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3-30 18:06:08
周明华
今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2年12月的增速下降了2%,全国消费增速突然放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由于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性因素导致高档餐饮消费负增长,影响了整体消费。发改委认为,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整治公款吃喝可能会导致消费低迷。发改委判研经济形势担心当前经济市场需求不足。(3月27日《南京日报》)
其实发改委官员担心“禁公款吃喝影响拉动内需”的这一研判并不孤独,就在之前一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更是实名公开为“三公”消费进行“部分正名”,与之前一些专家称我国三公消费总额可能已经突破9000亿打起了嘴仗。先是断然否认9千亿这个惊人数字,接着是话锋一转,称“三公经费绝非越少越好,更多应强调适度”。财政部专家的这个“适度论”,与国家发改委官员的“禁公款吃喝令是消费低迷的元凶”论如出一辙、相互照应。
不过,像刘尚希副所长这样毫不含蓄地直接称“三公经费绝非越少越好”的,以及称禁止公款吃喝并非越禁越妙的,还是头一遭,大家的耳朵当然被狠狠地“雷”了一下。社会之大,居然还有说“三公”经费花得多有好处的论调,居然感受不到中央禁公款吃喝吹给官场的一阵清风的,这的确让人颇为费解。要知道,公车消费、出国公费,公款吃喝等,早就被这些官场“乘客、游客、吃客”们挖成了一个惊天“黑洞”了。特别是关于公款大吃大喝行为,早就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现在居然有人替其美言。
记得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先是九三学社中央提交提案《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提案称,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提案建议,将“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决定官员仕途。还有代表建议:建立“三公开支”预算人负责制,向社会公开其姓名职务,预算科目负责人需承担责任。今年中央直接提出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令,以及具体不准喝名酒、吃名鱼等。
这一系列组合拳,可谓击中时弊,理当使大幅压缩 “三公消费”形成一种国家意识,并导入制度的高端,以期形成向特权思维开刀的社会合力,重提政府公信力。事实上,官员与专家所担心的不利拉动内需,还仅是个虚拟的命题。当前高档消费的内需拉动起来,难解内需不足的燃眉。拿茅台、五粮液、刀鱼等名酒、名品来说,之前总是将自己系在公款大吃大喝的裤腰带上,曾疯狂涨价,如今该回归理性了。总是往公款浪费的“伤口”上撒盐,这样的“内需”不拉也罢。况且,此类短暂而不持久的“内需”,拉动起来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收益甚微。
对公款大吃大喝,我们不仅不能手软,而且还应巩固战果,强化执行力和惩处力度。当前,仅仅是见诸媒体的公款大吃大喝案例,在被舆论广泛批评后,所见的处理顶多不过是一个不痛不痒的“被免职”。这样处理,颇似在保护干部。体现着单位爱护干部的同时,实际上却对那些仍处“亚浪费”边缘上的官员形成纵容之势。要扭转此局,必须首先改革我们“爱护干部”的固化思维,尽快在体制设置上植入刚性究责理念。因为官员不怕吃胖,还不怕“吃掉”官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