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界促梁撤回律師信
梁振英向《信報》發律師信,開特區行政長官向傳媒採法律行動惡劣先例。法律學者指梁振英已違反普通法精神及國際人權法,本地學者、新聞團體、人權組織及議員一致促梁振英撤回律師信,不要令香港變新加坡,喪失言論自由空間。
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曾撰文指,在歐洲人權法院82年「Lingens v. Austria案」中,奧地利75年大選後,一名政黨要員被揭在二戰期間參與納粹活動。雜誌記者Lingens撰文批評奧國總理包庇該政黨要員,被總理告他誹謗。奧國法庭判總理勝訴,認為總理有權以私人身份控告傳媒。
該記者向歐洲人權法院申訴,人權法院裁定奧國違反歐洲人權公約中,保障言論自由不受政府干預的條文;判決書指出,政治人物擔任公職,就已經自願地把自己一言一行置於傳媒及公眾嚴密觀察中,因此必須表現出較大容忍度。
戴耀廷表示,歐洲人權法院早有定論,為保障言論自由,對政治人物個人聲譽的保障,應比普通人少得多。而新加坡過去濫告傳媒誹謗例子,已顯示訴訟可成壓制自由的工具。
英國案例政府無權控誹謗
香港人權監察批評,梁振英參選特首時曾簽署新聞自由約章,現在卻開壞先例,變相鼓勵公職人員動輒控告批評者,窒礙公共討論,促他撤回律師信;又指梁的做法牴觸人權公約,因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認為所有公眾人物,包括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行使最高政治權力的人,也應受到合理批評和政治反對。
港大法學院院長陳文敏昨指出,根據英國93年案例,政府機構無權提出誹謗訴訟,以免扼殺言論自由及扼殺公眾對政府的監察;他認為梁應收回律師信,以免影響言論自由的基石和香港核心價值。
根據英國93年「Derbyshire County Council v Times Newspapers Ltd」案,《泰晤士報》報道德比郡議會在投資項目中涉官商勾結,議會領袖告《泰晤士報》誹謗。案件上訴至英國上議院,上議院法官裁定在自由民主社會中,民選政府必須時常受批評,限制批評等如政治審查,容許官員提出誹謗訴訟,無可避免會對言論自由產生寒蟬效應,有違公眾利益。
■民協昨在旺角收集市民簽名,要求梁振英撤回律師信。
■日前敗走維園後,梁振英昨午與妻到沙田逛年宵,未有通知傳媒;晚上即離港赴英休假10天。
議員斥視傳媒為敵我矛盾
公民黨議員陳家洛將出席聯合國人權公聽會,會把今次事件載入民間報告,讓國際社會知道香港回歸後,正步入新加坡政府獨裁執政模式,「梁振英根本係政治人格有缺陷」。民協昨在旺角發起簽名行動,要求梁振英撤回律師信。工黨議員何秀蘭認為,梁視傳媒為敵我矛盾,若認為評論指控嚴重,應委任退休法官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劉夢熊指控。
(Appledai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