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46|回复: 2

有感于“知天命”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0-2-19 12: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感于“知天命” (一)
——写给女儿的话

作者﹕小粒

在你的文章中,提及了“天命”,忽然想起小女早过“不惑”,正奔“知天命”之年而去,于是感叹不已。女儿都快年近半百了,自己却没感到垂暮将至!人生的“天年”还有几多?再过四十五年又如何?不可想像!

人都有一个大弱点:“回首过去时,好似一晃,不长时间;而展望未来时,又好像来日方长,前景辉煌!”虽然心如明镜——人生苦短,可偏偏情愿如此幻想。其实,“四十而不惑”时,就应该清醒了。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人生天地间,在世于中年,该是认真思虑,有点见识了。何谓“知天命”啊?人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人死如灯灭”的说法对吗?有没有前生,还有没有来世?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怎么样活法才更有意义?

普天下芸芸众生,似乎观念万千。其实归纳起来,无非为名、利、情而活而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儿育女,平稳度日者;有为子为孙,勤俭积业者;有吃喝玩乐,贪图享受者;历代也有隐居山林,田园桑麻为乐者;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想“流芳百世”者。当然,还有贪、盗、奸、黑等作恶者,更不值提及。

西方马斯洛行为科学有“需要五大层次”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最高层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而中土也有古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论者,今人也有“实现自我价值”之说,或者“使自我价值得以公认”。总而言之:是为一个“名”。

上述多为人世佼佼者,非平民百姓。而众者则为“利”,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为钱而生为钱而死,为钱而乐为钱而忧;再有“人之常情”——被文艺理论家称为“永恒主题”的爱情。儿女情长为之迷、白头偕老为之福。这为“利”为“情”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还是谈谈“看破红尘”的高雅者吧!

经历沧桑岁月之后,很多人晚年都想:该过过清静闲适、自娱自乐的生活了!实践看,这只是人自慰的一种想往。细分析,甚至于逐个排查的结论:人都是操劳一生,还想再操劳。有道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除非到了风烛残年,自顾不暇的时候。其实,哪个不想过得快乐而无忧呢?而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实现了?“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人皆有“七情六欲”,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为:食、财、色、丁、权、贵。这个“七情六欲”,源自人的追逐利益的本能。人的又一大弱点便是:“心比天高,命而不及”,往往会怨恨终生。这“七情六欲”是很难舍弃的,舍弃不了,心里能净吗?心不净又怎能达到心静而自乐呢?所以才有“难得糊涂”之说。

那么,千方百计地解脱吧!只有找点事干,占据大脑,不让其想烦心之事。唱歌、跳舞、门球、听京剧、扭秧歌,找乐;还有书法、绘画、写自传,“自我实现”“夕阳红”!这样一天天打发日子,而心里的牵挂、忧怨放不下,不知是一步步向墓地走去,没多久便疾病缠身,糊糊涂涂了此一生。末了也没有明白:“人短促的生命为了啥?死了便了,也不问问:还有没有灵魂(元神)的存在?”真是遗憾、悲哀呀!这也是人的第三大弱点吧!(这只是我感悟到的,而列举几点,没有经典的依据。)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好了歌》说得好:“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人生晚年都想超脱,可是谁超脱得了?所以许许多多人临终还要留下遗嘱,或者有不瞑目之事,甚至为一件未竟的区区小事而闭不上眼睛。《儒林外史》中,便有如此生动的写照: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就是说,人生至死也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宁肯带进棺木,也很不愿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向往。

人真正想超脱,达到青春常驻,唯有跳出世俗间,自在做神仙。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09: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知天命” (二)

有感于“知天命” (二)
—— 写给女儿的话

作者﹕小粒

那么,到底有没有比人类高级的智慧生命存在呢?

我儿时常想:这冰天雪地的严冬,是否有时会长此下去,而春天不再回来了?人每天都是生活在侥幸之中吧?可能是老天爷在掌管此事!不然怎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呢?

此生苦苦地上下求索,不倦地寻找答案。原来人类社会就是个迷的境地。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是和神佛有关的文化,也称半神文化,华夏大地称之为神州。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无神论”的统治才几十年,五十年代之前,有谁不信神?试想:天就此一层吗?只知人类是万物之灵,岂不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人类能驯养动物,就会有更高级的生命主宰着人。人的大脑被控制是很容易的事,没听闻过低级的动物能附于人体的事吗?我曾亲眼见过。那么,高级生命操控人不是轻而易举的吗?不都是感觉“鬼使神差”,而多是在人不知不觉中的驱使。

只要是博览群书、善观察、勤思考;而不熟视无睹,人云亦云,抱有偏见,都会从种种事实和迹象中,得出结论:“有高级生命的存在。”比如:濒死体验,另外时空,轮回转世,特异功能,海市蜃楼,飞碟之行;有感知的水,有灵性的植物,西非加蓬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海底几千万年前的古建筑,高僧圆寂肉身不腐;关于灵魂(元神)附体,不但古书中有记载,就是当今大陆的书报中也偶有刊载。如《白鹿原》小说中,就有儿媳的元神附在公爹身上之事。诸如此类现象,在广大农村司空见惯。还有史前文明,如:周易、太极、洛书、河图、金字塔等。只是受变异观念的束缚,没有人去研究整理,固执的偏见使这些客观上存在的东西,成了实证科学的禁区。

有的人说什么:“愚昧迷信,违背科学”。还有一套陈词滥调:什么“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解释不了一些自然现象,才产生了迷信”。美国的科学比中国发达,据调查,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认为有神佛存在。可是在中国大陆,尚有若干者迷于唯物主义,却不知“唯物论”基础的“进化论”早已坍塌,还认可猴子是自己的祖先。也有的人觉得自己有点学问,其实是知识面狭窄,本来只有半瓶子,却自恃清高,倒显得无知。中国古来先贤老子、孔子、苏东坡等;西方牛顿、爱因斯坦等,哪个不是大智慧之人?可他们都走上了修炼或信神之路。

“返本归真”人们都知道这一句话,然而真正明了其涵义的不多。原来人都是天上的神仙,掉到低层迷的空间来,应在尘世修炼返回。在这末劫之中,都得自己选择将来的位置。可人世又是个大染缸,凡人都迷于灯红酒绿、风花雪月中。“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还有多少个“忘不了”!

对于富者,大都表现出“有钱腰粗”,说话站上风头。他们是既得的利益者,想享受“小康”,怕失去“安乐窝”。有人说:“我就讲现实的,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今日有酒今日醉,享乐一天是一天!”

可是,这些人有个最大的缺陷:怕各种灾难,怕得病,最怕死!若谁人告诉他:“耶稣讲大审判时期,人类将会有一场大灾难!”他一定会摇头晃脑,最为不相信了。

一般的人往往都有人的第四大弱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大多数人都是先天的本能所致——“看自己是一朵花”。这里说的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个不得势的小人物。一个是被老头(你认识的某叔)遗弃的老太太,看着令人可怜,我们去看她,你说啥她根本就不在意,而是反覆高谈什么麦芽粉保健品的功效。可是不久便得了较重的病,只得去外地女儿家调养。另一个是年轻的下岗工人(我表妹的儿子),当时每月只给160 元补助,他还大谈一套理论:“二舅,我算看明白了:谁也整不过共产党!……”后来打听,他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关在魔窟里被迫害时,我还遇到一个被关进来的小商贩,他说:“我就讲实打实的,有二十元钱就吃个烧鸡;没钱,信啥也不好使!”这样的人,虽然已经尝到了被淘汰的滋味,可还是像“有学问”的人一样固执。

人是有头脑的,都应动脑想一想:“开天辟地以来,就此一个地球吗?这个地球是否会发生劫难?人类社会道德败坏到如此地步,地球的污染已无法逆转,这不是到了很危险的时候了吗?如果有神在管,还能让其继续下去吗?!”——这可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当前,种种迹象表明:地球、人类乃至整个宇宙都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外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世代流传继承下来一些最惊人的预言,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人类现在正在面临着一场大劫难,因为有宿命通功能的人,能看到过去与未来。霍比预言、《格庵遗录》、《圣经》、《禅师诗》、《百字铭》、《道藏》等等,都预言到当今人类的历史已走入生死抉择的最后一页。

古代玛雅人预言:从1992年到2012年,人类走入一个特别的“净化”时期。明朝国师刘伯温在《金陵塔碑文》中预言:“繁华市,变汪洋。高楼阁,变泥岗。”“父母死,难埋葬。万物同遭劫,虫蚁亦遭殃。”

传世预言之所以建立了信誉,是通过这千百年走过的历史反复验证了。历史上的预言家们,几乎都是先知或者境界高深的修道人。他们按照上天安排留下了准确的文字,给善良的有缘人以重要警示,提醒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给人类指出了生存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2

回帖

1818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818
发表于 2010-3-6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6 07: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