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對中國文化有獨到的觀察, 有些話雖不好聽,
不過他卻非常尊重文化差異, 對自身法國文化也
有所批判, 欣賞他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樂趣, 與一
些自認高級文化的人士比起來, 他真的很可愛!
想看完整的文章, 請前往以下連結:
http://www.ptt.cc/man/China/D5FE/D1D2/index.html
不要客氣
翟華 大恩
如果你和中國人說﹕“謝謝﹗”那麼標準回答是﹕“別客氣”、“
不要客氣﹗”或者“用不著客氣”。
在這樣的氛圍裡長大的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講究禮貌也就沒有
什麼可奇怪的了。不是說“不要客氣”嗎﹐說得太對了﹐中國人完全是
按這四個字的本義嚴格照章行事。中文字典裡有些詞似乎完全是給外國
人預備的﹐除了外國人誰介意向收款員說一聲“謝謝”﹖除了剛到中國
的外國人﹐誰會不識相地向火車售票員問一句“你好”﹖如果中國盲人
聽見有人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請”這些詞﹐那一定
是撞見“鬼”(香港人對外國人的稱呼)了。
但是﹐有時候你還是會聽見中國人責怪另外的人“不懂禮貌”。這
可新鮮了﹐難道說中國還真有些“懂禮貌”的人嗎﹖隨便往周圍看看﹐
大聲嚷嚷幹擾他人工作或休息著有之﹐隨地扔垃圾臟物著有之﹐衣冠不
整者有之﹐嘲弄侮辱他人生理缺陷著有之……﹐懂禮貌的人在哪裡呢﹖
我一直沒有弄明白。
不過﹐至少有一點我是清楚的﹐中國人的禮數裡沒有“先來後到”
的原則﹐乘公共汽車要擠上去﹐賣火車票要往前擁。車上的座位主要是
為那些能夠踩倒一片的漢子所預備的﹐但是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香港
地鐵和北京公共汽車進站時﹐都會有擴音器提醒乘客要“先下後上”﹐
可惜好像誰也聽不見。車下的乘客們依然執著地向裡沖﹐車上慌慌張張
企圖下車的乘客則逆潮流而動。要是橄欖球比賽可以在公共汽車裡進行﹐
中國人鐵定的會拿世界大賽冠軍。
中國人的禮數裡也不包括對他人的尊重。每當我在街上與大家一起
圍觀什麼新鮮事﹐總會有一個中國人不左不右正好立在我的眼前﹐擋個
正著﹔每當我在客人家定睛觀看電視屏幕上的有趣畫面﹐總會有一個中
國人忽然換一個頻道或者幹脆把聲音關了﹐以便他們繼續高談闊論﹔每
當我在看一本書或者欣賞一本影集﹐總會有中國人把你手上的東西奪取﹐
想看個究竟。如果我從旅館裡出來上街上溜個彎﹐保準有一個中國人把
他鼻子裡冒出的煙圈都吹到我的肺裡。
唉﹐究竟什麼是中國人眼中的禮貌呢﹖讓我們直接問一下中國人﹕
“什麼是禮貌﹖”回答是﹕“那就是會說你好﹐再見﹐請進﹐請坐這類
的話啦﹗”“可是我怎麼在日常生活中聽不到中國人說這些話呢﹖是不
是還什麼其他什麼我不知道的禮貌用語呢﹖”中國朋友回答說﹕“沒了﹐
真的沒了﹐我們的禮貌規矩本來就不太多。”這可不是我瞎編的﹐這是
中國人親口告訴我的。
在北京的一輛出租車上我看見這樣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ISO9
001 質量認証。我們必須做到說好五句話﹕您好﹐請問您去哪兒﹐請帶
好您的物品﹐謝謝﹐再見﹗”這是讓我說的話嗎﹖反正﹐一路上的哥說
了很多話﹐就沒有這五句話。在高速公路的出口﹐收費站小姐對司機說﹕
“您好﹗”的哥應聲答道﹕“我不好﹐錢好﹗”
翻翻中國字典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禮貌”這個詞中間的“禮”
字﹐有“典禮”、“禮節”、“禮儀”的意思﹐而第二個“貌”字表達 “
外表”、“樣子”的意思。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所謂禮貌即是作出禮儀的
樣子而已。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保持衣著整潔就是中國人的禮儀之一。具
體來說﹐參加我們在少林的功夫訓練﹐雖然滿地摸爬滾打﹐但是一定要帶一
頂幹幹凈凈的帽子。禮貌還涉及面子問題﹐就像俗語所說﹕樹有皮﹐人有臉。
讓別人丟臉可能是一件挺叫人自鳴得意的事情﹐但是絕不是禮貌的事。講禮
貌就要尊重他人的絕對自由。如果老外去告訴一個中國人說話聲音小一點﹐
那就是一件極不禮貌的行為﹐正好反襯出西方人的野蠻。同樣﹐如果誰想提
醒中國人不能在公共場所抽煙﹐或者別隨地扔紙片﹐也會被中國人認為是幹
涉他人的私事。所以在中國千萬不要直接批評別人﹐也不要表示自己不滿意﹐
否則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被人小看﹐當成“老農”。
在中國﹐不能說或者不能幹的事情還有很多。向中國人問路就很令人困
擾。中國人怕丟面子﹐不認識路也不說不知道﹐所以可能拿著地圖翻來覆去
的看﹐然後隨意告訴你一個方向了事。對中國人來說﹐告訴他人自己不知道﹐
無異於是自己的一種不禮貌行為。和中國人見面﹐對方遞過來一隻煙﹐禮貌
的拒絕方式是﹕“我不會抽煙”。如果誰像我那樣說“不﹐我不抽煙﹐這有
害身體健康”﹐那根本就是對他人的侮辱。法國電視廣告所說的﹕“太太﹐
您看上去很疲憊的樣子﹐一定是沒有睡好覺﹐該換一張床了吧﹗”在中國一
定行不通﹐因為人們不喜歡人家管自己的私事。
我在蘇州的時候曾經出了一次(自行)車禍。當時我正在按歐洲人的標
準速度行駛﹐正要從右側超越另外一個騎車人的當口﹐他卻鬼使神差般地突
然向左邊靠過來。幸好沒出大事﹐隻是那位騎車的中國小伙子的胳膊上擦破
了一點皮﹐算是有驚無險。然而﹐我沒有料到的是﹐一場“涉外”面子保衛
戰就此拉開了帷幕。中方使出的戰術是﹕喊叫、侮辱、震懾外加有威脅型的
動作。而外方的態度是﹕觀察﹐微笑﹐沉默﹐逗趣﹐就像在看東洋景一樣。
中方有關人士看見肇事外國人居然露出嘲弄的表情﹐更加大力度喊叫、侮辱
和震懾。中方越鬧﹐外方越發覺得可樂。隻見這位小伙子摩拳擦掌﹐看來想
給我一點教訓﹐這玩笑是不是開大了﹖此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看打架呀﹗
要是真挨了揍﹐看來不愁找到証人。僵持了一會兒﹐不知為什麼﹐和我一起
參加這次街頭表演的中國小伙子﹐突然決定收兵﹐扶起自行車又左右搖擺著
騎車遠去了。估計是他認為已經在國人面前做足了姿態﹐沒有在外國人面前
丟臉﹐榮譽保住了。不過﹐要是他有種﹐事情也許不會這樣就輕易了結。說
不定幾分鐘以後﹐他會帶著一根大棒子回到現場繼續戰鬥。我在上海街頭看
見一輛卡車司機和一位三輪車夫發生爭吵﹐臉面對臉面﹐拳頭對拳頭﹐誰也
不讓誰﹐最後就是以暴力告終。幸虧﹐我看出中國人打架﹐虛張聲勢的成分
居多﹐所以往往不會造成真正意義上的傷害﹐也還是有驚無險。畢竟﹐丟一
下臉還是要優於鼻青臉腫。
在盡量避免讓中國人丟臉的同時﹐在該“給臉”的時候不給臉也是極不
禮貌的行為。什麼叫“給臉”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恭維和奉承別人。而被
夸獎的一方則要千篇一律地回答﹕“不行﹐不行﹐過獎了。”給臉的方式還
包括請客吃飯﹐唱卡拉OK﹐按時赴約﹐或者陪客人出去一直到電梯門口、汽
車站或自行車旁。中國人最見不得他人傲慢和自吹自擂﹐不論是什麼人﹐都
要隨時把“我還差得很遠”這句話掛在嘴邊。臉面就建築在持之以恆的謙遜
上﹐遲早總會得來相應的回報。回報可能是上司的口頭表揚(我發現中國人
其實吹捧他人的時候比攻擊他人的時候多得多)﹐也可能是以其他形式出現。
比如在你犯錯誤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在辦什麼手續的時候幫你一
把﹐走個後門。
在中國不存在階級或等級差別﹐隻有面子大小的區別。林語堂就講過這
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位丘八的臉太大﹐乘船時不聽船中買辦吩咐﹐一定要享
在滿載琉磺之廂房抽煙之榮耀。買辦怕丘八問他識得不識得“你的老子”﹐
便就屈服﹐將臉賞給丘八。後來結果﹐這隻長江輪船便付之一炬。丘八固然
保全其臉面﹐卻不能保全其焦爛之屍身。時至今日﹐一個中國人可以在“嚴
禁吸煙“的牌子前劃一根火柴點燃一隻煙﹐悠然地在眾人面前走過﹐那可真
是給自己掙足了面子。如果碰巧被警察或其他執法人員看見﹐被迫把煙掐了
並被罰款﹐這剛掙到的面子就又丟了。但是﹐別急﹐中國人有一個特殊的辦
法挽回面子﹐那就是等執法人員離去以後﹐再劃一根火柴﹐把煙點著﹐罵罵
咧列出一口惡氣。中國人從來不自詡超人一等﹐但是卻每每用行動表達自己
的與眾不同。不管中國人自己是否能夠意識到﹐有中國特色的個人主義實際
上有兩個特征﹕一是道家式的自然主義﹐二是用心地保全臉面。所以﹐中國
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隨心所欲﹐把公共道德和規章制度看作是對自己私生活
的侵犯﹐破壞了自己的無政府主義理想境界。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把規章制
度據為己有﹐逼迫別人就范又成就了自己的尊嚴和面子。舉個例子來說﹐中
國人在公路上開車﹐要麼蔑視交通規則﹐要麼把交通規則視為約束他人的工
具﹐這就難怪中國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了。
說點正經的
法國的公路也不比中國更安全﹐一年死於交通事故高達十萬余人﹐這是
否說明法國人也缺乏文明禮讓的精神呢﹖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不受權威和
規章制度的束縛﹐開車的時候喜歡超速﹐見了警察也絲毫不思改悔﹐人家剛
一轉身就開始進行謾罵和人身攻擊。在中國﹐警察說一不二﹐頗受尊重﹐隻
有傻瓜才會和警察頂嘴。就拿在禁煙區吸煙這種事來說吧﹐如果被執法人員
警告﹐抽煙的人當即就會把煙掐滅﹐決不會對執法人個人有什麼不滿。當然﹐
煙掐得快﹐忘性也大﹐過一會就又點一根煙抽起來。
與中國人相比﹐法國人不知道維護自己的“面子”﹐又不願受規章制度
的束縛﹐在骨子裡都滲透有莫名的優越感﹐自以為是。有一個關於法國人的
笑話﹐是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在法國做什麼生意才能發大財﹖”答﹕“把
法國人按實際價值收購﹐然後再按照他們的自我估價賣出去﹐您就成了百萬
富翁了。”法國人還有別的壞習慣﹐比如上車逃票﹐或者在超級市場順手牽
羊什麼的﹐簡直成了全民性的體育項目。也許是法不責眾的原因﹐所有法國
有關當局對上車不買票的人隻給與輕微的罰款﹐與倫敦罰款 200英鎊的數目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更不要說在中國﹐如果趕上“嚴打”﹐在商店裡的小偷
小摸有時也會被課以重刑。與法國人相比﹐中國人也許會說﹕我在地鐵裡違
禁吸煙不假﹐但別忘了我可是買了票上車的。
其實中國人自己就承認他們不大講“禮貌”。而我也必須承認我們法國
人自己也許又過分拘泥於“教養”和形式。中國人不講規矩的生活方式﹐其
實很可愛。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穿衣﹐大吃大喝不必講究衛生﹐隨
時隨地可以吐痰﹐夜半三更高興了可以喊一嗓子﹐不必為打嗝放屁感到拘謹﹐
與同胞說話打招呼直來直去......除了外國人以外﹐誰也不會覺得別扭。再
說﹐那些外國人的所謂“禮貌”、“教養”在很多情況下嚴格到了獨裁的程
度﹐而同時又極度地虛偽。中國人不按外國人的那些規矩去做﹐不也活得挺
自在嗎﹖吃飯胳膊放在桌子上﹐或者手指在鼻子裡面過一下﹐不會死人。這
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隻妨礙那些不會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而這後者在中國
又有多少人呢﹖中國人選擇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得不承認這
是一種勇敢的選擇。
講究文明禮貌的中國人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經過奮力拼博沖上公共
汽車搶到一個座位以後﹐他們會盡力照顧那些沒座的乘客﹐比如人家把包裹
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或者接過婦女手裡的孩子抱著﹐一直到自己下車為止。
更令人驚奇的是﹐有時候有年輕人會主動站起來為老人讓座﹐而老年人又會
為兒童騰出座位。說到孩子﹐中國人有時候稱他們為“小皇帝”﹐不論是不
是自己的骨肉﹐都會給他們以無微不至地照顧。請注意﹐所有的成人(包括
外國人在內)都是孩子們的“叔叔”﹐當叔叔就得當出個樣子來﹐對下一代
負責任。
說到底﹐不論是“禮貌”還是“不禮貌”﹐都是相對概念﹐不同的文化
有不同的理解。美國人到鄰居家串門﹐到廚房打開冰箱找瓶啤酒喝是很稀鬆
平常的事情。在法國﹐雖然主人常對來訪的朋友說﹕“請像在自己家一樣隨
便”﹐但客人絕對不會像美國人那樣放肆。這樣看來﹐如果說中國人不懂禮
貌﹐這隻是從法國人的觀念出發得出的結論。如果以日本人的標準來看﹐習
慣於當眾擤鼻涕的法國人其實十分粗魯﹐屬於鄉下人。這就叫做文化差異﹐
我們可以就這種差異進行研究﹐但是絕對不能有高低上下之分。乾隆年間訪
問過中國的英國人喬治‧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爵士在1794年就說
過﹕“用歐洲人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是最大的謬誤”。中國畢竟是屬於中國人
的。
法國哲人讓─弗朗索瓦‧馬蒙特爾(Jean-Fran?ois Marmontel)在176
3年寫道:“對於審美觀、觀點、情感乃至於某些不合時宜的習慣﹐其本身不
能以好或者壞來簡單評價。它們存在與社會之中﹐成為個人的屬性﹐我們不
能指望這些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神話。如果有外國人來到北京城﹐嘲笑中國式
的建築﹐認為住在這種不和諧的建築內的中國人是傻瓜﹐這個外國人自己才
是傻瓜。也許他在其他地方可以指手畫腳﹐但是在北京﹐他代表了謬誤。”
同樣﹐禮貌這個概念本身也隻能存在於某一個特定的區域之內﹐用以協
調該區域內同一文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個人懂禮貌還是不懂禮貌﹐都
是相對於他的同胞而言﹐他隻對自己所屬的社會負責任。即使同屬中國人﹐
一個城裡人是否有權指責農民不懂禮貌﹖雖然他們屬於同一個國家﹐但是他
們不屬於同一個世界。中國是一個地方觀念拿很強的國家﹐大家都是中國人﹐
但是各地都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習慣和宗親關系﹐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更擴
大了地區之間的差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