个角色存在,因为他对生产什么有最终决定权,也就必须为风险买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他所拿取的不是剥削产生的“剩余价值”,而是因为承受了风险所获得的溢价。公司破产,劳动者可以转行,而所有者的财富却要被清算。
  说到这里有人会质疑,哪来的“风险溢价”?有太多行业压根就没啥风险,却赚了最多的利润,比如烟草、电力、石油、煤矿........有些人不光没承受啥风险,还把风险转嫁给了社会,比如那些大地产商,这怎么解释?
  能看到这点,说明你离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不远了。发现没有,但凡不符合“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行业,都是一票垄断企业。这种企业满足两个特点:1.鲜有竞争对手,且他人难以进入市场。2.产品是社会刚需。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腾讯、阿里都算不上绝对垄断企业,虽然它们竞争对手少、产品需求度高,但是其所在领域却没有任何准入限制,你要有几千亿也可以做没人拦着你。但是上面提到的那几个就完全不可能了......
  在绝对垄断中,企业的利润不来源于高水准的经营和对消费偏好的把握。反映到图像上,如下:正常竞争的产品,生产数量达到消费供给的平衡点(Qc)、收益为ATCm,而绝对垄断者生产水平低下,只生产到Qm,却能获得Pm点的收益,阴影区域就是绝对垄断企业相比在竞争状态下获得的“超额利润”,损失的是市场效率。



  所以,我想依据时代的变化,重新解释“剩余价值论”。今天的“剩余价值”不是简单归纳为“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而是“绝对垄断者对所有人的剥削”。我们该反对的,不是私营企业,而是那些制造绝对垄断的人。
  这并不是强行套用概念,事实上,马克思所看到的现象正是“绝对垄断”。他所生于的19世纪,是资本主义无序扩张的时期。他的家乡普鲁士,是皇帝和容克地主共治的集权国家,帝国支持的财阀垄断了市场,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其他国家又好到哪去?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大搞垄断,靠坚船利炮在全世界扩张市场。东京、巴黎、柏林的工人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想抗争却被帝国无情镇压。


  马克思作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看到这样的场面怎能不对“资本家”和帝国主义心生厌恶?遗憾的是,马克思错误地将罪恶归因于市场和私有制,而不是其背后的垄断与低人权,导致了苏联这个失败的实验品产生。

在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路线下,我们反对的不该是私有制和市场竞争,而是在任何领域的绝对垄断!
仝麟阁,95后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70万字。百万级报道数篇、千万级报道作者,人民大学经济系在职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居广州潜心写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7: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