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19|回复: 0

诸葛亮强调 乱世治国秉持重典

[复制链接]

84

主题

732

回帖

2919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919
发表于 2013-9-15 22: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陆文



[color="Navy"]乱世,最需支持忠义之臣!

有人议论说:“韩滉听到唐德宗离京出走以后,大肆招兵买马,又加固石头城,暗中私藏异志,有不臣之心。”

唐德宗听后,心中疑惑,向李泌询问。李泌说:“韩公(即韩滉)忠正清俭,自陛下车驾在外以来,韩公奉献不断,且镇守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这都是韩公之力。其所以维修石头城,我想这是韩公看到中原大乱,陛下有可能南下江东,这是为迎接陛下,在做准备。这正是人臣忠诚无私的表现。怎么还能怪罪他呢?韩公性格刚直严谨,不阿附权贵,因此便会招来很多诽谤。请陛下仔细观察,臣敢保韩公别无他意。”

德宗说:“大家议论纷纷,章奏接连不断,难道你没有听见吗?”
李泌回答说:“臣早已风闻此事。韩公之子韩皋,现为考功员外郎,他不敢回家去探望父母,正是因为这些诽谤,声势大起的缘故。”

德宗说:“他的儿子都如此恐惧,你为什么还要保他?”
李泌说:“韩滉的用心,为臣了如指掌。乱时,最需支持秉公重臣!我情愿上表,说明韩公的清白之心,希望能把表章在朝堂宣读,使群臣都知道此事。”

德宗说:“朕正想重用你。担保一个人没有异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慎重小心,不要违背众意,使你因此而受到连累。”

李泌不考虑一己私利,退朝以后,便呈上表章,请以百口之家,为韩滉作保。
有一天,德宗又对李泌说:“你已奏上表章,但朕已留在宫中。我虽知你和韩滉交情很深,难道你还不能自爱其身吗?”

李泌说:“为臣岂敢对朋友怀有私心,而辜负国家大局!只是韩滉实在毫无异志。为臣上表,完全是为国家考虑,并非为自身打算。”德宗说:“你如何为朝廷考虑?” 李泌答道:“如今天下非旱、即蝗,灾害不断,关中斗米,价值千钱,仓储告罄。

而江东却连年丰收,请陛下早早把臣的表章颁下,用以解除群臣的疑惑。让韩皋前去省亲,使韩滉受到感动,消除自疑之心,以便快速运送粮饷,解除当前燃眉之急!这难道不是为朝廷着想吗?”

德宗这才说:“朕已完全领会了你的想法。”当即便向中书下发了李泌的表章,又令韩皋立即探望父母,并当面赐给了红色官服一件,让韩皋回去转告其父:“以前的所有诽谤之词,朕已完全清楚,不再相信这些胡言乱语。”另外还说:如今关中缺粮,委托韩皋和其父,快速置办。

韩皋到达润州以后,转达了德宗的旨意。韩滉感激涕零,当天便亲临江边,发船运米百石,让韩皋在此停留五天,立即还朝。临行前,韩皋和母亲作别,哭泣之声,闻于户外,他不想离开父母。

韩滉叫出儿子后,硬是用皮鞭赶走了韩皋,并亲自把他送到船上,冒着汹涌波涛,下令开船回朝。

不久,淮南陈少游听说韩滉,向朝廷贡米的消息后,也派人送来了二十万石粮饷。德宗对李泌说:“韩混竟能使陈少游也来贡米?”

李泌说:“岂只陈少游,其他的节度使们,也都将争先恐后,来贡米呢!”

社会荡烈,更要识别假冒奸邪!

汉昭帝即位之初,燕王刘旦,因心怀愤懑,而图谋反叛。上官桀也因忌妒霍光,遂与燕王通谋。他诈令人为燕王书写奏书,声称霍光从都城出行之时,让羽林军护卫,鸣锣开道,僭越称跸,又私自增加幕府校尉,专权自恣,疑有异志。准备在霍光休息沐浴之时,奏上。但奏书呈上后,昭帝却不予颁发。霍光听说此事后,来到画室,而未入宫。

昭帝问道:“大将军在哪里?”上官桀说:“因被燕王揭发了他的罪行,不敢入宫。 ”昭帝诏令霍光入宫。霍光摘下头冠,叩头道谢。

昭帝说:“将军戴上头冠。朕知道此奏书有诈。将军无罪!”霍光问道:“陛下是怎么识别、知道的?”

昭帝说:“将军增调校尉,未有十天,燕王何从得知?”当时,昭帝年仅十四岁,却十分明辨真伪。

左右尚书,都感到吃惊。而冒充燕王上书的人,便迅即逃亡而去。

果断除奸立忠,才能国运昌隆!

太公望吕尚,被周天子封为齐国的国君。齐国有一个名叫华士的人,不向周天子称臣,不与各诸侯国的国君往来,却有人赞许他的贤明。

太公望吕尚,派人聘邀他多次,他都没有应召到来。太公望吕尚便下令把华士杀掉。

周公姬旦,对太公望吕尚说道:“华士是齐国的志行高洁的人,为什么要杀掉他呀?”

太公望吕尚答道:“那种人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国国君往来,是暗藏异志之人。我吕尚,还能指望他会向我称臣、并与我交往吗?我不能使他称臣、与我交往,这是我遗弃了士人;我请聘他多次,而他不来,他这是对上违逆的人,是别有异志的人。而对这种人,如果要推崇为教化的榜样,让全国的人效仿他,那么,我吕尚还能同谁一道,来拥戴周天子,而使社会安定、百姓安乐呢?必须果断的除奸立忠,才能使国运昌隆!”

诸葛亮强调:乱世治国除奸,必须秉持重典!

有人议论丞相诸葛亮,轻易不肯赦免、宽宥别人。

诸葛亮针对这种论调,解释说:“治理世事,要用大的德政,不能用小的恩惠。所以,汉元帝的丞相匡衡,和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吴汉,他们二位贤士,都不希望国家的刑法松弛。先皇帝(刘备)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与陈元方、郑康成交往,常看到他们的书启文告,对于治乱的道理,谈得详尽透辟极了,却从不曾谈到赦免宽宥的。像刘景升父子,年年实行赦免宽宥,把刑法搞得很松弛,对于治理世事,有什么好处呢?’”

等到费袆,掌管蜀国政事的时候,才开始实行赦免姑息的政策。但是,蜀国的国力, 也就因此而削弱了。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20: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