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04|回复: 0

一个同事去西南支教回来,聊聊当地情况,唏嘘不已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3-1-29 1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同事去西南支教回来,昨天去他家坐坐,聊聊当地支教的情况。有亮点感触是很深的。

1、教育资源不公平。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国家为了节省经费,把小学全部收归到乡镇一级,下面的村里孩子读书,全部都要去乡镇学校。在中部、东部平原地区,这尚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但在西南的深山里,让村里的孩子去乡镇里上小学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只能选择在村里读书,而村里是没有在编老师的,全部都要靠支教青年来未完成。虽然我想说国家对深山里的那些孩子或支教老师不管不问可能是言过其实,也可能让某些网评员觉得不舒服。但至少就我同事所在的那个片区来说,如果不是那些支教老师,山里的孩子就真的没有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

2、支教老师太苦了,拿自己钱,做政府事。,支教期间每月的津贴是350元,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可怜巴巴的一点钱是政府给的,这笔钱全来自民间捐献。今上现在提倡清廉,但几个月前,350元能是政府一次宴请支出的1/10都已经算老爷们法外开恩。和我同事关系好的另一个支教老师,已经支教2年了,原来自己攒的钱差不多都花完了(不单是自己的衣食住行,经常还要补贴给那些贫困学生们)。用他自己的话讲,实在是快坚持不下去了,但继任的支教老师还没找到,他只能继续坚持。

3、这些孩子成材率低。也可能是因为他支教时间不长,但就他所见,还没有听说有考上本科的学生。即使支教老师再怎么努力,短短1-2年的时间也很难对学生有什么很大的帮助。退一万步说,就算支教老师能完成小学教育,中学时也实在爱莫能助了。

4、环境太艰苦,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无法保障。比如新启动的那个“3元午餐”活动,经常是有一段没一段,他来之前,已经拖欠了两个多月了。当然这里面肯定有运输不便的问题,尤其是冬季。支教老师们的生活也可想而知了。

敲这帖子的时候我已经仔细斟酌措辞了,怕让那些忠君体国的人士看后觉得不舒服,喷我就麻烦了。如果上面那些东西还让某些人士觉得不舒服,不足以证明我党我政府的伟大光荣正确,那就请理解为:这仅限于西南的某一个角落个别人物的所见所知,不具备广泛代表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 01: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