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3|回复: 0

南美洲惊现琥珀矿 揭示南半球远古时期生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1874
发表于 前天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1.webp
示意图,一只黄蜂被困于琥珀中。(Shutterstock)


【大纪元2025年10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近期,研究人员在南美洲一处采石场发现了琥珀矿床,且琥珀中富含大量远古昆虫和植物材料。这为了解1.12亿年前冈瓦纳超大陆(Gondwana)的生命,提供罕见的视角,并揭示该地区曾是一片湿润、富含树脂且生机勃勃的森林。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已知的大型琥珀矿床都位于北半球,但在南美洲的中生代从未发现含有陆生节肢动物的琥珀化石,使得科学家对南半球的白垩纪生态系统了解,始终停留在推测层面。
当时的南美洲正属于“冈瓦纳超大陆”的一部分,其生物面貌、气候以及大陆分离时期的演变知之甚少。“冈瓦纳超大陆”是存在于新元古代至侏罗纪前期(约5.73亿至1.8亿年前)的超大陆。
为填补这项空白,这次西班牙巴塞隆纳大学(Universidad de Barcelona,UB)主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厄瓜多尔(Ecuador)的热诺维瓦(Genoveva)采石场中,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且保存完好的白垩纪琥珀矿床,其年代可追溯至约1.12亿年前。
这个矿床富含大量远古昆虫和植物材料,为理解地球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期的生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这项新发现于9月被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上。
琥珀是一种由史前树脂变成石化的珍贵物质,虽然早在3.2亿年前的样本中就有发现,但直到白垩纪(1.431亿至6600万年前)时期才变得常见。
2.webp
琥珀在沙滩上,与落日馀晖互相辉映。(Shutterstock)

这些古老的树脂经常包裹着动植物的残骸,细致保留它们生前的生命形态,甚至把行为瞬间定格,为考古学研究带来许多惊喜和素材。原因是普通的动植物,通常难以用化石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研究团队分析从采石场采集的琥珀及其周围岩石样本,发现它们与沉积在河湖环境中的同代花粉、植物大化石有关。这些样本来源于横跨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Oriente Basin)的霍林沉积层(Hollín Formation),该地层内含淡水的厚砂岩,最大厚度可达200米。
他们在挖掘时,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琥珀。一种是最常见琥珀,形成于地下经常靠近产树脂植物的根部周围。因形成于封闭环境,难以捕捉生物体。其形状多为球形或肾形,尺寸较大(可达40公分),颜色主要呈深褐色。
另一种琥珀较为稀少,由中空树干或树枝渗出的树脂形成。因形成于露天环境,经常包含生物体。其多为碎块或钟乳石形状,尺寸较小(多数7公分以下),颜色有深褐色、红色或淡黄色。
他们在挖掘的60个露天琥珀样本中,发现有21个含有生物体,且多数标本保存完整,其中包括双翅目(类苍蝇、蚊子)、鞘翅目(甲虫)和膜翅目(蚂蚁和黄蜂),以及一块蜘蛛网碎片等。其中双翅目昆虫是热那亚琥珀中最常见的昆虫,这与其它白垩纪琥珀矿床中所含的昆虫基本一致。
此外,琥珀周围的岩石中还含有大量植物化石,包括白垩纪琥珀中常见的树脂菌菌丝体、孢子、花粉和其它植物痕迹。这些植物化石多与蕨类植物、苏铁植物、南洋杉类植物和柏杉类植物相关。
另外,研究人员透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这些琥珀,发现它们与南洋杉科树木产生的琥珀十分接近,证明这些琥珀来源于南洋杉科针叶树分泌的树脂。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琥珀内的昆虫种类和周围的植物化石,均显示它们源于冈瓦纳大陆南部,且该片区域曾经是一片温暖潮湿、植被茂密且盛产树脂的森林,森林中含有大量最早的被子植物叶片群。
他们强调,这一罕见的新发现,为了解地球生命和生物多样性历史,以及长期被忽视的史前生态系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他还表示,未来将会在该地区进行更多实地考察,以提升对南美洲动植物与南极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动植物之间生物地理关系的理解,因为这些地区也存在琥珀需要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0-26 03: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