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不厌其烦地谈论,中国可能会面临一些“极端情况”,要为此做好准备。这让中国问题观察家们惊诧,习近平为什么屡谈“极端情况”?他在暗示什么?
5月30日,习近平在一次关于国家安全的会议上说,“我们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和极端情况做好准备,并准备好惊涛骇浪的考验”。一周后,习近平在视察内蒙古的一个工业园区时,再次提到“极端情况”这个概念。他说,努力建设国内市场的目的,是“确保国民经济在极端情况下正常运行”。
一些海外舆论认为,这不过是中共政治宣传的噱头。但我们不可小看它们。《华尔街日报》魏玲玲用这样的标题警示世界:“喊出极端情况习近平正为中国陷入冲突作准备”。魏文还特别指出,“极端”正成为一种新的口号,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出现,从沿海大都市上海到内陆的湖南省,地方官们都表示,要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但什么情况是“极端情况”,这些地方官像他们习首脑一样,谁也没有详细说明。
于是,我们只能根据习近平的讲话和一些行为,去揣测他口中的“极端情况”。依我之见,习可能暗示以下几种状况:第一,中国可能会面临供应链断链的最糟糕情况,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习近平考察内蒙古时表示,我们搞“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中国开门时,还能活下去。按照习的这个思路,如果美国制裁中国,供应链有可能发生断链,那时中国的日子会很难过。为此,习近平要求前副总理刘鹤以及刘鹤的继任者何立峰,制定应对计划,如果美欧制裁中国,中国该如何保持经济发展。
其次,习近平还暗示,中国可能会碰上台海突发事件或战争,他要中国军队做好备战。中国鹰派学者金灿荣直接把“极端情况”和战争划上了等号。其实从去年年底起,习近平屡次视察军队,高谈“备战打仗”,就已经露出端倪。今年4月,习近平视察南部战区,要求军队深化练兵,加强备战。6月,习一身戎装视察内蒙边防部队,号召全军“锻造卫国戍边钢铁长城”。7月,习又视察了靠近台湾的东部战区,强调中国军队必须“敢于打仗”,必须“敢打、会打,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必须“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云云。
再有,习近平还可能暗示,中国会因为俄乌战争步入对华不利的终局,而陷入最糟糕境地,因此亲自部署应变计划。3月,习近平不顾美欧等国的猜疑,径直奔赴俄罗斯会见普京,给师老兵疲的普京送去哥们儿情谊,还声称两人要共创百年大变局。未料6月,俄乌战争形势丕变,瓦格纳雇佣军差点政变成功,普京的健康和权力遭遇严重挑战。这些突然变化让胆战心惊的习近平,不得不着手准备应变计划。美国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的分析师韦恩(Ali Wyne)认为,中国此时着手准备应变计划,是合理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习近平因这种出乎预料的极端情况而显得张皇失措,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个暗示显示,习近平对中国国家安全正在面临的问题极为担忧。但是,是谁造成了这些极端情况呢?按照习近平一贯的思维认知模式,这些极端情况当然都是外部势力造成的。供应链如果断链,起因是美国打压中国;台海如果开打,罪魁祸首是美国;俄乌战争爆发,错在北约东扩。
习近平不会承认,他治国理政走极端,对外关系走极端,认知思维走极端,才是造成这些极端情况的祸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