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15|回复: 9

北京民俗图解(转载)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发表于 2005-4-19 1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统称为“整容行儿的文武不当”。小孩儿在三四岁以前,多半留“坠根儿”或“歪毛儿”(即小辫儿),四五岁以后留“锅圈儿”或“码盖子”,这就为以后梳大辫子打下了基础。当时北京有“留锅圈儿长大辫子”的俗话。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一边儿是带抽屉的小凳子,一边儿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杆。“唤头”是剃头匠招徕生意的响器。
  
  清代男子由于留辫子,头顶的前部都要剃光,理发馆的出现是民国以后的事。北京有剃头铺,也有剃头棚。剃头棚是用一根杉篙,顶部横竖穿上两根木头,呈十字形;蒙上一方白布就成了遮阳棚;里面支上一条板凳,一个烧热水的炉子,一把“王麻子”剃刀,一条磨刀的钢布,买卖就开起来。街角、城门口、庙会上多见剃头棚。北京的剃头棚幌子上直书广告词:“朝阳取耳,迎风剃头。”“取耳”就是掏耳朵,剃头师傅在阳光下用长柄耳勺先为客人取出耳垢,再用小刀刮去耳内的汗毛,最后拿掸子一清理,分外舒服,“迎风剃头”就不知是个什么说头,剃头棚还有一绝,就是剃头匠个个都会推拿,剃完头他们肩到背按穴位轻捶慢打,让你神清气爽,俗称“放睡”。轻则睡落枕,重则关节脱臼,剃头后也能帮助立即复位,顶半个外科。
  
   修脚就是治疗这些脚病的民间传统服务技艺。从业者民间称为“修脚匠”,他们运用锋利的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对症下刀,大多能为患者解除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和痛苦。
  
   修脚业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街头(包括庙会、集市)行艺的,行话叫“剜窝的”。他们和江湖郎中混在一起,一般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铺一块红布,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下来的脚疔、脚垫等皮肉,墙上挂一画着各种脚病图样的白布,行话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讲说以招揽生意。其中常在一处摆摊的,行话叫“常靠地”.
   传统的修脚业,因手法、刀技的传授不同可分三大派: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派,以济南为中心的山东派,以扬州为中心的江苏派。
   封建社会有“下九流”之说,其子弟不能入科举的考场,剃头匠即受此不公正待遇。而修脚匠须坐着施行技艺,与脚病病人平起平坐,不低人一等不算下九流,其子弟可参加科考求取功名,说明社会对这行当还是尊重的。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汤将糜子用水磨成粉,盛于碗中,用滚开水烫熟,再撒上红糖和桂花即可食用,口感绵软柔韧。茶汤的冲饮过程堪称一绝,用具是重达40多斤、造型古朴典雅的龙嘴紫铜大茶汤壶,和玲珑秀丽的蓝花细瓷小碗,店家一手搬动铜壶柄,另一手托住茶汤碗,沸水呈弧线从壶嘴射出并注入碗内,极为准确,分毫不差。位于阜成门内的“茶汤李”最为有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腊月里赚钱的机会很多,农民把自家种的芝麻嗑籽之后,就挑着秸到城里去卖。芝麻秸在腊月三十晚上踩岁用,家家户户把芝麻秸铺在院子里或屋子里踩,弄出咔嚓咔嚓的声响,表示踩去这一年的不吉利,还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吉祥。另外,还把芝麻秸三捆撮成三角形,把送灶神爷的纸张和财神爷的神像等放在上边,加上表示延年益寿的松柏针一起捆扎起来,用火柴点燃,腾空而起,把神祉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蝈蝈是北京人的叫法,蝈蝈和蛐蛐、油葫芦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鸣虫。不过,老北京玩虫儿的人都讲究它叫出来必须得有“蝈蝈”的音儿,这才能称其为蝈蝈。其实,这种草虫原本叫出来的并不是“蝈蝈”声,玩虫的人称之为“本调”,也就是它原来怎么叫就怎么叫。如何才能让它变音儿呢?老北京人发明了一种点药术。这可以说是京城一绝,也就是在蝈蝈的翅膀上点一点儿药。点药是门绝技,两个翅膀要一上一下,名叫“底药”和“盖药”,按部位又分为“明药”和“暗药”。点的部位必须要准,这样叫出来的声音才宽厚动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城北京最能招引儿童的声音是“打糖锣”的响器声。这种小贩,肩挑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纸糊的半人多高的小阁子。挂着木制的小型刀、枪、剑、戟之类的像戏曲舞台上武打把子似的玩具;还有风筝,万花筒,彩匣和各种纸糊的花1脸面具,还有一种“吹糖人的”艺人,他们能用麦芽糖饴(就是糖稀)吹出各种人物,色彩虽然是一色驼黄,不若面人那样绚丽,但却另具淳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拉洋片”又称“西湖景”、“西洋景”,表演时艺人将各种画片装入特制的大木箱中,箱子外壁设若干圆洞,洞上装一凸镜,观看者通过凸镜往箱内观看。表演者一边拉放画片,一边根据画面内容配以唱词和锣鼓。
  拉洋片还是老北京天桥杂耍之一,天桥八怪之一的“大金牙”就是拉洋片的,他拉洋片时的伴唱格外诙谐、动听。拉洋片的画片中常有西湖的景致,所以也叫“西湖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34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17: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