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拥堵病正在全国蔓延,在北京市政府有限制私家车的意向不久,江苏省也开始考虑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来缓解交通拥堵。 最近这些年,许多地方都得了城市交通拥堵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出现像北京、江苏、郑州等城市举步维艰的状况。有些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难以想象,特别是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期,道路拥堵能持续1到2个小时甚至更长,高峰时段车辆的平均速度已经降低到每小时20公里之下。 鉴于汽车的拥堵,先是北京市、紧接着江苏已经开始考虑限制私家车。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在努力扩大消费、扩大内需,而中国先是在一些地方和城市,对购买二套房、三套房出台政策,限制消费,紧接着又开始了对汽车的限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举措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 目前、中国消费已经到了“住、行”阶段,“住、行”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主导力量,这本来是件好事儿。但个别地方房价过高,因此不得不采取各种政策来限制购房,打压房价。实践证明对于住房的控制是越控越紧张,越打压房价越高。而对于汽车的限制,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刚刚开始有了想法,可以说住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将会在汽车行业重现,越限越多,堵车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患心脏病也会高血压! “住、行”是引领国家经济的双引擎。对于住房和汽车的限制,将会折断引领一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从而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但是住宅的“病”还没有解决,交通的“病”又出现,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特别是政府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就是集中发展的模式,因此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由集中走向分散。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集中人财物的发展,集中的结果使得人财物越来越向大城市、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在那里虽然机会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但是生存和发展成本与代价也会随之增加,过多资源的集中,使得物价上涨,房价奇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 再回来说交通问题,到2009年末,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仅仅是7619万辆,只及美国2.7亿辆的零头,然而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堵车现象非常严重,美国却并没有堵车现象。 9月18日北京的一场大雨致使全市一百多条路段严重阻塞,而前不久郑州的一场大雨更是让郑州市的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对于一些城市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现在每年中国的汽车增量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加,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万辆首成世界第一,比上年增长46%。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的增量将会达到1700万辆,这与十几年前美国最高峰时汽车的年销量基本相仿。十几年前,美国汽车增量最高峰是在1600到1700万辆,其中新增300多万辆,其余的全是更新。这些年美国的汽车销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中国的汽车却以井喷的方式剧增,并且这种势头会越来越严重,2009年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对于富起来的中国人来说花十几万块钱购买一辆车圆圆汽车梦,满足有车心理和实际需要已不成什么大问题。 在如此情况下,汽车的年销量将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增加。国家有关部门计划未来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2.5亿辆左右,这实际上是极其保守的估计。西方发达国家汽车的保有量最高在每百户190辆,而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每百户仅有20辆左右,这离中国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相差甚远。未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至少在4亿辆以上,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那么未来中国将会因为道路和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是难以想象的。 从住房限购到汽车限购都是一种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从北京拥堵到全国越来越多城市的拥堵,从限制购房到限制私家车,应该足以引起更高层面的关注,因为这不单单是交通问题,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会严重地制约经济的发展。从住房限购到私家车限购,都是中国固有发展模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种模式就是前面所说的集中发展的模式,应该由集中人财物来发展,逐步走向分散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是2.7亿辆左右,几乎是中国的四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城市发展是沿着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城市交通带状发展,是一种由集中向分散的发展。在美国五千人或者是数万人的小城镇居多,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中国目前许多地方的目标就是把城市发展成为几百万人的大城市,届时,任何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严格限制现有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进而转向一种沿着高速公路、等级公路以及高铁、高铁带状的发展模式,建立更多的卫星城镇。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就是由城市向城镇、城郊发展。而中国目前正在走人口集中的道路,但这种模式已经被西方证明是一种死亡的模式。所以我们应该从西方发展的过程中汲取教训,否则几年或者说十几年以后,几乎中国所有的城市都会成为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死城!
紫城观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