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于敏感的体质不好,最好去医院好好看看。但医院秉承医学上严谨的精神,把这个科命名为“变态反应科”,这当然相当不利于广大其实并未在通常意义上“变态”的人士去诊疗,主要是心理上有所排斥。但社会问题上,有些过于敏感之类的东西确实有“变态”的嫌疑,只是没有专门的地方进行诊治。
应该说我们这里的敏感之处还是很多的。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91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6.4%。不过,针对目前市场关心的住房“空置率”,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布。根据媒体报导,之所以未公布住房空置率,是因为这一数字较为敏感,而且统计局统计口径与当下市场通用口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一数字早就不对外公布了。
个人感觉,这个“敏感”还真是挺变态的。统计局啥时候在乎过市场通用口径了?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统计局悍然宣布去年房地产的价格只上涨了1.5%,当时只要脑子还有一汤匙那么多的人,都觉得这事儿算是个黑色幽默。那时候可没听统计局说起过“市场通用口径”这件事。该敏感的地方不敏感,在不该敏感的地方兰花指遥空三尺一点之下,马上就嘤咛一声倒地乱颤,这不是变态是什么?
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并没有什么敏感之处,说破不值一钱。前段时间有个数字触目惊心,说是全国空置房屋有6450万套,足够两亿人住进去。这个数字听着就不靠谱,但很多人还是相信空置率确实很高。这是因为大量舆论的引导都是把房价上涨归结到炒房者的身上,那个炒房者的阴影是很大的,至于到底这个群体是不是很大则是另一回事。但只要是炒房者的作用被放大,自然就会得出空置率会很高的结论。这个结论明显会与统计局的数字发生冲突,是以敏感。
但这事儿应该不是事情的全部。空置率这件事其实是反映一个市场是否危险的指标之一。我们都知道,要是空置率高得太多,那么就等于这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所谓的“刚性需求”就是一种被忽悠的概念,这么高的房价也就等于并不合理。但房价这东西还真是不能跌,各地不但指望着土地财政吃饭,而且他们把未来数年的土地财政都快预支光了。土地价格上涨的预期,是他们可以用来抵押的东西。一旦潜在的购房者明白了积压有多严重的话,大概这个正循环就支撑不下去了。
所以,这件事的敏感最终是对于保证房地产发展而敏感,也是为了财政而敏感。而且前段时间参加某培训的时候,发改委一位官员也在课堂上说过,中央从来没说要房地产价格下跌,而是说要“有序增长”——这里有个花絮,当时旁边那位学员悄悄问我:“有西红柿么?”估计是觉得鞋太贵了。
当然,这样的敏感我们还是见过很多次的。我们这里的敏感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型敏感、一种是主动型敏感,被动型敏感大多是因为突发事件,这个就不说了,主动型敏感最典型的就是这种情况。但两者相同点在于都是背后的利益驱动,以至于处处皆敏感,几乎没有不敏感的领域,哪怕有各种各样的据说有助于透明的法律法规,一涉及敏感点就什么用处都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