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紀元
图为慢性疲劳示意图。慢性疲劳症候群是目前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疾病。近期美国科学家发现,调整呼吸可缓解该症状。(Shutterstock)
【大纪元2025年11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长久以来,慢性疲劳患者一直深陷于精疲力竭、思维迟钝,任何体力或脑力消耗都可能加剧病情。由于该病症因其复杂性与诊断困难,使许多医生束手无策。这次,来自美国的最新研究结果,有望为治疗这一顽疾带来全新的曙光。 据医学期刊杂志《医学前沿》(Frontiersin)报导,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症候群(ME/CFS)是一种常见但不易诊断的病症。患者年龄在25至60岁之间,特征是无法解释的疲劳至少持续6个月,并严重导致活动能力下降。这种被称为“劳动后不适”(PEM)的核心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慢性疲劳与呼吸的关联过去,这种病症因其复杂性与诊断困难,被列为疑难杂症。这次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显示,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也许可以透过改善“呼吸模式”,来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该项研究于11月发表在《医学前沿》杂志上。 该研究指出,“功能失调性呼吸”(DB)是一种异常的呼吸模式。虽然常见于气喘患者,但其成因多样。典型特征包括频繁深叹气、呼吸急促、腹式用力呼气或胸式呼吸,导致肺部无法充分扩张,甚至是胸腹运动不协调。 过度换气(HV)则是指呼吸频率或深度超过了身体代谢所需,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过低。 这两种呼吸问题,可能引发一系列与ME/CFS高度重叠的症状。其中包括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呼吸急促和疲惫感。研究团队为了验证ME/CFS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对照实验。 这次研究招募了57名确诊为ME/CFS的患者,年龄在25至60岁之间,与25名年龄和活动量相仿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他们的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4(正常情况),且皆完成为期2天的心肺运动测试(CPET)。 这项测试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标准”,所有受试者会在一部固定的自行车上,进行渐进式的运动直至完全无力为止。过程中,他们会被检测心率、血压、氧气摄取效率、血氧饱和等一系列与呼吸相关的详细数据,包括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₂)、通气效率比值(VE/VCO₂)以及呼吸模式的稳定性。 测试结果显示,ME/CFS患者的氧气摄取量(心肺功能),与对照组基本大致相同。然而,40名ME/CFS患者出现了呼吸异常,包括过度换气、呼吸功能障碍或两者兼具。 数据显示,ME/CFS组中有24名(42.1%)在测试期间出现呼吸不规律,但对照组仅有4名(16%)出现这种情况。其中有18名(32%)的疲劳患者出现过度换气,但对照组仅有1名(4%)出现这种情况。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9名ME/CFS患者出现过度换气、呼吸功能障碍,这种严重的情况在任何对照组中尚未出现。研究人员还发现,在18名过度换气患者中,有15名存在通气效率比值(VE/VCO₂)上升或呼吸功能障碍。相比之下, 40名非过度通气患者中仅有18人出现此类情形。 慢性疲劳治疗建议与新方向研究人员表示,该测验结果表明这些呼吸问题不仅是单一的症状,更可能会加剧ME/CFS的病情,特别是“劳动后不适”。这种呼吸功能障碍在ME/CFS中很常见,若改善呼吸功能障碍,可能有助于缓解慢性疲劳症状。 未来,他们计划继续研究ME/CFS相关问题,并考虑将“改善呼吸”作为新的治疗标靶,希望能藉此减轻全球数百万ME/CFS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博士本杰明‧纳特尔森(Benjamin Natelson)对《医学前沿》表示,“近一半的慢性疲劳患者都存在某种呼吸障碍。这是过去一个完全被忽视的问题,它很可能加剧慢性疲劳的症状。研究人员识别这些异常情况,将为患者找到新的治疗策略,最终目标是减轻症状。” 纳特尔森对该病情给出一些治疗建议。他表示,“瑜珈呼吸练习或许会有帮助,或是进行游泳等一些需要控制呼吸的轻柔体能训练。另外,也可以尝试生物回馈疗法,引导患者轻柔且持续呼吸时也评估其呼吸状况。” 他补充道,“如果患者出现过度换气,可以透过测量呼出二氧化碳浓度的设备来检测。若患者的二氧化碳浓度偏低,患者可以尝试调整呼吸深度,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