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全国的大学恐怕有一半已经改名换姓,剩下的那些要么在改名的过程中,要么正创造机会以便能早一天改换校名。自然,也有一小部分学校已经改无再改,不会为自己再谋新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不为所动,置身于潮流之外。这类学校至少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扩张。对内,可以广设院系、变“系”为 “院”,对外,可以招揽兼并,化人为己。
大学更名花样翻新,但有几条规律可循。大体说来,“学校”变则成“学院”,“学院”改则为“大学”,“北京”要改则一定是“中国”了。总之是越大越高则越好。这是什么道理呢?综合起来,如此更名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学校内部建制改变,师生人数增加,教学实力今非昔比,不改不足以反映其实际。内容既已改变,名称也须调整。这理由听上去再正当不过了。然而,内容与形式、形式与名称之间真的有如此固定的联系吗?如果有固定的联系,这联系又是谁规定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便引出了另外两个理由。
一个理由说这样做是要“同国际接轨”,以免在对外交往时造成误解。这个理由听上去也很堂皇,但是同样令人生疑。因为国外的大学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命名法。欧美最著名的大学也是各有其名称,翻译成中文,有的叫大学,有的叫学院,有的冠以国家之名,有的以其创办者命名,也有许多取其办学的核心内容。
举一个大家常提到的例子,麻省理工学院,英文缩写MIT,叫学院(Institute)而不是大学(University)。这所著名的大学与哈佛大学不仅在地域上比邻,在名声上也不遑多让。北京一所理工学院前些年也改名为大学,但其英文名称中大学二字用的却是学院(Institute)而非大学 (University)。这样,其英文缩写便是BIT,与麻省理工学院只一字之差。该校的主政者显然了解“接轨”是怎么回事。相信其他热衷于更名的学校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那么,大家真实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大学更名意在升格,升格的好处就多了。且不谈升格对个人的好处,对机构,升格意味着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简单地说,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教育的资源,包括学校的资质认定、办学规模、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乃至于教育的具体内容等,概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决定和分配。
事实上,大学更名本身就是这体制中的一项内容。因此,更名涉及的便不仅仅是“名”,而且是巨大而实在的利益。问题是,这种更名与教育何干?回答是:更名与教育无干,然而其传递的信息却关涉教育的命运。这样讲是什么意思?
在美国,最受人尊敬的名校里不乏“学院”(College)。在法国,第一流的大学尽是规模小而极精的“学院”。可见教育质量的高下与大学的名称无关,而决定于大学的办法。大学的办法也许没有一定之规,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大学的办法也不同。不过,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能够开发心智,涵养人性,传递、维护和创造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者,秉持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探索。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必不能成就好的大学。若是漠视乃至敌视这样的要求,那便是扼杀教育了。
判断一种教育的办法是不是成功,自然有不止一个角度、一种指标。但有一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传统。一所好的大学必定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传统无形,却是大学历代学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大学的灵魂所系,精神所在,而校名不但是这传统的核心内容,更是这传统的象征。轻易地改换校名,说明这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令人骄傲的和值得尊敬的传统。
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大学竞相更名这件事不过表明了以往教育的失败。既如此,不改教育体制,只是通过更名和扩张来改革教育,无论大学盘中物可能增加多少,教育的改善,可求而得乎? |
|