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5|回复: 0

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治理制度失靈了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2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楊仁賢 2011/08/19  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在國際舞台上追尋較大的政經發言權、經濟全球化與新科技的發展,美國領導的「舊秩序」已面臨重新解構的挑戰。「要求全球民主治理的聲浪越來越高,但支持全球治理的能力確仍然不確定。」   
冷戰結束,世人皆沉浸在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勝利的喜悅中,相信如此的體制與理念在全球傳播與實行,將會讓人類福祉大步向前。然隨時間的推移,能有如此雄心與壯志的人卻是越來越少,相反的,人們對西方全球化與民主的質疑卻是越來越多,信心也越來越低。

2008年華爾街引發全球金融風暴,美反恐戰多年越打越心虛,極端組織不僅沒有式微,國家赤字卻越打越高,國內失業率不僅高漲,美元地位也大幅滑落,加劇民主、共和兩黨的政治僵局,逼得歐巴馬政府不得不將眼光轉向內部,無力向外推動民主,更讓山姆大軍的全球活動顯得保守。歐巴馬競選巴士的上路,說明了提振經濟、增加就業才是白宮的首要之急。


不僅美國政經困頓疲乏,其他國家其實也好不到哪去。諸如英國青年街頭暴動、伊拉克與阿富汗仍是不平靜、印度爆發反貪腐示威、歐盟各國債信恐慌蔓延、利比亞內戰、東非大饑荒、以巴衝突加劇、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子威脅、北韓問題、南海危機。


另外,氣候變遷異常、貧富差距加劇、青年失業率高漲、人口老化、水資源缺乏、糧食短缺與價格高漲等問題,也是讓人憂心忡忡。種種問題,讓人不禁懷疑,經濟全球化與民主治理雖是好,但為何麻煩依然存在,甚至加劇且無解?


史丹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賴瑞‧戴蒙(Larry Diamond)認為,世界現在正處於「民主的衰退」(democratic recession)中。俄國、中國、伊朗、伊拉克等專政政權,不斷加大對其公民政治活動的管控,而中東與阿拉伯各國最近新上台的政權也是逐步加大對權力的掌控,並巧言閃躲拖延所承諾的政治改革。而中南美洲普遍的行政濫權、結構性腐敗與惡性貧富差距,已嚴重侵蝕中南美洲各國的民主發展,墨西哥就是一例。


長期關注非洲議題總部設在倫敦的莫依布拉欣基金會(Mo Ibrahim Foundation)在去年十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球將近3分之2的地方在政治參與、法治與人身安全方面都是衰退的。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事務教授約翰‧伊坎伯里(G. John Ikenberry)也認為,全球民主管理已到了歷史的轉折點(a turning point),雖然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秩序獲得一定成果,但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在國際舞台上追尋較大的政經發言權、經濟全球化與新科技的發展,美國領導的「舊秩序」已面臨重新解構的挑戰。「要求全球民主治理的聲浪越來越高,但支持全球治理的能力確仍然不確定。」


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治理制度失靈了嗎?當然不是,但伊坎柏里教授認為,美國必須學習與其他新興大國分享領導與權力來因應新挑戰。他說,唯有如此美國才能繼續「保持第一但與他國平等」(remaining first but equal)地維持全球資本開放市場與民主的治理體系。挑戰是多重的,但唯有如此美國才能在開放的體系中,繼續提供安全與穩定。


但美國高昂的赤字問題,又該怎麼辦?會不會拖累美國領導全球治理的能力,甚至弱化美國維持全球安全利益的能力?諾貝爾經濟學得獎學者克魯曼教授認為,美國目前的債信赤字問題,已被兩黨因政治僵局所誇大利用來互相攻訐對方。他認為,美國目前的問題完全是政治問題,只要政治僵局能解,民粹消散,美國的困境是能夠解決的。例如稅制改革、健保福利。


不止克魯曼如此認為,另一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現任美外交關係委員會傑出訪問學者的邁克‧史賓塞(Michael Spence)也持類似的看法說,美國必須將僵硬的政治意識放在一邊,鼓勵創造且彈性務實的面對問題,因應挑戰。他認為,無可逆轉的全球化讓美國的挑戰增加,也讓就業率與競爭力不能再劃上等號,必須有所取捨。雖然財政困頓,美政府仍必須持續增加教育、科技、基礎設施的投資、放鬆勞動市場,以提昇人才在全球的競爭能力來增加就業與保持經濟優勢。他認為,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反經濟全球化的人士認為,政府已逐漸喪失市場分配控制能力,變得越來越有利於資方,為了設法把資本與就業留在本國或是引入本國,政府開始減輕企業與資本的稅務負擔,且限制對勞動關係和生產過程中的調控。因此,工資下調、工時延長、福利緊縮,這樣也逐漸拉大了貧富差距,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甚至貧困化,種下社會不安的種子。


不只美國近年貧富懸殊嚴重,英國與傳統福利國家佔多數的歐盟,貧富的差距也是急劇惡化,台灣更不用說。德國慕尼黑大學著名社會學學者烏爾里西‧貝克(Urich Beck)認為,深信市場會自我調節,信奉自由主義的學者其實是「民主文盲」。他說,人只有在擁有房子、穩定工作、物質與前途之後才會成為享受民主的公民,沒有這些,就沒有所謂的政治自由。經濟全球化為了捍衛資本自由,破壞了可以實施社會福利國家的政府機制,高漲失業率與貧富懸殊的普遍現象已威脅到全球民主治理制度的生存。


沒錯,貧困、犯罪、失業、財富不均、極端思想,正逐漸侵蝕著民主價值,促使某些人錯把仇恨、暴力、隔絕當作解決的良方。前些日子英國青年街頭暴力打砸搶,除了歸因為犯罪活動之外,其實也反應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治理模式是到了須要重新檢討的時刻。BBC評論說的好:「英國社會病了。」


民主治理的價值與理念並沒有錯。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在經濟與安全上已是互相高度依存、因此面臨的新挑戰當然是多重的,但也愈發艱鉅,沒有任何一國家能夠逃脫。台灣當然也不例外。



全文網址: 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治理制度失靈了嗎? - 楊仁賢專欄 - 全球觀點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 ... 37570#ixzz1ViWBpNuD
Power By ud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8 23: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