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3|回复: 0

杨虎城:被遗忘的和被发现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86
发表于 2007-1-20 02: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李梓/直到1969年,15岁的杨瀚才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爷爷杨虎城,是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之一。爷爷早已经成为一副带着眼镜的男子的照片,挂在自己家的墙上。到今年的12月12日,让中国现代史转弯的“西安事变”整整过去了70年。而杨虎城将军,早于1949年9月6日,和著名的“小萝卜头”一起,被秘密杀害在重庆中美合作所。

历史是如此吊诡,以至在若干年后,长大成人的杨瀚了解到,竟然有那么多人不知道杨虎城。在国民党的历史上,杨虎城似乎人间蒸发,更留下惊人空白,让人看到独裁与垄断下的历史的可怕。

杨虎城的确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神秘。作为杨家后人,杨瀚尽自己的所能,还原历史,打破神秘,填补空白,一部《杨虎城大传》,也在12月面世。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邻家女孩。她原本是什么样子,终将是什么样子,只不过有些需要时间,来洗尽那些粉饰的铅华。

为杨虎城向国民党请求平反,这件事情曾经被认为是多此一举,“就连杨家人里面,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在中国大陆,人人都知道他是烈士,是爱国者。”杨瀚说,“以前我也没觉得有这个必要,但出国以后,我发现这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关乎历史。”

作为杨家长房的第二个孙子,杨瀚从记事起,就记得每年总有一天,家里会聚集很多人,大家都向一个戴眼镜穿西装的男子的照片鞠躬,大人们要求他站到第一排,也鞠躬。很早时候,他就记得,这是他的祖父,叫杨虎城。长大一点后,他从一本讲述“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的小册子上得知,他的祖父是烈士,被特务刺死了。

由杨虎城的部下每年在西安举行的这个祭奠仪式,到“文革”时就没有了。当时的杨瀚特别想加入红卫兵,红卫兵要查三代,他回家问祖母祖父的成分,祖母告诉他,木匠。杨虎城的父亲确实是一位木匠。

1969年春节,杨瀚的父亲杨拯民从“牛棚”里回来,召集全家说:“我现在觉得有必要将咱们家的历史告诉你们知道。”这是杨瀚第一次知道了杨虎城是谁。
“我们5个子女被他深深感染,被那些闻所未闻的历史所震惊,所感动。”以后的岁月,他慢慢留心,从各种途径继续了解关于祖父的一切。

1996年,杨瀚移民出国。在北美,他发现华人界对他的祖父一无所知,他以为这是文化和兴趣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他接触到一些台湾地区的移民,发现大部分人能知道张学良,但是却不一定说得出杨虎城的名字,即使说得出他与西安事变有关系,也不知道他的下文如何,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里,关于西安事变只是浅浅带过,且根本没有书写杨虎城之死。一位中国现代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就这样从历史书上蒸发了。

而关于杨虎城之死,杨瀚发现一个奇特的答案,有一本书里说杨虎城在内战后期撤退时,死于流匪。这个说法在海外流传得很厉害,就连曾经在台湾的媒体和“外交”界混迹多年,与张学良认识的郭冠英,也曾经对此说法深信不疑。作为杨家的后人,难道不应该对此做点什么吗?

“我看到今天台湾已经慢慢变成一个法制的社会,许多以前根本不能提的东西都拿出来公开地讨论,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觉得有可能达到目的。”杨瀚说。他直到2005年5月才动笔给国民党主席连战写了一封信,要求为他的祖父杨虎城平反。

2005年11月,是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国民党在台北中央党部举行历史文物图片展览,其中有杨虎城将军出席国民党党五届一中全会的签到,及其陪同蒋介石视察的照片,这是60年来杨虎城的照片首次由国民党公开展示。

在国民党党史中,关于杨虎城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据说,现任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听说杨家后人给连战去信后,向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杨虎城不是出国了,怎么被关押?二是谁下令杀杨?而邵铭煌回答,国民党党史馆没有这些历史资料,需要向其他人请教。

而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这段历史更加模糊。在陕西华清池,有一个亭子被称作兵谏亭,这里其实就是当初捉蒋的地址,导游每到这个地方就开始讲西安事变,而很多从台湾来的客人就会带上一句,“那个杨虎城是干吗的呀?”

在台湾长大的出版人徐淑亲,回忆起杨虎城这个名字时,只记得历史书上有淡淡几个字,仿佛是很不好的评价,此外再无印象。她分析说:“台湾的民众能记得张学良,是因为他长寿,在台湾住了几十年,他提起来会让台湾人觉得亲切。他的家庭更加传奇,有各种通俗作品渲染他与赵四小姐的爱情。而杨虎城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遗忘从哪里开始呢?在解密的宋子文日记里,对于西安事变一节可谓详尽,而其后,自杨虎城于1937年6月29日被逼出国考察后,宋子文的日记里就没有关于杨虎城的记载,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关于他与杨虎城互通电报,致使杨虎城贸然取道香港回国的前后因果。在蒋介石的日记里,关于杨虎城之死,也是空白的一章。在国民党党史里,也没有关于杨虎城的内容。

杨虎城是同盟会时期就参加国民革命,后由孙中山亲自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的老党员。在发动西安事变时,任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事变后,虽被革去所任军政职务但仍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陆军二级上将,并以军事专员的名义被派往欧美考察军事。

1937年12月,杨虎城从欧洲回国,在南昌被秘密拘禁。随后又秘密囚禁12年。1949年9月6日被蒋介石下令秘密杀害于重庆。一名中央监察委员、陆军二级上将就这样从人间消失。

2006年1月19日,在听闻马英九有“有错必纠”的言论后,杨瀚再次致信马英九,再次要求中国国民党为杨虎城平反昭雪。“台湾从80年代开始,已经渐渐进入法制社会,以前独裁政治遗留下的许多问题,都已经得到纠正。因此,我相信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杨瀚说。

1986年,西安事变50周年纪念时,在美国举办了一个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学者在此研讨会上相遇,双方发表了大相径庭的学术观点,其主要矛盾在于对西安事变以及张杨二人的根本判断上。内地学者的发言吸引了台湾著名的传媒人郭冠英的注意,当时他在台湾政府供职。对他来说,他听到的这段历史是闻所未闻的。

此后,他开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1993年,郭冠英运用和张学良家良好的关系,对张学良进行了3次访谈,制作出长度接近4小时的纪录片《世纪行过》,分为《白山黑水》、《国难家仇》、《西安事变》、《真自由》4个部分。这部片子于2000年在凤凰卫视播出,在台湾引起轰动。这算是台湾媒体对于西安事变比较大的一次关注。郭冠英此后发言说,对于“西安事变”以及30至50年代历史,应该站在一个共同的“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

“长期以来,关于这个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海峡两岸的研究者倾向于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但是目前,大家已渐渐超出党派意识而从民族的高度来研究,两岸学者的诸多认识已经趋于一致。”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刘益涛说。

“我觉得我的要求并不高。我希望得到的回应无非基于两点:法理和人性。我希望国民党能够基于法理去审视我祖父的这件冤案,然后才能谈到人性的东西。”杨瀚说,“今天的台湾学者对于我祖父的行为已经渐渐回归到基于历史来判断,这让我觉得有了解决问题的基础。”

由杨瀚撰写的《杨虎城大传》,于2006年12月9日出版,据杨瀚说,全书30万字,只写了4个月。这算不算是应景呢?杨瀚称,绝对不是。为了这本传记,杨瀚已经筹备了两三年。“市面上关于杨虎城的传记,只有三四种,而且内容参差不齐,有些书与史实相差甚远,让人看了很不满意。”杨瀚说。他原先预备自己提供文献素材,请别人来写。

到了今天3月,原定的作者说是有事,加上各方好友的鼓励,他亲自操刀,用4个月的时间写了30万字。本以为会充满荡气回肠的话语,其实里面以引用各种人的回忆原文和各种解密档案为主。作者原意不仅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先祖,也有为历史正名的目的。全书中弥漫着严谨气氛,缺乏眼下这股民间历史热的俏皮劲儿。

杨家的后人写杨虎城的传记,这其实是对多年以来关于杨虎城研究宣传不足的一种弥补。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分别用杨虎城、张学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够搜到的关于张学良的论文有800多篇,而杨虎城的是200多篇,这种不均衡现象令人惊奇不已。

“关于西安事变的宣传,有3种状况,一种是过分夸大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这是用研究党史的方法去研究现代史的结果。在90年代以后,把张杨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来宣传,成为中国内地涉及西安事变的作品宣传的主要方式,对张杨的肯定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学术界的主流。但现在,第三种状况,即关于西安事变的新发现逐步在国内出现,这其实只是北美一些学者的观点的移植,并没有新的文献发现可以支撑其观点。”米鹤都说,他的父亲米暂沉曾任杨虎城的机要秘书,著有《杨虎城将军》。他本人从80年代初期开始,把西安事变当作一个长期的研究方向。他认为,尽管杨虎城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但从总体上来讲,对杨虎城的研究和宣传还不够。

关于西安事变是谁提出,张学良在不同时期的言论有不同说法,60年代蒋介石命他回忆西安事变,他说西安事变是他一口主张,杨虎城不过是受他之害。而到了
80年代后,他又澄清,西安事变是杨虎城提出的,杨是主角他附议,若干次的说法并不一致。既然张学良自己未能确定,因此,只好从别人处考证。在对大量的口述史和历史文献的查阅后,杨瀚得出结论:“杨虎城作为西安事变的提出者,在这一事件中充当着主要的推动作用”,“就算张学良不干,他也会一个人坚持下去”。

“杨虎城当时在西安握有重兵,而张学良在城里只有一个营,单以兵力而言,只有他才有策动兵变的能力。从别人的回忆来看,他早有反蒋的决心,而相反是张学良一直迟疑。”杨瀚说。

大量的文献早已证明,西安事变并非一场临时起意的策划,而是早已预谋多时。从1935年底,张杨就已逐步形成政治联盟,并从1936年初起,就开始设想如何形成统一抗战联盟的问题。1936年4月,张学良在同刘鼎谈话时,就已漏出“预备着硬干,预备着和大老板打一架”的想法。而真正提到“捉蒋”方案的,则是杨虎城手下的年轻将领,其想法大约于1936年8月成型,而真正开始秘密筹备则是11月份。

9.18事变以后,杨虎城作为第一个通电全国要求抗日的将领,其部队抗日热情不言而喻。张学良的东北军有国仇家恨之痛,张学良暗自在东北军内结集“东北军抗日同志会”,其中坚都是深得他信任的将领,两人形成联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同的是,张学良所顾虑全国形势较多,而杨虎城却更像西北人的性格:一旦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在西安事变之前,中国的抗日之声已经是此起彼伏,各地军阀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多有意见。1936年6月1日,广西地方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广东地方实力派陈济棠,以抗日旗帜发动两广事变,就是其中一例。两广事变时,杨虎城催促张学良一起响应,但张对全国形势比较迟疑,到南京开会一开就是一个月,直到两广事变得以谈判解决。

真正促使张杨决定动手的,还是蒋介石。蒋在12月3日令17路军与东北军开赴“剿共”前线,而让他的中央军在后接应(督剿),如果张、杨不愿“剿共”,则将东北军调往福建,17路军调往安徽,将陕甘两省让出给中央军“剿共”。这个方案让张杨感觉再没有妥协余地。但尽管如此,张学良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就在西安事变前,他仍然多次希望能够劝谏蒋介石转变方针,以至于出现了流产的南郊捉蒋计划。

“从两广事变时的军事行动计划,到南郊捉蒋计划的两次流产,都说明了张学良还没有下与蒋彻底决裂的决心。”杨瀚在他的书里分析说。此后杨虎城的种种准备显示,如果张学良继续在态度上摇摆,他甚至准备单方面发动兵变。直到12月7日,已经商量定了捉蒋方案后,张学良仍然希望最后劝蒋介石一次,“先礼后兵”,杨虎城尽管认为不可能有任何成效,但他随后也去劝谏一次,没有任何效果,两日后倒爆发了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一次大矛盾。

1989年6月1日,张学良在台湾过89岁生日的晚宴中,意外地说:“今天我忍不住,我对你们说,事情完全是临时逼出来的。就是12月9日那天,我对学生说,我可以代表蒋委员长,考虑你们的要求,我也可以代表你们,把你们的请求转达给委员长,你们先请回去。当天晚上,我与委员长谈,他先骂我是两面人,怎么可以又代表他又代表学生?这我已不高兴了。但他接着说:这些学生来了我用机关枪打。这可把我气火了,我话都到嘴皮子,我想说:你机关枪不打日本人打学生?我气极了。”这个回忆可以为当时的历史做一个注释,尽管面临着兵权可能被夺的局面,张学良仍然认为这只是个人利益,仍有妥协的可能,但涉及到学生问题时,一下子让张学良联想起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捉蒋决心终于不再动摇。

在西安事变发动之初,发动者以及中国共产党方面都曾用“12.12革命运动”称之,此后在通电全国的电报中始商量定为“兵谏”,在电报中提出的“八项主张”,也远远超出了“逼蒋抗日”的主题,从中凝练出来的更像是张杨等人的政治主张,也接近于中共当时公开的政治主张。这八条是:(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之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后通电全国的八条主张,其中包括了杨虎城、张学良等人的政治理想,除了全民抗日的呼吁外,还多一重民主诉求。在尚未筹划西安事变之前,他们就曾商议有6条主张,在他们看来,这正是贯彻三民主义的方针,以帮助中国走出蒋介石的独裁政治,走向现代民主的可行途径。”杨瀚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曾经一度忧心其性命不保,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先后飞来调停。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中国及世界的反应并未完全如想象的那样。苏联《真理报》在1936年12月14日发表社论,指责张学良利用抗日名目制造分裂。在国内,多数地区的舆论并未向着张杨等人一边倒,各地军阀态度不一,国内形势紧张。在25日上午,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与宋子文、宋美龄顺利地进行了最后的商谈。与原来的八条主张所比较,除了难以完成的改组南京政府,其他的大致保留。“西安事变”可算取得发动者预想之成功。

西安事变被称为一个多赢的结局,此后,蒋介石终于由只实际掌控7个省,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领袖,共产党取得了合法的政治地位,真正的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对抗日统一认识,民心大为奋发。

然而,西安事变中未能取得的成功,也在日后中国历史发展中显露出来,由于未能改选政府,建立民主政治,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弊端在抗战后期逐步爆发出来,一旦抗战结束,民心背离便迅速导致了他的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2: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