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96|回复: 0

馬列恐怖主義就是利用集體主義消滅人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7 2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讯论坛] 財富、第一是腦力、第二是毅力、有恆心才有恆產,聰明以外須長久堅持勤、儉、小心翼翼

,不然就沒有長久累積。

即使真的機會均等,因著每個人的能力、際遇不同,也就會結果不同;而今是,我們不能總大大地懲罰

成績好的人,但是,也不能不照顧和幫助成績不好的人,這些,需要尋求平衡,而不是長久搞一邊倒;

社會是不是就只有兩邊是個問題,平衡也不是因為有某主義了就一勞永逸的,因為一樣米養百樣人、社

會是多元化的,而且社會要是有發展的就即是有變動的、主義也不能一本通書看到老。

太多人只看到美國今日的有兩大黨、其實美國並不是從來只這兩大黨、這兩黨是經過很長時間整合出來

的、以前曾經不是這樣子、以後也可能不是這樣子,美國從來不只這兩黨、現在仍然一樣,有日、或也

可能這樣、共和黨很多人拉隊投向第三大黨了、第三大黨便取代了共和黨,之類。

馬克思給出了極權主義借之發育和成形的教義了,一個階級的所謂絕對正確和先進、它應該專政、剝削

剝削者、消滅資產階級﹝是消滅!﹞,列寧黨就是無法無天恐怖主義死活要掌控權力不放、不讓不認同

它的人有分享權力的機會﹝別忘了自由憲政的議會裡是有很強大的反對派的、就是少數派嘛仍然是在參

與共治的﹞、不擇手段、不惜一切,其實、搞革命的從來不是所有人,革命以後需要認受性,而美國制

憲的是州代表、雖然當時選民有身份限制、但代表仍然是來自地方自治下市民共治的代表、而不是甚麼

黨代表,話說回來、你看托克維爾甚至馬克思他們說的,他們都認可當時的美國是平民民主的先鋒,有

人以今日的民主標準水平去藐視當時的有缺陷,但事實更是、今日的水平、還是主要由她發展出來的、

或者也包括英國瑞典等、一直的先鋒就是那幾個而已,辛亥革命後曾經對這種制度原則進行過複製--

聯省自治、憲政議會多黨政治、民主選擇……

馬列恐怖主義就是利用集體主義消滅人權、跟希特拉的作品也沒甚麼兩樣;革命其實沒有甚麼天然的正

確性--如果革命後沒有經過一種被認受的程序的話,香港土共就最愛拿這個說事--一百萬人出來遊

行又怎樣、還有六百萬人沒出來,投票、就是證明有多少人甘願放棄決定權、讓投票結果去代理了他們

的選擇、和證明多數人究竟是認同甚麼方向,另外、美國也鎮壓過騷亂、譬如洛杉磯那次的,但她本屆

政府是經過了認受上台的、有合法的鎮壓權利、而且她還是定期選舉的、於是下一屆的政府的認受性就

沒問題了,所以搞了鎮壓喀琅施塔得起義、搞了“四五”“六四”、換屆又沒有經認受、認受性就破產

了,而且以馬克思的主張、從新聞和言論自由的觀點出發、“反右”那種鎮壓言論起義的之後的繼續專

政、應該都沒有認受性了、所以馬克斯的專政論也很自相矛盾。

資本因為新的創造、如創業和發明,因為總有這個失敗了、那個成功了,人一生中可能這時成了資產階

級、那時成了無產階級,你專門搞對付一個階級、最後就成了對付所有人,你將所有人搞成無產階級了

、哪誰去主持資本呢﹝?﹞、最後就是權力即是官府霸佔了所有資本。

當然,“強國”的私有化是有問題的,首先是,“強國”的垬產是沒有得到被搶劫者的自願認同的、它

本來就是用恐怖主義綁人家搶劫人家的,私有化有先歸還予業主的問題,另方面、一部分是來自對所有

人的勞動收入的抽血而建立的、有歸還給所有人的問題,第三個是、業務單位員勞同不同意的問題,就

是資本主義的大企業之間收購合併而產生裁員的、也得與員工談判條件、這談判失敗導致收購失敗、而

讓急於被收購的一方破產了、投資人都損手了、也不是發生得少的了,而“強國”的私有化過程有種種

的多方面的糾結政府都沒有好好處理過。

另外,所謂集體所有、在美國的市鎮多的是、皆屬私有制--即與權力無關、政府休想染指,這個、仍

然同樣與地方由市民共治屬高度自治一樣邏輯,比爾的微軟上市公司與市鎮市民的集體所有供水系統之

私有性質為甚麼就不能一樣?如果講要將權力﹝一定程度的﹞趕出社會領域、經濟領域、資本領域或個

人領域,怎麼就不是自由主義或者右派的事呢?

所謂私有化,不只就是將一個所謂國有的、所謂集體所有的資本或者業務就賣給甚麼私人企業或資本家

的,“強國”自有特色--極權主義的特色,並不關資本主義或者右甚麼事,“強國”搞私有化搞得還

衰過英國戴卓爾夫人政府的幾條街、被戴左帽子的郎大嘴是這麼說的、被戴右帽子的茅於式都也是這樣

說嘛;既然是集體所有便歸還集體每個人囉,固然自由社會裡小市鎮市民自己集資搞的本來就與政府與

關,就是由大小城市政府集資搞的名義是政府的、都是首先考慮分給市民的喇、或者要賣掉了、也得經

濟市民同意嘛,有人常時說“強國”搞的這個是右、那都是“強國”特色的右喇,人家戴卓爾夫人政府

就不是這麼個右法嘛、世界主流的右派或是世界右派的主流都不是這麼個右法嘛,人家有法有天嘛、授

人以柄人家便告上法院、政府上任連任又得經選舉嘛、掣肘可多了。

這說說樓主文章最後面那句話,右派內容不只就講有沒有私有資本、更講個人有不可讓渡的權利、財產

權只是不可讓渡的權利之中的一部分,右派又很注重合不合法的問題、超法律手段的、除非經過公開的

認受程序去先前肯定或後來追認了、不然就不算數、右派呢總是認英美習慣法原則是祖宗之一的,不就

很多人說資本主義之母是司法獨立、法治麼!右派還講理財審慎,薄熙來搞的僭越福利同樣寅吃卯糧,

他是民粹對應一個領袖或寡頭那種雅各賓列寧黨毛垬喇、不是世界傳統意義的右派呀,不過、認為他是

毛垬山寨裡的右派也算成立的,反正周恩來是右、劉少奇是右、鄧小平又是右、除了毛老妖江慈禧就誰

都右喇呵呵。

還有、節制資本這個詞很有問題、你節制它同時是節制職位,譬如要不要搞反壟法、這仍然是公民共治

與個人有不可讓渡的權利之間的問題,而且這原則是增加競爭、不是甚麼節制資本,法人要守法但當然

不會基本權利也被剝奪掉,這仍然是平衡的問題。從經濟層面講,經濟體總是因為人們對景氣的追捧過

熱、而最後導致泡沫爆破、價值過高的資產要縮水、資金會投向先前被冷待的資產,經濟結構就會重新

整合的,這次你不倒下次就可能下次倒了,所以有許多時候、政府的干預只是、讓該倒的不倒、讓不該

倒的就倒了,政府的作用往往是以拖延經濟重整的時間來攤分震感而已,而所謂刺激方案、一來它可能

不是很正確、二來那調控即使對了也是暫時的、後遺症總會要出來拿回合理的平衡,真要政府它來計劃

就慘了,通常這想的人都有問題喇,政府是神麼?那怕議會有很大的監督權限,但正如眾院院長說的、

上千頁的方案、昨夜送來、今日投票,現在是、那怕是自由民主政制、行政這利維坦都龐大得驚人、它

有藉口嘛、人們也挺樂意、政府提供更多服務嘛,但行政機構的效率太過超越議會的了、上千頁的方案

打包了無數的魔鬼細節,這誰當了這個利維坦的首腦就都依靠著它搞了很多被魔鬼細節綁架了的立法、

社會的裂痕就容易擴大,誰都想在政府身上敲竹槓、總的來講那都不是自己的錢,過度福利主義也是金

權主義的一種,縮減政府是很難的、人們想不想縮減自己的權力和從政府那得到的利益是個問題,悲觀

的想,民主黨讓社會主義加速到來、共和黨也只不過讓社會主義慢一點點到來而已,希臘又要搞高福利

、不論貧富又都搞逃稅、快破產了要大家節流下大家又不高興、你說死不死?!

而且大部發達國家都有人口老化問題、德國的經濟一支獨秀搶去了歐洲的年青人口、反過來這也讓她更

一支獨秀、而其他的又更不堪入目,將來經濟會是個人口問題,單講人口喇、計劃到史無前例地出生率

超速下降、你說計劃有多美妙吖?!經濟體是很多很多條件組合出來的事,計劃啊,誰誰相哦?余是不

信的。有個叫《鉛筆經濟社》的、這鉛筆的經濟論典故可高深了,何況鉛筆之外有橡皮擦、還有蘋果電

腦手機、還有電力公司、還有交通、還有…………,讓自由資本去分工、比起由權力指導“國有化”去

包辦可合情合理多了。

講到底,資本嘛,信用價值可是它壯大的最大理由,信用是由競爭去突出呢合情合理,還是能搞均分去

分了的會是好事吖?人怎麼可能會相信那種計劃經濟天堂吖,不就是因為滿懷浪漫主義!所以譬如美國

喇,每一代的年輕人長大了、社會還是有很大幫中間派和右派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4 16: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