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家長常煩惱,為什麼我的孩子一不如意時,就大聲吼叫、哭鬧不休,或是摔東西……,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面對孩子不當行為時,父母應先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媽媽帶我去公園玩好嗎?」「文文,不行!外面要下雨了,不可以出去玩。」「我要出去玩啦!」「不可以,文文要聽話,不可以吵鬧,早上已經帶你出去玩過了啊!」「不管,不管,我要出去玩……。」這時的文文已經漲紅著臉,開始賴在地上大哭大鬧,無論媽媽怎麼說他都不聽,一定要出去,最後拗不過文文的吵鬧,媽媽只好妥協帶他到樓下走一圈。每天幾乎都得面對孩子突然的脾氣不佳,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用點心 想出解決對策
心理學家分析,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就有憤怒的情緒,九個月大後就很明顯;二歲左右,幼兒情緒發展更進一步,他的要求變多了,不滿足的情況也常發生,但是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而三歲以上的孩子語言和想法都更有進展,也開始進入了「反抗期」階段,他們喜歡自己動手做,也常用「不」來表示自己的獨立性,若家長不明白,無意間澆熄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就容易引起孩子憤怒情緒。
小遊戲 了解孩子的情緒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不僅讓孩子認識自己情緒,也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ㄧ)情緒筒
道具:便條紙、兩個筒子、數顆球
方法: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請他把開心的事情寫下或畫出來,貼在球上,投入開心的桶子裡;相反的,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將不開心的事情寫下貼在球上,投入不開心的桶子。
2.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
3.「玲玲,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跟媽媽說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意義:從孩子的畫或文字中了解他的情緒。
(二)情緒月曆表
道具:月曆表一個、貼紙數個
方法:1.一格格的月曆表,請孩子貼貼紙。
2.當孩子想生氣時,就去拿一個貼紙貼上去。
3.家長觀察,看看日曆上孩子有幾個貼紙,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
4.如果一個星期孩子都沒有貼不高興貼紙時,可給予鼓勵和讚美。
意義: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並提供當他生氣時一個發洩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