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93|回复: 3

[转贴]余英时,序言不能这样写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

回帖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2-2-6 2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版大风车 于 2008-2-11 11:30:4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FROM:香港大风

作者:zhangqun

  最近回国探亲,见我学校资料室有同一作者的两本书:一为《海外汉学研究
——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一为《图说汉学史》。粗略
地翻看一下后,颇感疑惑:两书尽管内容有异,然而参考资料文献相同;《图说
汉学史》中的图画资料与书中内容基本上无甚干系。两书的序言也是同一篇,作
者为著名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两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外是一些书名(海外汉
学著作)的堆砌(某人某年出版某书,这种句式数不胜数),并无学术史脉络的
梳理与发见。初步判断为价值不达。另外就是书中常识性的错误极多,这使我很
奇怪,以余英时先生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声誉,断不会为这种垃圾书籍撰写序言,
但据说此文已收入余先生新出版的文集中,看来确为余先生所写。那么这是怎么
回事?

  两书的作者是一人,名刘正, “号”京都静源,1963年生于北京。根据该
书提供的信息,刘正先生在日本留学九年,并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
为三卷本的《汉学通史》,字数多达百万字!《海外汉学研究》就是《汉学通史》
的一部分。刘正还说,“我研究汉学史,算起来已有十几年了。”(以上俱见该
书“后记”)。以这样的背景,《海外汉学研究》应该是一部很扎实的学术著作。
但事实上却有很多错误,外行人也能看出来!

  为了节省篇幅,下面仅仅举出《海外汉学研究》中的两个明显的错误。

  《海外汉学研究第218页写道:

  ……美国研究墨子思想的著名学者墨子刻博士(Thomas Metzger)就是一位
研究墨子并以“墨子刻”为汉名的墨子学家。他在此领域已刊发了几十篇著名论
文。

  上文说的墨子刻是胡佛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因为笔者以前曾经在胡佛研究
所作过访学,所以对他的学问旨趣了解一点。墨子刻的专业并不是墨子思想研究,
而是儒学!其著述中没有一篇与墨子有关系,更不用说“在此领域已刊发了几十
篇著名论文”。 将墨子刻说成是“墨子学家”,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可以十分
肯定,刘正先生这样说,证明他甚至连墨子刻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根本就没有读
过一篇墨氏的论文,否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把同一本书说成两本。在该书的第249页:

  1894年,明恩溥博士出版了《汉字研究》(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接着,在同书的第270页写道:

  1892年和1899年,明恩溥教士又连续出版了《中国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和《中国的农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就是明恩溥写的《中国人的素质》,这是中文世
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刘正先生不但将之看成是两本书,而且居然将之翻译
成“汉字研究”!这也至少说明两点:第一,他根本就没有读过这本书;第二,
他能将英文Characteristics理解成“汉字”,说明他的英文水平很差。说到刘
正先生的英文水平,这本书中的错误也很多,例如第113页将Strangers at the
Gate翻译成“陌生的大门”;第225页中将Neo-Confucians Under Attack翻译成
“理学的反击”(顺便说一下,这是一篇论文的题目,但刘正却将之说成是一本
书的名字,进一步证明他也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论文)。

  为了证明我的判断,我让资料室内一位博士生也翻看一下这本《海外汉学研
究》。他告诉我他早就看过,考博士时还专门托人从图书馆借出复印,却没料到
里面除了书名就是人名,没有多少用处。其他人也是这样看法。他甚至认为,
《海外汉学研究》的作者对汉学发展史了解不多,为了论证他的这一结论,他举
出Shafer的例子。Edward H. Shafer就是在美国大名鼎鼎的汉学家薛爱华先生,
但刘正却不知道,因为他给出的名字是音译(肖孚)!刘正先生既然自称“我研
究汉学史,算起来已有十几年了。”却连这个也不知道,真想不出来他这十几年
是怎样研究汉学史的?他的结论是,“这是一本垃圾书。”

  以这样一篇论文居然能获得博士学位,真不知道日本的博士生导师是草包呢,
还是日本的博士学位比大陆还容易拿到,还是刘正先生另有瞒天过海的障眼法?
可惜这三方面我都不知道,希望了解内情的朋友们介绍一下。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第一本通史性的著作,书中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我
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同类著作中的第一本,即便是也说明不
了什么,因为第一,刘正的外语能力着实令人怀疑。汉学研究要涉及到世界上的
主要语言,但是上面我们看到了,他的英语水平很差。他的德文、法文材料都是
二手资料,说明他不能直接阅读这些语言。英语、德语、法语都不通的人,写出
来的汉学研究著作多少可信度?我首先怀疑他撰写欧美汉学的学术能力。希望了
解刘正先生的人说一说他是否能阅读英法德语文献的能力。如果我错了,我收回
上面的话;第二,他的学风很成问题。如果某人仅仅根据汉学家的名字来猜测其
研究领域,这能算是学术研究吗?如果某人连汉学家的著作或者论文没读过,却
能写出《海外汉学研究》来,这种文风可恶之极。以这样的学术水平,这样的
“研究态度”,写出这样的“书”,即便是“第一”本,又有何意义?只能是垃
圾!

  现在再来看余英时先生的这篇序言。余先生的序言约2500多字,全文基本上
都在谈论汉学,只在最后一段提到刘正及其“博士论文”,总共200字左右,全
部如下:

  旅日多年的京都静源(刘正)先生,英年好学,研究的规模尤为宏大。他最近
发奋写成了一部包罗东西方各国的汉学研究史。这样一部通论性质的基础研究史,
更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所迫切需要的。我虽然还没有机会读到全稿,但从目录中看
见他将汉学研究分系在“儒家文化圈”和“基督教文化圈”两大系统之内,我觉
得这是一个很有见解而又符合历史实际的设想。我希望京都静源(刘正)先生此
书出版后能够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回响。故略道平素所感,以当介绍。是为序。

  话到了这里终于明白了,余先生写作这篇序言时,他本人其实并没有读到刘
正先生的全部“书稿”!这样的序言,不知道是否也可算作是非同寻常的?

  余先生在没有读到全文之前就写了序言,尽管已经在文中交代了这种情况,
但因为余先生的“英年好学”、“规模宏大”等不实之言,客观上误导了读者。
以余英时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读者会不加怀疑地接受该书中的错误,这也为一
些心术不正者提供了便利条件:余英时先生都亲自作序,这本书肯定不错了。不
知道余先生后来是否看过这本书?当他看到书中比比皆是的错误的时候,他还会
这样说吗?希望余先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再让他的序言贻误子弟了。

0

主题

31

回帖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学家”刘正的“汉学”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才智为刘正的《海外汉学研究》找出了不少错误(一共68处),很多是关于国外学者的汉文名字。这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国内很多人对于洋鬼子的中文名字并不熟悉。但是对刘正来说则不是,因为这是他的博士论文,而且他在后记中还说,“研究汉学史,算起来已有十几年了”。一个居然能把大名鼎鼎的戴遂良和顾赛芬张冠李戴、把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说成是肖孚的人,也敢说“研究汉学史十几年”?恐怕这十几年中他不是在练气功就是在洗盘子吧?总之不是在“研究汉学史”。这样的硬伤,居然也能获得博士学位?而且余英时还写了序言,真是见鬼了!

   刘正说自己能读写英、法、日文,看看他翻译的那些人名和书名吧!这样的英文,说实话,连我儿子也不如。

   还有,明明是论文集,他偏要说是某某人的什么什么书。说明刘正根本没有见到这本书就胡说八道了。

   先挑一个好玩的:

   9.1967年,马伯乐博士出版了《中国古代史研究》。马伯乐(1883-1945),1967年时马伯乐已经去世22年了!下面那一条(葛兰言)也是这个错误。“汉学家”刘正不知道这个?

   陈才智找出的错误共有68处,这里给出的是其精彩之处,但保留原来的序号。

   顺便说一下,据刘正本人说他的博士论文有100万多字,不知道怎么出版了之后却剩下25万字?

   材料见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1724

   读刘正著《海外汉学研究》札记

   【作者】陈才智

   刘正著《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作者为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博士后研究员,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思想史专业),著作很多,“研究汉学史,算起来已有十几年了”(作者后记)。此书由余英时作序,资料丰富,笔者在《西文中国古典散文研究·文献资料》、《当代西方汉学家一览》草纂中获益匪浅,故作以下札记以誌感谢。

   5.39页第四至第五行,126页第四段倒数第二行,格利斯博士(Herbert A. Giles),汉文名为: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亦有人译为翟理思。

   6.41页第五段,“戴遂良教士(Seraphim Couverur)编纂的《古代汉语辞典》(Dictionnaire Classique de la Langue Chinoise)”,“冯蒸氏在《近三十年来国外“中国学”工具书简介》一书中介绍此辞典初版为1930年。此说有误。”按,(1)张冠李戴了,顾赛芬(F. Séraphin Couvreur, 1835-1919),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二人都是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甫。(2)顾赛芬所编辞典自题汉文名:《汉法艺文辞典》。(3)冯蒸《近三十年国外“中国学”工具书简介》书名无“来”字;该书并未明确指明“此辞典初版为1930年”(中华书局,1981年6月,32页)。

   9.87页倒数第四行,1967年,马伯乐博士出版了《中国古代史研究》(Histoire et Institutions de la Chine Ancienne),按,马伯乐(Maspero, Henri)卒于1945年。其《古代中国》(La Chine Antique),巴黎:Boccard,1927年,“世界史丛书”之一;修订本,巴黎:国家印刷局(L\'imprimerie Nationale),1955年,附补编和汉文方块字;法兰西大学联合出版社(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65年;弗兰克·克尔曼(Frank Algerton Kierman, Jr.)英译(China in Antiquity),波士顿、阿姆赫斯特(Amherst):麻萨诸塞州立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英·福克斯通(Folkestone):Wm Dawson,1978年。

   10. 87页倒数第二行,同年(1967年),葛兰言博士又出版了《中国的世界》(Le Monde Chinois),按,葛兰言(Marcel Granet)卒于1940年(一说1941年)。

   12. 89页倒数第十一行,美国白恩德尔博士等人又出版了《传统中国时代的皇帝及其文化政策》一书。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皇帝的文化政策的专著。按,白保罗(Frederick P. Brandauer,1933-)和黄俊杰(Huang Chun-chieh,1946-)编辑的《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与文化变异》(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是1992年8月31日-9月5日召开的“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与文化变异”国际会议的论文结集(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收有如下十二篇文章(下略)

   15. 113页第二行,魏克曼《陌生的大门》(Strangers at the Gate),按,书名应为《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年。王小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看看这样子的英语水平!

   16. 117页第七行,1968年,美国沃特逊博士(B.Watson)出版了《中国大历史记录》一书。这是一部对《史记》进行研究和注解的专著。按,华兹生(又译华生 Burton Watson)《中国伟大的史学著作:英译〈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 Translated from the Shih-chi of Ssu-ma Ch\'ien),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二卷(563+543页),初版于1961年,再版于1962年、1968年。选译卷7-12,16-20,28-30,48-59,84,89-104,106-125,127,129。有少量注释。按陈先生给刘正留了面子,刘正能把《史记》英文说成是国外学者的著作,说明他不但没有看到这本书,而且连英文的书名也没看懂。

   23. 132页倒数第三段,将一本书误认成两本书:《中国治国术的起源》卷一《西周帝国》(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1: The Western Chou Empir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0年。

   26. 139页第四行,美国彼得森博士(Charles Allen Peierson),Peierson 应为:Peterson。同页倒数第十二行,肖孚(Edward Hetzel Schafer),汉文名为:薛爱华。

   29. 149页第四段第五行,“同类题材的著作还有德雷尔博士所作的《明代名人传记辞典》(Directory of Ming Biography)一书。” 疑为《明代名人传,1368-1644年》(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主编傅路特(富路德 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副主编房兆楹(Fang Chaoying),两卷,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1751页。《明代名人传》在当时相当有名,是美国明代项目的重头戏。不知道刘正的“德雷尔”从何而来?

   32. 161页第四段第一行,“威格尔博士又出版了《原始哲学和宗教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Religieuses et des Opinions Philosophiques en Chine Depuis L\' arigine Jusqu \' a nos Jours)一书。”威格尔,汉文名为: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甫。按这是刘正第二次犯错误了,上一次把两个人张冠李戴,也是这个“汉学家”干的。

   37. 176页第一段倒数第三行,“考斯博士(L. Kohn)出版了《求道之乐》(Laughing at the Tao)一书”。按,书名应为《嘲笑道》,李维亚·库恩(Livia K?hn)《嘲笑道:中世纪中国佛教徒与道教徒间的辩论》(Laughing at the Ta Debates among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1 China),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5年。

   43. 201页倒数第五至倒数第三行,“1960年,瑞沃寿博士又编著出版了《儒教信仰》(The Confucian Persuasion)一书,这是一部从宗教学角度上对儒家经学思想进行系统介绍的著作。” 按,《儒教》(The Confucian Persuasion)是芮沃寿(Arthur F. Wright)和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共同编辑的一部论文集。

   44. 201页倒数第三至倒数第一行,“1963年,瑞沃寿博士出版了《儒教的性格》(Confucian Personalities)一书,这是一部对原始儒家思想进行介绍的著作。” 按,《儒家》(Confucian Personalities)是芮沃寿(Arthur F. Wright)和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共同编辑的一部论文集,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初版于1962年。按这本书与原始儒学毫无关系,刘正如果看到这本书,哪怕是目录,也不会这样说了。

   45. 202页第二至第五行,瑞沃寿《儒教和中国文化》(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是“一部研究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化史之关系的专著。”按,《儒家与中国文化》(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是芮沃寿(Arthur F. Wright)编辑的一部论文集。

   46. 202页第一段倒数第四至第一行,孟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Holism)是“一部对儒家和道教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按,《个体与整体:儒道价值观研究》(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是孟旦(Munro, Donald Jacques)编辑的一部论文集,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85年。

   49. 208页第七行,211页倒数第十一行,格利纳博士(Lionel Giles),汉文名为:翟林奈,亦有人译为翟来乐。“汉学家刘正”不知道Giles父子?

   58. 223页第四段,美国洛威博士,按,应为:英国(剑桥大学汉学家)鲁惟一。按鲁氏是当代世界著名汉学家,可惜中国的“汉学家刘正”不认识人家。

   59. 224页倒数第二段,“1962年,美国迪恩博士(Albert V. Dien)出版了《颜之推》(Yen Chih-Tui)一书,这是一部研究颜之推思想的专著。”按,丁爱博(Albert E. Dien)的《颜之推:一位信佛的儒家》(Yen Chih-tui[531-591+]: A Buddho-Confucian)并非专著,而是论文,收入芮沃寿(Arthur F. Wright)和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编辑的《儒家》(Confucian Personalities)一书,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2年,43-64页。

   60. 225页第四行,1976年,美国马泽尔博士(R. B. Mather)出版了《有关世界的故事的一个新的解释》(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World)一书。按,即很有名的马瑞志(Richard B. Mather)《世说新语》英文全译全注本(Shih-shuo hsin-yu: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Liu I-ch\'ing with Commentary by Liu Chün,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76年。

   65. 236页第三段第三行,同类研究题材的专著还有狄百瑞博士的《元代思想: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思想与宗教》,按,《元代思想: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思想与宗教》(Yuan Thought: Chinese Thought and Religion Under the Mongols)是陈学霖(Chan Hok-lam;Ch\'en Hsueh-lin)和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合编的论文集,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回帖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就是明恩溥写的《中国人的素质》,这是中文世
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刘正先生不但将之看成是两本书,而且居然将之翻译
成“汉字研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回帖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的搜索所得,刘正教授的妙语实录
京都静源2006-4-13 22:39   实话说吧,和你交流,你懂吗?我用英文还是日文,或者法文?再不巴利文?还是西周金文?你挑一个?

精通这么多语言的大师级人物,连大学四级水平的英文词汇也拿不准!笑死了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5 11: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