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上午5时12分,旧金山市九次铜铃响及30秒的消防警报声,划破了一向宁静的清晨。数以万计的民众齐聚在市场街和乾尼街口的「洛塔泉」古老地标周围,纪念一百年前发生造成整个城市毁灭的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清晨5时12分,一个突如其来的芮氏规模7.9大地震,造成旧金山全市至少3000人死亡,地震后连续三天三夜的大火,使全市5万3000幢楼宇建筑物,其中2万8000栋毁于地震或大火。41万居民中,有一半以上人口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估计当时财物损失高达4亿元,相当于现在的82亿元。这场大地震,堪称美国史上最惨重的天灾。
惨重的震灾与大火 浴火重生金山再建
地震发生的当时情况是,持续48秒的剧烈天摇地动,大地拱起陷下,形成二至三公尺高的波浪状,而其它巨大的裂口吞下地面上的一切。不到一分钟,现为市政中心的四周及市场街的南面被夷为平地,市立医院和市政厅像纸牌一样倒塌在地。有轨电车缆线被扯断,煤气管爆裂,全市引发50多处大火,消防队无法用水控制火势。
火势迅速四处蔓延,最后变成一片无法控制的火海,整个城市笼罩在摄氏1500度的高温下,钢筋受热下垂,大理石溶化,沙岩裂开。火焰在80公里外清晰可见,冲天浓烟高达八公里。几小时内所有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也无法协调整个救灾工作。
当时旧金山驻军司令苏士顿将军未经市长授权,迳自决定接手救火工作的指挥权。他发布戒严令,组织急救队,下令炸毁大火边缘的建筑物,开辟防火巷。但炸毁建筑物反使大火加倍猛烈燃烧。成千上万的居民陷入了大火的重围之中,直至地震后的第四天,风势减小,一场小雨帮助扑灭了大火。
在地震罹难的3000人中,包括旧金山市消防局长沙利文,因伤重不治。讽刺的是,他在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年,就曾在旧金山市议会提出警告说:「旧金山处于地震带,未来某一天的早晨,地震如果发生,我们薄弱的消防系统水源很少,全市将因此陷于火海中。」他建议市府改善消防系统,但议会诸公把沙利文的警告当耳边风,根本不予理会。隔年,沙利文的警告不幸而言中,他因公殉职,旧金山全市则付出空前惨痛的代价。
1906年地震之前,旧金山已是美西的金融、工业及商业重心,旧金山港是当时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16层的Call Building已经耸立在市场街;圣法兰西斯大旅馆1904年就已经在联合广场开幕,整个城市在急速发展中,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大地震摧毁了市内的行政大楼、办公街区、工厂及商店,整个城市遭受沈重的打击,旧金山成为一片废墟。
可是,建筑家伯纳姆早在地震之前就为城市规划作设计,并获市议会通过,却迟迟不能执行。这牵涉到执行新都市规划时,势必要征购一些私人产业,而此时人人都将他们的产业紧紧抓在手里,以作为日后要求补偿的依据。
地震后组织重建工作的委员会随即成立,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纽约银行同意提供大笔贷款协助重建,保险公司开始赔偿客户。同时,外国政府,特别是日本,也伸出援手,重建工作很快展开。
1912年,重建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1915年,旧金山举办「太平洋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一座干净整洁、拥有现代化摩天大楼的新城市,取代了曾是满目疮痍的废墟。旧金山在地震重创后的短短几年就恢复生机,恰如传说中的凤凰已浴火重生。
地震幸存者说故事 华人受访留下历史
据统计,旧金山大地震幸存者,目前只剩22人,其中12位于4月18日出席了地震百周年纪念大会,旧金山市长纽森当天还客串记者,一一访问了他们,谈谈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情形。不过,出席的12位地震幸存者中,没有一人是华裔。
但在美国华人历史学会举办的展览「地震:华埠的故事」中,却保留有幸存者生前接受访问的录音或文字记载。以下便是他们的故事:
司徒月爱(Lily Sung):
1980年接受华裔作家虞容仪芳访问时说,大地震发生当年,她七岁,和家人住在华埠华盛顿街。她父亲是旧金山第一位华人牧师。地震发生在清晨,经过一阵剧烈的天摇地动,大家被震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父母亲很冷静,母亲还准备煮早餐,却发现没水了,水管已经破裂。家里东西给震得满地都是。当时大火离她们住处还远,但她父亲说这里已经不安全,必须想办法逃出到海湾对面的屋仑(Oak-land)。
她父亲带著教会成员及邻居到码头搭乘渡轮到屋仑;司徒月爱则和她的姐姐、弟弟、妹妹,由一位邻居妇人陪著逃离灾区。但这妇人小脚,走得非常慢,而当时旧金山全市的人似乎都想逃离这个燃烧中的城市。她们想走到码头,却被汹涌的人潮推挤往城里高处走,没得吃,没得喝,没得坐,没得睡。就这样折腾两天才终于走到轮渡大厦等候渡轮。大批灾民排著长龙等候渡轮。
地震后第三天,她们终于上了渡轮到达了屋仑,在美丽湖边的空地上,红十字会搭有帐棚、提供食物饮料接济灾民。她们喝了加有三花奶水的咖啡、炸圈饼,这是地震三天后她们吃到的第一份热食。70多年后再回忆,司徒月爱说,当时5岁的弟弟和3岁的妹妹都很乖,尽管眼睛含着眼泪,却都没有哭,两只小手紧握著她这个小姐姐;而她一辈子每闻到咖啡加罐装奶水的味道时,就勾起了她对大地震的记忆!
司徒月爱于1993年过世,享年93岁。
李玉瑞夫妇:
虞容仪芳写的另外一个地震幸存者的故事,则是她的外祖父母李玉瑞(Lee Yoke Suey)夫妇。地震发生时,他们的女儿爱丽丝刚好出生满月,不顾外面催促立即疏散的命令,她的外祖母还是根据习俗煮了几个红蛋庆祝,然后才开始逃难。她是小脚,走不动,她的公公居然想办法找到一辆马车,将她们母女载到金门公园去避难。
就像所有的灾民一样,逃离家园时能带的东西有限,他们拿了一些珠宝、一点食物及御寒用的毡子而已。李玉瑞匆匆丢下家人后,又冒险跑回华埠家里去找出生纸及一些重要的文件。他出生于旧金山,但如果没有出生纸证明,他可能会被迫遣返中国。地震后军队执行戒严令,对闯入灾区趁火打劫者,可以格杀勿论,但李玉瑞必须冒这个险。
他顺利进入自己的家里拿到了出生纸,塞入口袋,正准备离开时却被巡逻的军人发现,并拿刺刀刺伤他。他倒在地上装死,等军人离开后,用手指压住伤口止血,赶紧逃离华埠。而据了解,当时,另有人也是潜回华埠拿东西,被活活用石块打死。
Lily Sue Lee:
地震发生时,她12岁。当时全家人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家,没带任何东西、只著一身衣服跑到现在称为「花园角」的地方。从这里,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走到金门公园,期间没有东西吃,Lily饿坏了只是哭。沿途有人给他们一些面包、粥及黑豆吃。然后有人用马车将公园里的灾民载到码头,再乘渡轮到屋仑。他们到了屋仑后碰到一位在华埠住同层楼的妇人,她带Lily一家人到教堂,在这里,他们可以分到更多的食物。
地震改变了Lily的一生,迫使她走出与美国文化隔离的华埠,他们一家搬到中加州的贝克斯非尔。1995 年12月 19日,她以101高龄去世。
Bessie Wong Shun:
地震发生时她才三岁,父亲背著她小脚的母亲,而她由邻居背著走到凡纳斯大道,然后搭乘渡轮到屋仑。此后,就定居屋仑及圣荷西。 1929年,Bessie结婚,因先生不是公民,她也失去了公民身分。1931年,她随先生回中国大陆定居。对日抗战时,她留下先生及三个孩子返美恢复公民身分,并在由华人所创办,著名的「紫禁城」夜总会当女侍赚钱寄回大陆抚养子女。她以94高龄辞世。
地震发生前的华埠 白人眼中的「小中国」
旧金山华埠的街道范围,大致如下:南起布什街(Bush),北至布律威街(Broadway),东由乾尼街(Kearny)至越都板街(Grant)到士德顿街。目前,华埠北边扩及北岸区,西界抵达米臣街(Mason)。
1846年,美国战船「钵士茂」号(Portsmonth)在现在华埠「花园角」的地方登陆,并升起第一面美国国旗。当时,旧金山还称为「耶巴布纳」(Yerba Burna),六个月后,市政府正式成立,「耶巴布纳」改名为「三藩市」(San Francisco)。
「花园角」这一带是旧金山城市草创时期的发祥地,集全市行政、经济、商业及娱乐中心于一身。1850年代,淘金热吸引大批外来客到三藩市,花园角广场房屋供不应求,大部分淘金客盖帐篷而居。要买座砖楼房,售价依每块砖一元计算,华人没这财力,只得在广场外围的沙加缅度街盖帐蓬居住。
华人爱吃中国菜,也需要日用品,沙加缅度街(Sacramento)的中国人商店应运而生,华人也逐渐集中此地居住,这就形成了「唐人街」(现在沙加缅度街的中文名称就是「唐人街」)。三藩市居民当时称此地为「小中国」或「小广州」。1851至1853年,全市只有16家华人开的商店,沙加缅度街就占了9家,另一家在都板街,其余散布在城市其它区。
1850年,花园角广场一带发生两次火灾,迫使白人迁居,连市政厅也另觅新址,留下来的危楼,则廉价租给华人。1860年代,华人的居住范围逐渐扩大,广场周围包括企李街(Clay)、华盛顿街(Washing-ton)、积臣街(Jackson)及帕诗域街(Broadway)等街道,到处可见到还留著瓣子的华人。于是,「华埠」的名称取代了「小中国」。
早期华埠男多女少,加上华人工作之余没有其它娱乐,也走不出华埠,因此,华埠娼妓、烟赌盛行。根据统计,1885年,华埠人口约三万、商店600家、娼妓567人、鸦片烟馆26家、赌馆150处。
华埠当时又毗邻旧金山著名的风化区「巴巴利海岸」,游客逛了「巴巴利海岸」,必也顺便到「华埠」看看。他们多数不是为了「缅怀古迹」,而是以游动物园的心情,参观与他们生活习俗全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类」。
排华风潮气盛时,华埠不免遭殃。白人称华人是「蒙古八爪鱼」,紧抓著旧金山一片大好地盘不放;1895年公布的「宾汉法规」(Bingham Ordinance),限制居住或工作在华埠之外的华人,60天之内必须迁回华埠,把这一区当成「集中营」;1900年,华埠还被宣布为「疫区」隔离。
财团觊觎精华地区 华埠突以新貌现身
旧金山大地震时,全市居民95%为白人,5%为亚裔及太平洋群岛人,非裔不到1%。地震后,重建工作由地产集团、财团勾结政客操控,他们觊觎华埠这块在金融区边缘的精华地段,因此处心积虑要将华人赶出市中心以外的边缘地区。有一计画是要华人搬迁到猎人角(Hunting’s Point);另一个地点是Presidio Golf Links。
华人在灾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连老罗斯福总统都知道了,他下令「提供给华人的赈灾物资要跟其它灾民一样」,但地方官员根本不听,继续隔离华人及日本难民。
阻止华人重建华埠的计画当然受到华人的坚决反对,华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地产、他们的生意,没有任何法律可以逼迫他们搬迁。满清政府驻美公使也向当时加州州长交涉,要求不能逼迁华埠。另方面,华埠是旧金山的观光资源、华人忠实缴税,和中国有贸易往来,逼迁华埠可能影响中美关系。
从这些角度看来,逼迁华埠似乎也没什么道理,就在多个由政客、财阀及地产商组成的委员会还在为逼迁华埠问题争论不休时,华人已经迅速返回华埠,团结一致,修建房屋,恢复商业。
地震毁后重建的华埠,以「东方城市」的新面貌出现,建筑外观就是现在大家所见的华埠。
华人的「出埃及记」 因逃难繁荣了华埠
1882年美国实施排华法案,使华人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遭联邦法律禁止移民的民族。
1906年大地震使旧金山变色,包括唐人街。当时,旧金山唐人街是全美最大的华埠,地震使中国城成为废墟,数千华人四散到他处寻找避难所,很多唐人街妇女是第一次走到外面的世界。
华裔作家虞容仪芳形容,这场灾难是华人的「出埃及记」。大地震给了旧金山一个赶走中国城的借口。
1906年4月26日《圣荷西晚报》一篇报导说:「肮脏的东方移民已在地震中半毁,各界敦促顺势将之一举完全铲除,现在就是一劳永逸铲除的好时机。」
著有《圣荷西唐人街》(Chinatown, San Jose, USA)一书的虞容仪芳,外祖父母在1906年大地震时,从旧金山华埠逃往屋仑。虞容仪芳说,当时很多华人这么做,因为搭渡轮到东湾最方便,且当时屋仑已有了华埠,但规模没有「大埠」(旧金山)大。
另有些人往南逃,搭马车或徒步而行,成立十多年的史丹福大学雇有华工,圣荷西地区的农田也需要工人。所以,有些华人就逃到史丹福、圣荷西这一带来。虞容仪芳的祖父母当时在圣荷西中国城经商。
她说,大地震也给圣荷西中国城带来了机会,比如说盖新房子,而容家在地震后三年,将女眷从中国接出来了。
不过,地震后拆除圣荷西中国城的行动遭到挫败,是因为当时该市的德国移民兼殷商汉伦与华裔租客签有长期租约。圣荷西中国城后来消失,是由于经济大肃条,汉伦破产,将地产权移转给他人,中国城华人也相继搬离。
大地震后还有若干华人逃往蒙特瑞,当时这地方还只是个渔村。但一个月后,这些华人又得觅址重迁。历史学家说,有人纵火将蒙特瑞中国城夷为平地。
不过,也因为这次地震,屋仑的中国城人口大幅增长。虞容仪芳说,1906年,屋仑大约有一千名华人,地震后暴增为七千人。
「纸儿子」应运而生 华人新的移民机会
旧金山政府大楼的许多出生纪录和移民资料,于大地震焚毁,这给当时饱受排挤的华人带来了移民的机会,就是「纸儿子」(paper son ) 应运而生。
自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以来,华人移民之路受阻,只有小部分教师、学生及商人能够来美。但大地震后,华人监于出生与移民纪录无迹可查,纷纷趁机取得公民身分,并将在中国的子女接来美国。但有些人并不是美国公民的子女,只要付一笔钱,成为某华裔美国人的「纸儿子」,就有机会移民来美。
1910年至1940年间,有17万5000名华人经由旧金山入境,在获准上岸前先被拘留在天使岛等候审讯,查证身分,这当中许多人就是「纸儿子」。「纸儿子」及后来华人在天使岛拘留所的遭遇,都是华人的移民血泪史,也都可说是旧金山大地震后的一章! (杨芳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