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统称为“整容行儿的文武不当”。小孩儿在三四岁以前,多半留“坠根儿”或“歪毛儿”(即小辫儿),四五岁以后留“锅圈儿”或“码盖子”,这就为以后梳大辫子打下了基础。当时北京有“留锅圈儿长大辫子”的俗话。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一边儿是带抽屉的小凳子,一边儿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杆。“唤头”是剃头匠招徕生意的响器。
清代男子由于留辫子,头顶的前部都要剃光,理发馆的出现是民国以后的事。北京有剃头铺,也有剃头棚。剃头棚是用一根杉篙,顶部横竖穿上两根木头,呈十字形;蒙上一方白布就成了遮阳棚;里面支上一条板凳,一个烧热水的炉子,一把“王麻子”剃刀,一条磨刀的钢布,买卖就开起来。街角、城门口、庙会上多见剃头棚。北京的剃头棚幌子上直书广告词:“朝阳取耳,迎风剃头。”“取耳”就是掏耳朵,剃头师傅在阳光下用长柄耳勺先为客人取出耳垢,再用小刀刮去耳内的汗毛,最后拿掸子一清理,分外舒服,“迎风剃头”就不知是个什么说头,剃头棚还有一绝,就是剃头匠个个都会推拿,剃完头他们肩到背按穴位轻捶慢打,让你神清气爽,俗称“放睡”。轻则睡落枕,重则关节脱臼,剃头后也能帮助立即复位,顶半个外科。
修脚就是治疗这些脚病的民间传统服务技艺。从业者民间称为“修脚匠”,他们运用锋利的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对症下刀,大多能为患者解除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和痛苦。
修脚业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街头(包括庙会、集市)行艺的,行话叫“剜窝的”。他们和江湖郎中混在一起,一般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铺一块红布,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下来的脚疔、脚垫等皮肉,墙上挂一画着各种脚病图样的白布,行话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讲说以招揽生意。其中常在一处摆摊的,行话叫“常靠地”.
传统的修脚业,因手法、刀技的传授不同可分三大派: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派,以济南为中心的山东派,以扬州为中心的江苏派。
封建社会有“下九流”之说,其子弟不能入科举的考场,剃头匠即受此不公正待遇。而修脚匠须坐着施行技艺,与脚病病人平起平坐,不低人一等不算下九流,其子弟可参加科考求取功名,说明社会对这行当还是尊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